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界》2006,(3)
故宫博物院是以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建筑群——故宫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它以逾百万件文物收藏展示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2005年是故宫建院80周年,作为庆典活动的重要内容,故宫博物院首次精选馆藏国宝——14件皇家官窑名瓷、10件宫廷御用珐琅进行高仿制作,两件“瓷王”各绝版发行8件,其余每件绝版发行80件,均有绝版编号。  相似文献   

2.
李朝春 《收藏界》2015,(1):113-120
锡都博物馆位于世界锡都——云南省个旧市,它是滇东南锡文化、青铜文化的收藏与展示中心,其收藏和展示的青铜器精美绝仑,别具一格。锡都博物馆原名为个旧市博物馆,成立于1987年11月4日,2008年11月14日更名为锡都博物馆。该馆现收藏有两千余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16件、三级132件,汉代提梁壶、铜俑灯(又称“三枝铜俑  相似文献   

3.
亚夫 《收藏》2001,(4):15-16
笔者年前赴香港参加香港文化博物馆成立典礼,幸遇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著名文博专家汪庆正先生,顺就民间收藏尤其是文物收藏中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对其作了采访。现择其要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金琳 《收藏》2010,(3):97-103
常听来杭州旅游的客人说:“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可见丝绸在杭州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坐落于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既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文物收藏、展示、保护、研究和教育中心,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宣传窗口。  相似文献   

5.
张少华 《收藏》2007,(1):144-147
在当今一南一北两大企业家收藏阵营中,身为南京天地集团,东方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和南京大学教授的杨休先生无疑是一名旗帜性人物,由他创建的长风堂博物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民营博物馆之一,所藏文物艺术品总价值超过12亿元;  相似文献   

6.
钱汉东 《收藏》2011,(1):35-39
大英博物馆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作为中国古陶瓷研究者,笔者渴望欣赏那里收藏的中国陶瓷器。在英伦岛国,我决然放弃参观伦敦市容的机会,怀着期待和激动的心情,早早地来到了大英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张健 《集邮博览》2010,(1):56-58
一座博物馆可以说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通过它所收藏的对象——文物记录历史;邮票涉及社会、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本身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同样是记录历史,博物馆用实物来表现,邮票用文字和图案将它浓缩于方寸之地;邮票是博物馆所藏内容之一,博物馆的文物又构成了邮票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艺术的盛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又称"纽约城博物馆"、"都城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初建于1871年,后又多次扩建。主体为哥特式建筑,其规模可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和英国大英博物馆相比。博物馆如同一个浩瀚的艺术海洋,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9.
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政府广场正对面的亚洲艺术博物馆,建于1966年。这是一座以收藏亚洲文物尤其是中国文物为主的、在全美拥有亚洲艺术藏品最多的博物馆。这里收藏着来自中国、日  相似文献   

10.
王昆 《收藏》2008,(7):174-174
本刊消息:5月18日是第32个世界博物馆日,今年世界博物馆目的主题是“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发展的力量”,西安博物院首届民间收藏精品展开幕暨捐赠仪式于当日隆重举行。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西安博物院院长向德,西安市文物处处长黄伟等有关部门领导及省内文物界、收藏界、书画界和相关新闻媒体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收藏》杂志总编杨才玉应邀出席了活动。  相似文献   

11.
陈国民 《收藏》2001,(12):29-30
地处北京和平门外的琉璃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它与巴黎赛因河畔、伦敦佛里街、东京神田町齐名。分作东西两片的琉璃厂已被列入北京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五个世纪以来,全国乃至世界上收藏中国文物的收藏家、大学者、博物馆,大多与之发生过联系,鲁迅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居北京15年,与琉璃厂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乐祖光 《收藏》2008,(4):128-131
中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瑞士洛桑,有一个世界奥林匹克体育收藏者们向往的地方,那就是国际奥委会下属的奥林匹克博物馆。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完善、最具权成性的专门收藏奥林匹克文物、文献、文字和视频资料的博物馆。我在14年中曾前后有幸4次参观过这座博物馆。每次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每一次的追忆,也总有特别的回味……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0,(12):21-27
10月23日,主题为“人文北京.典藏世界”的高峰论坛与北京文物博览会同期进行。论坛以“北京在全球艺术品收藏市场中的定位”“收藏的境界与视野:如何引导成熟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理念”诠融资本如何分享艺术品盛宴”“在北京迈向世界艺术品交易之都的进程中,博物馆的定位与思考”4个板块展开。  相似文献   

