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阐释了悬吊训练的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了悬吊法体能训练的应用价值、应用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并对该训练方法的前景进行展望。结果:悬吊法体能训练是一种新兴的体能训练方法,1)其在提高运动员躯干核心稳定性、平衡能力,改善协调控制能力,促进运动员专项能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初步应用于足球、跳水、武术、风浪板等技能主导类的运动项目之中,有望广泛应用于技能主导类的运动项目和体能主导类需要提高核心稳定性、平衡能力,改善控制能力的运动项目之中;3)从运动康复领域逐步应用于运动损伤的治疗领域;4)其在对训练方法的选择、训练理论的深度研究、训练强度的安排、测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2.
当今竞技体育运动越来越强调功能性训练,悬吊作为功能性训练的一个主要器材,得到大家的认同。笔者参加过所有主流悬吊(S-E-T、TRX、SBT)训练的培训。现对悬吊训练原理及方法作一介绍,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一、悬吊训练起源与发展悬吊训练是一种在悬吊绳索上让身体处在高度不稳定的状态下做各种抗阻练习,通过增强核心区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达到提高体能之目的的训练方法。悬吊训练最早源于康复医学界。悬吊装置的"先驱"——吊带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发明,用以治疗受伤的战士,战后用来治疗瘫痪的病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挪  相似文献   

3.
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法,以30名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悬吊训练,测定比较训练前后平衡能力的变化情况,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经12周训练后,实验组的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显著提高,表明S-E-T悬吊训练可作为运动员改善平衡能力的有效锻炼方法之一在训练领域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4.
G808.1 20025804我国运动训练方法学建构的探析=Probe and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of sports training methodologyin China[刊,中,A]/马仑,张俊青//厦门体育科学研究.-2002.-6(1).-75-78图1参1(SJ)训练法//竞技体育//体系//发展运动训练方法学的建构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运动训练发展的需要。运动训练方  相似文献   

5.
张英波 《体育科研》2011,32(4):21-26
人们对于人体动作科学,以及运动感觉与动作调节领域前沿知识体系和方法的掌握,构成了竞技运动中各个专项运动员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振动训练、瑞士球训练、悬吊训练等现代训练方法的理论支撑和应用基础。文章系统地讨论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在动作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通过案例分析,清晰地说明各类竞技运动项目在训练和比赛中人体动作矩阵、动作模式、运动感觉与动作调节的应用形式和相关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原训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实施高原训练足当前竞技体育高水平运动项目提高竞技能力妁重要途径之一。科学掌握高原训练法妁基本原理与应用方式足提高高原训练效益妁关键。详细讨论了高原训练法应用妁基本原理和分类、高原训练法妁主要功能和特点、高原训练法妁基本结构和要素、高原训练法的应用方式与要求等问题,旨在为教练员提供高原训练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蹦床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发优势项目,男女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还没有建立和形成较为完整的项目理论体系,与训练实践水平不相称。训练方法是蹦床训练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训练实践的关键要素。中国蹦床经过20余年的发展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技术训练方法与实践体系。在实践总结、理论分析和访谈征询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地网与高网结合训练法、陆地基本姿态训练法、专项能力与技术训练结合法、多成套与专项能力训练法、多网变换训练法和男女组合训练法等6种蹦床训练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蹦床项目训练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超等长训练法与全幅度训练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等长训练法与全幅度训练法是国外教练员提出的两种效果显著的肌肉训练方法,但国内部分学者和教练员认为两者没有本质区别,甚至认为全幅度训练法即超等长训练法,这种观点对我国运动训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后果。两种训练方法在肌肉工作方法均具有由离心转为向心工作的特征,但超等训练多以冲击的方式拉伸肌肉,强调的是牵拉肌肉的速度,以提高弹性能的贮备,发展肌肉的爆发力。全幅度训练则强调在离  相似文献   

9.
投掷项目     
G824.02.HL006 9905289中国高水平女子投掷选手全程性多年训练的方法学体系[HL,中,A]/李晓慧,田麦久∥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火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37(SML)投掷项目∥中国∥高水平∥女子∥多年训练∥训练法∥训练内容从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目标的建立,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运动训练负荷及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中的若干重要特征四个方面,构建中国高水平女子投掷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方法学体系,以期为我国投掷运动专项训练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作出努力。研究结论:(1)运动员竞  相似文献   

10.
运动训练基本方法,是指运动训练过程中为完成具体训练任务、达到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目的所采用的具体途径与办法的总称。随着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和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训练方法体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与传统的运动训练方法经典理论、应用方式、使用功能和运用领域相比,现代运动训练方法内涵、操作方式、应用功能和领域得到广泛的拓展,从而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运动训练方法总体系统(图11),成为促进现代竞技运动水平迅速提高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