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全球化"背景下,生物安全事件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应对生物威胁,早期的监测预警至关重要。美国在强化生物监测预警,推进生物监测情报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方法/过程]从美国生物监测情报体系建设的历史演进入手,在梳理政策文本、理论文献的基础之上,透视美国生物监测情报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阐释美国生物监测情报采集、融合、应用的运作逻辑。[结果/结论]以生物安全治理为总体目标,以生物监测情报融合为核心驱动,以强化态势感知为逻辑主线,通过顶层设计、制度规范、技术创新完善生物监测情报体系建设,是美国在该领域取得突出成效的关键,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印度国家情报网是该国内政部为应对恐怖主义与其他内部安全威胁而建立的一个技术项目,其将有助于印度在恐怖主义和犯罪活动实施前采取防范和应对措施。[研究方法]通过搜集相关官方文件与研究文献,结合情报处理流程等理论,对项目的研究现状及定义、总体架构及预期功能、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国家情报网通过对网络的构建、技术处理软件的开发及相应运行保障体系和支持体系的建设,已初步实现了政府所设计的信息共享、个人活动监视以及安全威胁预警三个主要功能。研究将有助于我国掌握印度在国家安全与情报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情况,且对于我国利用相关技术手段补充和完善安全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以美国情报界最新年度全球威胁评估报告为分析基础,明确其战略情报工作方向,把握美国情报全球安全威胁认知,为我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对报告内容进行剖析解读,得出美国情报界对“国际竞争”“非传统安全”“跨国问题”及“地区冲突”等关键问题尤为重视。[结果/结论]参考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最新动向,建议我国国家安全工作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以前瞻性的视角防范化解国内外存在的潜在风险,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随着网络威胁成为全球性挑战,威胁情报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层面的战略情报。公私合作模式是美国建立威胁情报体系的重要基石,分析探讨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威胁情报体系的建设,探索网络空间新型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结合公共物品理论,对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模式的产生原因、发展历程、制度保障、实践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为我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实践提出建议。[研究结论]相较于传统国家安全情报,威胁情报是一种不纯粹的公共安全产品,具有更加强烈的公私合作动因,促进了公私合作模式在情报界的发展。当前,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模式正在从情报共享转向情报赋能,提升了美国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应急响应和网络归因能力。根据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的实践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应在威胁情报工作中完善威胁情报共享机制,推动威胁情报产业发展,发挥公私合作模式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哲 《情报杂志》2023,(3):43-48+57
[研究目的]日本国安会成立以来,其情报安全机制迎来一系列调整。该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日本情报安全机制的了解,也可为我国的情报安全机制提供一定借鉴。[研究方法]主要使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梳理日本国家情报安全机制的演变历程,聚焦情报安全机制的整体运行情况。[研究结论]日本情报安全机制的主要问题在于硬实力短板、缺乏应对全局的运用能力和受执政党和领导人因素影响较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背景出发,分析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的立法目的与核心内容,探讨该法案带给中国的科技安全情报含义,并提出我国科技安全情报的发展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研究美国科技立法对我国科技安全情报发展方向的启示以及我国如何建设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的科技安全情报体系。[研究结论]美国在科技领域的立法集中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与战略目标,我国必须始终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科技安全情报体系建设,把握科技安全情报体系的核心要素,优化情报流程,输出更高质量的科技安全情报服务,为新形势下的中国科技安全与发展贡献情报力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梳理对比分析5版美国《国家情报战略》中有关国家安全的论述,剖析情报战略制定的基本逻辑,探究其中演进规律,对我加强国家情报建设有现实意义。[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对比分析法,从评估战略环境、界定国家利益、定位安全威胁和明确转型目标角度,剖析各版国家情报战略之间的异同点,展现美国情报界视角下国家安全的变化与演进。[研究结论]全球战略环境的关联性和复杂性与日俱增,极大压缩了决策周期和情报预警时间。应进一步细化国家情报工作方针与政策,着力构建国家情报工作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国家情报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国家情报力量建设,健全国家安全情报学科建设,以紧扣国家核心利益,充分识别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与挑战,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8.
