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构建出一个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高校教师作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具体执行者、组织者、实施者,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个人行为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高校教师个体角度,探索一线教师如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如何将个人素养提升与教书育人过程相融合,为广大教师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着力把握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定位、体系、课程、考评这四个维度,要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实现导向上的同一性;要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协同育人体系;要提高教师政治素养,转变教师育人理念,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形成有思政导向的课程;要构建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实现定性考评与定量考核的有机统一,形成真正的大思政格局。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观和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旨在发掘所有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所有教师、专业和课程的育人功能.因此,课程思政建设是所有学科全面推进、相互协同,实现人才培养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教师思政意识薄弱思政与专业分离以及网络信息化的负面冲击等现实困境.为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强化育人意识,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学科融合,利用互联网优势构建"大网络"思政工作格局,层层推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慎玲  倪丽梅 《成才之路》2022,(12):25-27
课程思政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是当下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教师在进行课程教育教学的优化时,需要对不同课程涉及的思政内涵进行充分挖掘,让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以此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文章分析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提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课程思政是国家提出的教育改革理念,是学校和教师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学校需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目标相结合,在全校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当前,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引导教师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知识、技能相统一,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由熊晓轶、王蒙蒙著,  相似文献   

6.
为完成高等教育课程育人根本目标,重塑医学生的价值观、职业观,教师挖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整合思政案例,使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认同和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为响应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要求,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进行探索。基于OBE教育理念,首先,确立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其次,为保障目标实现给出了三项支撑工作:教师育人能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方式转变。最后,通过课程思政效果测评,促进学生课程思政的参与度,为后续的持续改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孔卫琼 《英语教师》2023,(18):93-96
阐述素养的含义及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育人素养的重要性。从涵养文化底蕴、潜心打造“金课”、致力自我教育等三个维度探讨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育人素养的有效路径。提出大学英语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一环,对于实践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必须着力提升育人素养。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背景下,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突出和巩固思政育人实效,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将思政课与基础课、专业课相结合,而是要做到有机互补,实现协同育人,让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政修养得到同步提升.首先从丰富思政教育素材、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等方面概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  相似文献   

10.
范亚军 《英语教师》2023,(16):56-59
阐述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构成。分析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及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现状。基于高职英语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从思政理论素养、思政教学素养、思政教科研素养、外部保障等方面提出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即深化育人认识,优化育人氛围,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和建设;提高思政理论素养,夯实课程思政教学根基;拓宽英语课程育人路径,提升思政教学素养;建立学习群,提升课程思政教科研素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保证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建设课程思政能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也能培养出时代发展所需的艺术人才,开展教育新变革.但当前艺术类高校建设课程思政还面临教师育人能力不足、学生学情把握不精准、育人资源挖掘不充分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困境,所以艺术类高校应从多角度入手,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能力,借用信息化手段精准把握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想特征,并指导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育人资源,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从全方位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进行,在破解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升艺术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效.  相似文献   

12.
林旻 《学周刊C版》2024,(6):10-1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旨在通过紧扣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专业、强调实践教育、多元评价等要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国家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文章以“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为主题展开探究,旨在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落实全面“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支持,同时也是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的有效手段。因此,分析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途径,才能够真正满足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在具体落实环节,还需要落实教育方式,强化全员育人、保障教育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协调教育空间,实现全过程育人,这才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明确要求“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每个专业建设好课程思政势在必行。专业课教师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言行和道德发展的最大因素。工程管理教育与课程思政改革在育人目标、价值引领、教育理念方面存在内在契合的一致性,有利于教学双方的政治素养提升和道德人格养成。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创新需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设定专业思政目标、搭建课程思政平台、优化思政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思政素养、提升思政教学管理。课程思政的终极追求,是勉励每名学生拒绝做“才胜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并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燃灯者”。  相似文献   

15.
王馥沁 《英语广场》2023,(16):82-86
深化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受众面广、普适性强,更应融合课程思政元素,提升育人实效。高校英语教师应进一步创新与实践“三全育人”课程育人体系,将课程思政贯穿于外语课程的育人过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多维度、多层次地扎实推动大思政格局下的外语类课程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思政育人与课程育人相结合的根本任务和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独立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存在学生内生动力不强、师资和教育资源缺乏及育人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独立学院应结合办学定位与学生特点,制订科学的课程育人目标;重视课程建设与改进,打造优质在线课程;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与能力,加强育人团队建设;创新在线开放课程育人模式,切实提升育人成效;完善评价与保障机制,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扩大思政教育规模,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7.
郭玉华 《科教导刊》2021,(2):98-100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书育人模式的一种创新,是高校全员立体化育人的有效途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的目的.地方本科高校在价值引领上应体现地方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成效,突出地方思政特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阶段式、课程群式、联动式"的立体化、全方位模式.通过把课程思政内容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设立示范项目、建立多元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育人水平等途径,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内容.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高中的每门课程都应紧紧围绕育人的目标进行,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同步进行.而实际的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着高考压力大、教学负担重、非政治科目教师进行思政教育挑战较大、建设性的课程思政实践课程较少等困境,学校应坚持正确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改善教...  相似文献   

19.
在专业课授课的过程中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才能确保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以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为例,简要分析了“分析化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与实践经验。结果表明,通过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水平、扎实做好课程建设、完善思政育人元素的融入路径以及扩充课程的评价标准等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还可培养和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等多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专业基础课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德智体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师应在对学生开展专业训练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实现课程思政的全程覆盖并不断优化提升,实现"三全育人"的总体目标.在分析导师制背景下实施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及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导师素养和思政能力、建立有效考评机制、促进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过程有效融合等有效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