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受文化创意开发不强、缺乏有效商业模式等因素制约的现状,简单介绍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引出版权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应积极运用对作品的演绎开发、版权交易等版权利用方式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打破文化创意产业创意开发不强的现状,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刘德朋 《文教资料》2014,(24):44-45
“文化”是艺术设计的精神载体,“创意”是艺术设计的形式需求,而“产业”则是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和苏州特色的艺术设计行业日渐繁盛,在和谐社会大背景下需要走出一条适合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苏式艺术设计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创新能力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稳健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创新基础要素投入能力、创新产出收益能力、产品自主制作能力、创新产出质量能力、知识产权形成能力等方面构建了江苏新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创新能力综合评分依次为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南京得益于较强的基础要素投入能力与创新产出收益能力;苏州得益于创新产出质量能力和知识产权形成能力,常州和无锡在产业创新能力各方面有较大的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梳理与分析苏州古城历史名人资源类别、价值内涵及国内历史名人资源活态开发模式的基础上,针对苏州古城历史名人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活态保护与开发的实践路径,发挥历史名人资源整合优势,以文化创意释放古城名人文化品牌、产业发展效能,提出以名人资源赋能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人才规格、类型、层次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矛盾也进一步凸显。基于此,提出新时期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要坚持贴近行业、特色化、优势整合、重点突破等原则。并提出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四维螺旋模型,即以基于创新创意素质培养的基础性素质培养平台与提升型专业素质培养平台作为横向双重能力平台,以校内教育与业界实践作为纵向双重螺旋结构,横向平台与纵向螺旋结构形成嵌入式合作关系的培养人才创新架构。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是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在分析发展知识产权的必要性、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文化创意产业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公众文化创意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加强文化创意创业人才培养、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我国各省重点发展产业。然而,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下,如何提高安徽地域品牌知名度,实现品牌国际化成为当前急需面对的问题。文章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上,探索安徽地域品牌发展战略意义,并针对安徽创意产业的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文化创意产业与地域品牌创新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发展安徽地域品牌创新的对策,为地域品牌创新发展之路提供可靠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深度结合和依托芜湖繁昌窑历史地位和特色文化资源,分析芜湖陶瓷文化产业培育与发展的优势与前景,通过理清芜湖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与体制、机制、政策、资源、资本、技术、市场、创新等相关要素的关系,提出定位精准、切合实际、思略清晰、措施有力的芜湖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与发展模式的方案,为创新打造文化特色鲜明、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产业带动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芜湖繁昌窑陶瓷文化创意新业态提供有效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浪潮席卷全国,文化创意作为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的高度关注,该产业也产生了更多的人才需求.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态势下,越来越多高校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的着力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将理论探究与实践检验相结合,总结了我国文化创意人才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课程设置固化、人才结构单一、与产业关系两极分化等五点共性问题;在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索了一条适应于综合性大学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路径,并介绍了南京大学"艺术与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方案设置与初步尝试;最后,结合实践过程中的测评、访谈提出了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年,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文化创意人才数量和质量都难以跟上产业发展的脚步。要满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不能寄希望于一些局部措施,而要构建交互式的高校创新生态系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创新创意类人才培养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