胡荟 《情报杂志》2021,40(3):17-22
[目的/意义]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情报机构规模大、经费多、活动频繁。为了管理和利用好这股庞大的势力,令其成为服务美国国家安全的有力工具,美国政府和国会不遗余力地创设和完善其国家情报法规体系,希望通过法治手段实现对情报的高效驾驭和管控。着眼美国国家情报法治问题,力求挖掘其实现国家情报法治的主要方法和路径,以期为我国相关机构的法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层次,揭示了美国国家情报法治的主要方法和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美国国家情报实现全面法治的主要方法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科学立法、秉公执法、公正司法和全员守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俄罗斯乌克兰冲突中的乌克兰生物实验室问题使得世界各国开始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哈萨克斯坦是我国西北边疆邻国,是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首要途经国家,研究哈萨克斯坦生物安全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该文主要以哈萨克斯坦生物安全问题研究机构及国际科技中心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分析法探究了哈萨克斯坦面临的主要生物安全风险。[研究结论]该文认为,哈萨克斯坦存在高危传染病自然疫源地、高安全风险生物设施、与美国生物安全领域合作等三方面生物安全风险,会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生物安全、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合作计划以及我国的地缘政治安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近年来,英国情报机构不断对外散布中国“威胁”认知,对此问题的探析,有助于更好应对国际挑战。[研究方法]以英国发布涉华报告为起点,在总结、归纳其情报体系三级架构基础上,借用社会学框构视角,剖析英国情报机构塑造对华“威胁”认知中使用的“聚焦”“桥接”“转换”等手法。[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英国情报机构对华“威胁”认知的塑造,是其利用情报泛安全化迎合美国、借助情报意识形态化制造对立、主动设计情报以服务政治需要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此,在重视对英美等西方情报界动向的基础上,既要加强情报的研判、预警能力建设,更要加强情报斗争能力和话语权建设,以铸牢国家安全底线。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为强化国家安全情报能力,推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构建基于多模态大数据的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模型。[研究方法]该文对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进行阐释,并分析多模态大数据驱动下的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运作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态势感知模型并解析其内涵。[研究结论]该模型集国家安全风险态势察觉、态势理解、态势预测及态势投射为一体,其构建可为强化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参考,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基于安全情报视角分析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发布的数份研究报告,研判美国人工智能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动向,以期在中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预警潜在人工智能对抗竞争,优化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梳理NSCAI的设立背景、人员构成和主要任务等情况,根据NSCAI报告内容总结美国人工智能维护国家安全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其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研究结论]NSCAI鼓吹中国人工智能崛起的安全威胁,体现了强化美国人工智能竞争力,打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目标。我国应时刻警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科技霸权打造战略威慑的行为,立足自身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技术,以此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3.