14.
杨才玉 《收藏》2007,(12):34-35
金秋十月,古都开封城内菊香遍地,宾朋云集,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在此隆重举行。在开封博物馆展区、东京艺术中心展区和大相国寺展区,轮番上演了一幕幕收藏文化大戏:有经过精心准备,富有创新思辨精神和百家争鸣气氛的学术研讨会;有集国家收藏与民间收藏、国内收藏与国外收藏,传统收藏与现代收藏于一炉,包括河南省馆藏文物精品展、中国民间收藏书画展、元青花瓷鉴赏展,全国民间藏玉精品展、清代陀罗尼经被展、  相似文献   

15.
陈燮君 《收藏》2013,(10):84-87
文物是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古老文明的载体。文物在经过千百年传承后,其归宿无非是两个,一个是类似于博物馆这样的国家收藏机构,第二个就是千千万万的民间收藏家,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公共收藏与民间收藏两大体系。虽然两者的社会角色不同,收藏宗旨和目标也各异,但两者之间天然就有着一种紧密的联系。如果把博物馆比作收藏这座金字塔的塔尖的话,那么收藏家就是构成这座巨大体系的块块基石。两者之间只有和谐互动,才能不负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重任,并共同肩负起引导文化走向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07,(9):28-39
自本期起,我们郑重推出“世界之窗”专栏。该栏目由本刊与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台办.特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教授为栏目的学术主持人,本专栏将向读者系统介绍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的各项世界艺术展事及相关轶闻.还包括海外藏家专访.各国博物馆和其他收藏机构的综合介绍.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资讯.期望藉以开拓国内读者的视野,使大家更多地了解世界文明脉络及文物知识。  相似文献   

17.
国际体育博物馆和名人堂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际体育博物馆和名人堂及其组织概况顾拜旦先生在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之初,就敏锐地认识到奥林匹克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具体体现。他首先发出号召在国际范围内建立奥林匹克和体育博物馆,使几千年来奥林匹克运动留给人类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发挥其教育青年的作用。在他的努力下,国际奥委会于1915年在洛桑总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奥林匹克博物馆,其物品基本上是顾拜旦收藏的奥运会初创时的文件、资料、邮票、体育活动用具等。1923年挪威建立了霍尔曼-科伦滑雪博物馆,收藏有2500年以前的滑雪板和滑雪用具,以及…  相似文献   

18.
王立梅 《收藏》2008,(6):30-33
2008年3月28日至29日,博物馆与收藏——第三次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墨西哥西蒙基金会共同主办。《收藏》杂志是本次论坛的支持单位。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及收藏机构的负责人,知名专家在会上作了演讲,在“博物馆与收藏““拍卖市场与文物保护收藏”及“文物回归”等诸多方面高屋建瓴地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本刊特开辟专栏,选登几位发言者的精彩演讲,期望给予读者有益的启示。 本刊与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共同策划的“世界之窗”栏目自2007年9月开辟至今,受到藏界及读者的广泛认可,在此,对于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给予本刊的鼎力支持,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07,(9):165-165
世界收藏艺术类期刊新成员——《世界收藏》于2007年正式创刊。该杂志由中国国际收藏协会主办,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锨办。栏目分“特别报道”“人物报道”“总裁投资”“鉴定与评估”“专家讲座”等,内容涉及国内外馆藏文物及中国传统文物的鉴赏与辨析,国际著名企业总裁收藏家推介,以及针对国内外企业高层进行收藏、投资古玩行为给予一定的评估、参考及指南。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6,(17)
正带队专家王长启,著名瓷器、杂项鉴定专家,《收藏》杂志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对佛教文物和日本文物多有研究。"专家带您看展览"是《收藏》杂志的原创活动,旨在与博物馆合作,邀请专家带队参观各大博物馆的重要展览,通过专家的讲解加深对展览的理解,并用《收藏》杂志的平台推广给大众。第一期活动我们邀请王长启先生作为带队专家,为大家揭开日本醍醐寺国宝文物的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