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意义]在边境安全情报活动所面临弱信号环境中,构建边境安全情报感知模型,解决情报感知工具不足问题。[方法/过程]通过实际调研,分析边境安全情报体系在面对弱信号环境时所存在的感知范围狭窄、感知内容单一、深刻程度和智能化程度不足4方面困境。以系统论和情报感知理论为指导,构建面向弱信号的边境安全情报感知模型。[结果/结论]边境安全弱信号感知模型构建遵守从常态扫描与重点扫描相结合、从“还原事实”到“理解弱信号”、人机交互的原则,主要包括人才、资源、技术三个构成要素,全谱系扫描、信息采集与融合、情景分析、意义构建、刻画表达、持续监测6个步骤。  相似文献   

2.
苏志远 《情报杂志》2024,(1):114-120
[研究目的]信息迷雾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真伪信息交织而成的不确定性氛围。推进信息迷雾场景中侦查情报感知偏差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启示进程,可以有效减少情报失误。[研究方法]借鉴经典力学理论的分析思路,以感知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压力、阻力和动力三个维度探究偏差原因和控制方案。[研究结论]侦查情报感知存在全面获取之偏差、资格准入之偏差和整体相容之偏差。侦查情报感知偏差是侦查人员在感知系统生物性所施压力和信息迷雾中相关性判断的综合影响下,感知受到阻力而产生的。为此,基于情报完整性理念探求改造逻辑,从单一情报的完整性、全案情报的完整性和保管链条的完整性三个方面设置动力基础,确保侦查情报所有信息的识别、解读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以知识集成与智能服务为源泉的科技情报工作能力成为驱动未来科技情报发展的动力。构建新时代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将有效促进情报生产。[方法/过程]界定了科技情报工作能力的内涵,梳理了科技情报工作能力的演进过程,分析了情报工作能力体系的理念和要素,绘制了情报工作能力体系的框架和发展路径。[结果/结论]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是一个包括内部机能与外部能力的复杂系统,绘制它的体系框架和发展路线图需要在六度理念的指导下,从内部机能与外部能力两方面同时着手,使二者与情报需求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履行科技情报工作职责,完成科技情报机构使命。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研究将情报感知的全过程融入科技情报服务体系中,提出面向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情报感知服务体系,以期有效引导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研究方法]研究对我国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情报感知研究现状予以分析并指出问题,提出情报主体间的协同模式,并对情报感知的各个阶段,包括情报采集、扫描、识别、刻画、评估等进行详细描述,分别提出针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扫描指标、识别模式、监测体系、技术导航,最终通过实证分析论证科技情报体系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情报感知服务体系能够有效促进情报主体间的协同合作,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提供指导。研究所提出的情报采集模式有助于识别科技弱信号,通过情报刻画与评估能够准确分析技术演化路线与技术关联,最终形成情报产品,为国家科技管理与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情报支持。  相似文献   

5.
郭长青  侯勇光 《情报杂志》2023,(6):104-109+161
[研究目的]信息爆炸的时代中,情报环境日趋复杂模糊,情报任务日益繁重,如何有效提升情报感知效力是当前情报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方法]该文借鉴情报感知及其赋意思想,围绕情报感知的工作模式,辨析情报感知刻画的相关概念,从用户刻画、任务需求刻画、环境刻画、情报刻画四个方面探讨感知刻画的战术与战略价值,梳理刻画与感知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感知是情报工作的核心,刻画是感知的升华;情报感知刻画既可以在战术层面支持情报工作,又能指导情报工作的战略部署,提高情报业务核心竞争力,保证情报组织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凯  黄培  方靖雯 《情报杂志》2023,(4):165-171
[研究目的]国家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家信息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有效促进和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研究方法]在国家信息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国家安全理论、公共管理理论、信息安全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构建国家信息安全“生态系统”的价值观理念以及信息安全“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平台、规范和运行机制构建面临的挑战。[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国家信息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从我党、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4个方面展开研究,特别是国家信息安全形势情报感知与预警及人才和应急管理平台的构建。这是其未来必须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安全风险加剧,对安全治理提出了日益迫切的需求。作为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开展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研究意义重大。[方法/过程]基于安全情报视角,分析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内涵。提出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安全情报路径。构建与解析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从安全情报角度看,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基本逻辑过程是“洞悉系统安全态势→生成系统安全态势情报→生成安全治理策略情报→应用安全治理策略情报调控系统安全态势”。