吴凡  孙成昊  蔡杨 《情报杂志》2023,(3):9-16+42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有助于了解拜登政府《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战略思路与关注重点,为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工作提供优化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从奥巴马政府到拜登政府颁布的4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主要变化,通过威胁认知、战略举措与对华影响三个角度的内容表述,深挖其内在逻辑与形式特征,并重点分析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呈现的新思路、新政策和新手段,深挖情报的重要作用。[研究结论]拜登政府《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强调未来十年将以战略竞争为主线,实施“投资国力、团结盟友、综合威慑”的战略方针,坚持对华竞争与合作并行的“双轨”政策。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工作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在战略情报评估、情报信息共享、情报技术创新、情报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研究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文化情报失误对联合作战文化情报支援理论研究具有一定意义。[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文化情报视角分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文化情报搜集、情报分析和情报运用失误。[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认为,文化情报视域下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情报失误的原因集中于文化情报准备不足、镜像思维问题突出和对越南文化情报认识不足三方面,对战局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启示我们应高度重视文化情报工作,提升联合作战文化情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杨辰 《情报杂志》2023,(6):68-72+67
[研究目的]西方高新技术企业对俄乌情报对抗的深度介入,为情报工作带来革命性新变化,成为影响冲突局势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情报实践研究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准确把握数字时代情报工作发展规律、提升我国情报工作水平具有重要价值。[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梳理和逻辑分析法,分析西方高新技术企业在俄乌冲突中的情报实践内容、特点及其对我国情报工作的启示。[研究结论]西方高新技术企业的预警情报和战场情报支持为乌军掌握实时战况、实施精准狙杀、确认目标身份、打击虚假信息立下汗马功劳,并将推动数字时代的情报工作向去中心化、公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鉴于此,我们应以加快情报技术转型升级、健全情报协作体系、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监管为抓手,积极应对情报领域的风险和挑战,筑牢我国情报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恐怖主义威胁日益严重,依靠某个部门的单兵作战已经不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特别是"9·11"事件以后,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情报共享、联合作战的重要性。FBI作为美国重要的执法力量和情报机构,将任务重点转向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将反恐情报共享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反恐情报共享机制。通过在情报共享依据,跨部门合作,共享技术与能力,共享管理框架等几个方面对FBI的反恐情报共享机制进行探究,从而为我国公安机关的反恐情报共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汪明敏  万阔 《情报杂志》2023,(3):58-63+101
[研究目的]深入洞悉美国智库对华防务研究过程中从基本资料到特定知识,即从情报素材到情报产品的思维理念,深化对开源情报的认识,丰富开源情报理论研究,为全面提升开源情报研究能力提供“他山之石”。[研究方法]以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对华防务研究智库2049计划研究所和新美国安全中心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典型的对华防务开源情报研究产品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分析法探究美国智库对华防务研究过程中的开源情报分析理念。[研究结论]以2049计划研究所和新美国安全中心为代表的美国智库在对华防务开源情报分析中,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注重运用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力、问题描述研判和提供对策并举、追求分析成果的前瞻性和建设性,在价值观念上坚持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对华意识形态偏见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中美科技竞争持续深化,美国对华科技情报活动力度空前加大,一系列关乎国家科技发展与安全的重大事件,不断向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示警,并暴露出新形势下国家科技情报体系需要整体性反思与优化,国家科技情报体系整体能力亟待加强。[方法/过程]文章立足系统工程理论,以“大情报观”为导向,以“协同理论”为牵引,界定了国家科技情报体系内涵,分析了国家科技情报体系构成要素,从理念文化、组织机构、情报资源、人才培养、理论方法与技术供给、制度保障6方面,提出强化国家科技情报体系建设建议。[结果/结论]强化国家科技情报体系建设,为国家科技情报事业自身能力提升,以及在中美科技竞争中充分发挥科技情报价值,提供有益支撑。  相似文献   

19.
王君  李品  李璟致 《情报杂志》2024,(5):116-122
[研究目的]自维基百科产生以来,美国情报界开始重视众包情报,并运用众包情报开展情报搜集和技术创新。分析美国近年来众包情报运用案例,为众包情报运用于我国科技安全风险预警提供新视角和新启发。[研究方法]该文运用众包四象限理论构建科技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剖析典型众包情报案例,归纳总结其在情报搜集、技术创新和助推共同体文化方面的价值和挑战,分析科技安全风险预警中的众包情报需求。[研究结论]基于我国科技情报预警情境,构建众包情报任务场景,并从维护科技安全的情报保障、国产软硬件使用的数据支持、前沿科技治理的情报感知以及科技文化认同的情报赋能等四方面提出众包情报在科技安全风险预警中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反恐情报战略缺失是致使美国“9·11”恐怖袭击的重要原因。系统地分析了“9·11”事件后,美国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出台《国家安全战略》、《国土安全国家战略》、《反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国家反情报战略》、《国家情报战略》等政策措施的意义与作用,旨在为业内人士深入研究美国反恐情报战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