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特殊的地理环境会约束和引导特定的人类活动,而音乐创作作为人类典型的精神活动,其创作过程深受特定地理空间环境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地理空间特征。在研究音乐风格时,以地理环境为切入点分析音乐风格的形成背景具有充分可行性,尤其在“音乐地理学”学科逐渐形成后,对音乐创新展开地理学维度的研究逐渐成为当代音乐研究的重要路径之一。《中国音乐》期刊中《民族音乐研究》栏目的相关文章便通过对我国不同音乐区民间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探究,指出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具有互相印证的关系,强调地理环境对音乐风格形成、音乐传播及音乐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参考上述期刊中的相关论点,  相似文献   

2.
<正>地理环境会对人类的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理环境。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其形成、传播及发展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体现出地域特色。由何茜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人文地理学》一书,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全面解析,指出各具特色的地理空间是音乐艺术形成的沃土,而民族音乐作品是表现地理空间特色的载体。本文结合书中观点与民族音乐作品案例,从文化地理学视角解读音乐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许多地区和民族都形成了各自的音乐文化。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伴随人类生存、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蕴藏着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传递着各地区人民的朴素情感。但近年来,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地域音乐文化面临严峻的传承困境,如何创新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路径成为一道难题。《艺术评论》刊物中《音乐理论》栏目的相关文章指出,音乐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但在地理环境嬗变和地域文化发展变化的背景下,音乐文化面临着复杂的传承与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4.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存在,也是音乐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几大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音乐风格的分析,包括内蒙古草原、黄土高原、长江流域以及沿海地区,说明特定的地理环境对音乐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为不同地区音乐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文化生态。南海“水上民歌”作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海南省及周边地区的民间音乐,其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传承历史悠久,是中国民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袁玥、揭俐和蔡际洲联合编著的《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Folk Songs》(《中国民歌地理分布》)一书,通过对海洋音乐文化区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南海地区地理环境特色与当地民歌形成之间的具体关系;通过对海洋地区民歌的题材内容、音乐特征和演唱方式进行全面解析,指出其民歌特色的形成离不开当地独特的地域环境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文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音乐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和艺术技巧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  相似文献   

8.
<正>地理与音乐看似是两个独立的学科,实则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长期以来,学者对音乐文化的研究停留于音乐艺术层面,忽视了地理环境对音乐创作与风格形成的影响,割裂了音乐形态分布与自然地理的关系,对音乐形态发展演变的内在机理的探究较少。鉴于此,笔者参阅由向文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湖北田歌音乐形态与地理分布研究》一书,从地理学视角出发,深入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对音乐形态分布的影响,以更好地把握音乐文化的传播特点,为中国音乐传承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特定的地理环境会对人的意识与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或推动作用,进而形成特定的区域文化。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样貌并追根溯源,就需要深入探究我国的历史地理条件,准确分析不同地理环境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由朱悦梅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论》一书,通过深入探究我国历史与地理环境的多方面联系,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由先民们在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中所创造的文化要素凝结而成的,正因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多样性,才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得以形成。本文参考书中历史地理学观点,在厘清历史地理条件对中华传统文化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下中华传统文化的样貌与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艺术形态的形成都与其特定的文化生境有着密切的关联,自然地理环境是这一艺术形式形成的基本条件,人文社会环境是这一艺术形态发展及变迁的因素。探讨桑植民歌的生成背景,得出桑植民歌是当地各族人民在探索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最动听的旋律,它是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互动制衡运行的产物。自然地理环境是当地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文社会环境是当地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范围也是广泛的,它包括人类创造出的一切有意义的精神事物,其中艺术是最独特而又璀璨的部分,而音乐又是这之中的重要代表。简单来说,音乐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特定音效有组织地进行演绎,来营造特定的审美意象,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在这种美感和感情表达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创作者或创作群体所处社会环境和风俗风尚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的音乐也是不同的,会形成多种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的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还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地理环境为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站在历史的长河回顾过去,中华民族中的56个民族,他们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败都与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每个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意识也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部分构成。其中的自然环境大多是先天形成并由人类后天加以改造的。贵州多元性的民族音乐文化极大多数原因都是来自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且一直被人类视为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表现思想感情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地理环境是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所需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综合系统,它是人类得以发展的根本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思想意识生成和精神文化繁荣的根本基础。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意识和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的文化内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从地理环境角度探索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特殊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文化及其传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特殊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中涵盖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进行音乐教育中,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传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民族的艺术文化都受其特定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因素所影响。中国艺术也不例外 ,从横向方面来说 ,中国地大物博 ,艺术往往有南、北派之分 ;而从纵向方面来说 ,中国传统艺术可以说主要受儒、道、 三家思想的影响。因此 ,中国的艺术 ,如音乐、绘画、书法、建筑、文学等 ,均有其共同的独特气质 ,因为它们都是在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中孕育出来的。在中国文化里孕育出来的音乐气质 ,包含着以下几点特色 :一 意境——中国艺术追求意境 ,故有神品、逸品的品评标准。“意”为艺术中虚的层面 ,“境”为其中实的层面。在…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音乐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理解传统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由周尚意、孔翔、朱竑执笔,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地理学》一书介绍了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轨迹、文化生态学、文化传播、文化的地方性及文化地理学在实践领域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类专业教材,同时也可为探讨传统音乐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地理学阐释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本文参考书中观点,基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传统音乐的形成过程、地域性特征及其与文化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