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模型是安全态势感知子模型、安全态势塑造子模型、安全工作者子模型及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系统子模型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随着网络威胁成为全球性挑战,威胁情报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层面的战略情报。公私合作模式是美国建立威胁情报体系的重要基石,分析探讨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威胁情报体系的建设,探索网络空间新型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结合公共物品理论,对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模式的产生原因、发展历程、制度保障、实践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为我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实践提出建议。[研究结论]相较于传统国家安全情报,威胁情报是一种不纯粹的公共安全产品,具有更加强烈的公私合作动因,促进了公私合作模式在情报界的发展。当前,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模式正在从情报共享转向情报赋能,提升了美国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应急响应和网络归因能力。根据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的实践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应在威胁情报工作中完善威胁情报共享机制,推动威胁情报产业发展,发挥公私合作模式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借鉴俄军平战一体情报体系的建设经验,拓展我军情报平台规模,提供力量部署、资源技术和态势研判的综合信息策略,完善危机预警体系和处理机制。[方法/过程]通过一手数据资料分析俄军平战一体情报平台理论基础、功能需求、数据运行和实战效果。根据情报平台数据运行范式的特殊性,数据采集后经数据感知层、管理层、活化层处理,从应用层输出数据分析结果。根据俄罗斯国家安全机构的特殊性,情报平台嵌入国家防务指挥中心之中,在处置社会突发安全风险和军事威胁过程中凸显平战一体属性。[结果/结论]俄军情报平台已达到理念与技术同步、理论与实践融合、平时与战时无缝对接的信息化高度,为我国情报平台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一种连接军队与社会、把握现代化建设与信息时代的全新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在全球地缘冲突风险下,搭建自主可控的国防科技情报智能感知系统,对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决策支撑作用重大。开展融合大语言模型的国防科技情报智能感知系统建设研究,能提高情报获取效率和智能分析能力。[方法/过程]该系统通过自动采集分类更新,可以快速识别技术情报及专家情报;构建了庞大知识库和信息模型,融合大语言模型智能挖掘创新点和前沿技术。[结果/结论]该系统总体上实现了根据任务及时监测重要情报线索、深度挖掘支撑可信情报的证据及证据链、智能感知领域技术关键内容等功能,为国防科技情报工作在人工智能时代提质增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为我国带来的危机层出不穷,如何以国家安全与发展需求为目标导向,有效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是当务之急。然而情报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方法/过程]以韧性理论为顶层指导,以情报决策相关概念为基础,以政府为决策主体,梳理突发事件研究方向相关文献,构建基于韧性理论的突发事件情报决策体系。从情报流、业务流、决策流三条链路为线索,纵向刻画出体系的管理流程与运行逻辑。[结果/结论]以数据驱动、知识驱动为内在推动力,将韧性、情报注入决策体系,给突发事件的决策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智能性、智慧性,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体系建设工作,为政府优化政策战略提供参考,使政府治理更具弹性与兼容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为强化国家安全情报能力,推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构建基于多模态大数据的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模型。[研究方法]该文对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进行阐释,并分析多模态大数据驱动下的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运作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态势感知模型并解析其内涵。[研究结论]该模型集国家安全风险态势察觉、态势理解、态势预测及态势投射为一体,其构建可为强化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参考,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吴林  王秉  吴超 《现代情报》2021,40(10):113-121
[目的/意义] 安全情报人才培养旨在储备安全情报专业人才,这直接关系着国家、社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安全情报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因此,大数据时代的安全情报人才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在安全情报人才培养理论基础之上,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安全情报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要求,并构建大数据时代安全情报人才能力素养体系。基于此,提出大数据时代安全情报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述。[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大数据时代,安全情报人才培养面临着目标升级、统一标准、需求宽泛、法律建设、能力提升、环境适应、教育改革等诸多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安全情报人才的知识、技能、意识、文化道德和执行力等素养水平都亟需提升。此外,大数据时代安全情报人才培养模式从教育体系、法规保障、智库建设、文化氛围以及人才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培养高质量的安全情报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孙二林  张为斌  宋巍 《情报杂志》2021,(4):74-81,108
