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实践力的内涵包括行动能力与意志品质。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也要突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本文以大青山乌素图研学旅行为例,分析突出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和研学旅行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研学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依托桂林市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从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总结等方面,利用区域内具有特色的资源进行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而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研学旅行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文章以庐山研学旅行为例,从人的协调观的培养、综合思维的培养、区域认知的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学旅行内容。  相似文献   

5.
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流水地貌研学为例,从研学活动的设计原则、背景及目标、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总结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设计高中地理研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择江西省弋阳县龟峰世界地质公园为研学旅行地,以南昌市某中学高中生为研学主体,以龟峰的地形地貌为研学主题,进行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并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实践表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与研学旅行活动有机融合,是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研学旅行和地理实践力是当前高中地理教育中高度重视的两个有共性的话题。在研究契合高中地理课程研学资源的基础上,以白云山研学为例,探索研学资源多重价值的开发,实现地理实践力从初步的观察、体验逐步提升到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过程的进阶培养。同时,进一步提出通过专项实践、跨学科融合的方式,深化学生的学科素养,促成学生的创新力发展,实现地理实践力的差异化提升。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而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武平县梁野山研学旅行为例,揭示依托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理实践力是高中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而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研学实践活动设计是顺利实施研学活动和有效保证研学质量的基础.文章阐述了筛选场馆研学基地时应遵循的原则,并以河北省石家庄城市馆为研学实践地点,设计了研学活动,使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感知城镇化的进程,探讨人类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征明显。在新课程改革深化的背景下,高中阶段地理教学中引入了研学活动。通过对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组织并开展研学活动,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人地思想,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研学旅行是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故宫博物院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研学价值。文章分析了故宫博物院开展研学旅行的条件,设计了指向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课程,并介绍了该课程的实施及评价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相对较为薄弱,直接影响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任务的实现。加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已成为全面提升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迫切要求。乡土地理资源贴近实际生活,具有生动性、区域性、直观性和独特性,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重要手段。以惠安县笔架山为例,设计乡土研学方案,探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理研学旅行中,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探究和实践,培养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这与科学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基于科学教育主题,从研学主题、研学目标、学科融合、研学路线、研学活动、研学内容与研学评价等七个方面,设计地理研学旅行活动,且以河南登封市嵩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践案例设计。实施结果显示,基于科学教育主题的地理研学旅行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4.
孟露 《科教导刊》2023,(4):134-136
研学旅行是一种学和游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自2016年《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发布后,研学旅行迅速在我国兴起。研学旅行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可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旅行中成长,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欣赏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文精神,响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文章以大连市为例,分析了大连市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以及大连研学旅行的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依托地理学科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对于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是地理课程彰显其实践属性的主要担当。本次研学旅行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融亲子旅游与和研学旅行于一体,融假期学习与娱乐于一体,让学生在“游”学,在“玩”中成长,达到了学生“人在假期里,心在知识中游”的预期。为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探索出了良好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6.
依据地理研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西柏坡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独特的地形地貌研学优势,科学设计西柏坡地理研学活动方案,将红色教育和地理研学相结合,组织开展鲜活生动的地理研学活动,在全面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信心与决心。  相似文献   

17.
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广受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关注。地理信息技术有助于研学旅行的开展,文章以长白山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为依托,融入地理信息技术,从前期准备、中期实施、成果展示与评价三个阶段开展长白山自然地理研学活动,在研学中渗透“学生主体、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增进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18.
研学旅行在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成效方面具有传统课堂教学不具备的优势。对于“通道县侗乡”研学旅行课程,教师应基于目标设计、任务设计与评价设计三个课程开发维度,结合地理实践力的相关理论,在准备、考察与反思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运用地理知识完成研学旅行任务,提升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19.
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而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在探讨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意义的基础上,选取江油市窦圌山作为研学地点,依托野外实践,从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评价等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研学旅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理新课标的实施,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热点,其中,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将地理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地理研学课程开发也逐渐进入地理教研工作者的视野。文章结合浙江省江山市自然与人文地理条件,优选出三条地理研学线路,从研学准备、研学点景观特征与知识定位及学习任务、研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研学课程设计,期望为乡土地理研学课程资源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