[目的/意义]针对情报分析领域中的情报转化理论不够完善、不能有效指导实际项目中信息与情报、人工与机器之间融合和转化的问题,对情报转化理论做了创新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方法/过程]该研究基于情报转化理论、知识资本构成理论、知识价值转化理论提出了情报融合分析方法,把情报分析项目中的小组、人员、工时、操作步骤投射为三维空间中的数据视图、信息视图、情报视图,这样可以可视化地描述情报分析过程,实现信息与情报、人工与机器的有机融合和相互转化。[结果/结论]最后以各国安全指数为例演示了这种方法,说明它可以解决复杂情报分析项目的问题,减少工时、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在美国出口管制及经济制裁背景下,探讨美国供应链溯源应对过程中的供应链信息安全问题,并尝试建构基于供应链信息安全的反竞争情报体系。[方法/过程]聚焦美国供应链溯源调查的相关程序,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厘清美国供应链溯源调查背后的竞争情报属性和企业应对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反竞争情报在美国供应链溯源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基于供应链信息安全的反竞争情报体系建构思路。[结果/结论]基于供应链信息安全的反竞争情报体系是协调供应链溯源应对与关键信息保护的动态运行体系,从体系框架、理论模型和运行机制三个层面进行了整体建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为有效提高应急情报的流转效率,本研究提出敏捷化应急情报体系。[方法/过程]本文从物理世界、信息空间、社会系统3个层面分析敏捷化应急情报体系现实困境,阐明数智赋能对于推进敏捷化应急情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基于敏捷治理理论剖析敏捷化应急情报体系的理论内涵,提出敏捷化应急情报体系架构。[结果/结论]敏捷化应急情报体系主要面临聚集性、融合性、即时性困境。数智赋能通过制定全流程应急数据吸纳机制、建立联动的应急情报共同体、运用多元化应急情报技术推进应急情报体系敏捷化。敏捷化应急情报体系具有灵敏和迅捷、联通和共识、双向反馈的三大核心理念,并基于三大交互系统实现即时风险感知、快速信息生成和科学情报提供的运行机制,从而提升应急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面对复杂的国家安全新形势,需要情报学界拓展与国家安全情报相关的问题领域,发展能够为国家安全情报工作提供指导的情报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探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对情报方法研究的影响有助于情报学界把握学科建设的内容与方向。[研究设计/方法] 使用文献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探讨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情报方法研究的相关问题。[结论/发现] 论证了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情报方法研究的必要性,梳理出适用于国家安全治理的常用情报方法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情报方法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明确国家安全情报产品的规范标准,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能够审视并发现国家安全情报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情报产品的规范标准做出调整,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研究方法]美国是当前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出台了国家安全情报产品规范性指导文件的国家,在归纳整理后形成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价方法,以产品层次理论为评价理论,尝试构建出具有一般意义的,能够广泛使用的国家安全情报产品规范的评价体系。[研究结论]经过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后发现,美国国家安全情报产品在信息源披露以及用户反馈等方面表现不佳,启示我们在相关立法中应加强国家安全情报产品规范的实施细则并建立产品评估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情报是研究重大突发公共危机预警问题的重要支撑,而信息空间论是近年来新兴的理论范式,旨在分析社会中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交换问题,与重大公共危机预警问题研究高度契合。因此,探讨公共危机预警情报服务模型,有助于增强情报工作服务应急预警的能力和水平,更为研究公共危机治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首先,界定了公共危机预警情报的内涵,指出在危机预警工作中,情报是基础,研判是关键,方法是工具。其次,基于公共危机事件演变过程,运用情报生产链,构建了公共危机预警情报模型,并着重对危机情报源、筛选原则、危机信号发现/挖掘、预警情报等级划分进行概述。最后,通过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验证和阐述所构建的公共危机预警情报模型。[结果/结论]模型从技术、管理和组织三个层面分析了安全情报感知、智库协同和匹配化情报应用的动态协作过程,进而为建立常态化危机应急预警机制与公共危机治理体系提供了多层次的动态危机预警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产业竞争情报服务体系中涉及的政府、行业协会、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营利性机构等供给主体开展研究,识别每类主体供给产业竞争情报的动力、优势和不足,并采用经济学理论与数理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供给主体的供给过程与效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竞争情报的供给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体系,局部最优不代表全局最优.在构建和设计供给体系时,应该从全局出发,力求各类供给主体优势互补,实现整体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