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据数据显示,2009年底有102万本科生尚未就业,2010年全国又有592万高校毕业生面临择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对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数所"211"重点大学经管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意在发掘经济危机影响下暴露出的就业普遍潜在问题,就此提出具体的试行方案,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依据,为在校生提供就业导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完成的对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全国性调查研究发现,2008年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下降4个百分点,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下降3个百分点,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与以往持平,达84%.由此可见,培养符合企业所需的、有专业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职学生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应用韩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应如何进行改革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认真进行应用韩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符合韩语专业的有效实践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搞好应用韩语专业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毕业生期望什么样的职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及相关问题,改革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笔者于2002年4月对东南大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占全校本科毕业生总数的近二分之一,实际回收857份,其中男生646份,女生211份,回收率为86%.调查问卷采用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选择三项)两种方式来回答问题.调查的问题涉及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就业期望、职业素质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才市场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4.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顺利就业,是摆在学校和学生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如何提高高等师范学院非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迎合目前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大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阐述了十年来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社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增长幅度有限,造成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分析了目前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不相适应,高等教育的培养体制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的就业困境,研究了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女大学生以及考碗族的就业状况,以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书育人》2011,(21):26
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比2009届下降。"211"院校毕业生的读研比例为10.6%,比2009届(11.9%)下降1.3个百分点;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读研比例为5.9%,比2009届(7.7%)下降1.8个百分点。在今年就业明显好转的形势下,可能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工作,而不是一毕业就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就业焦虑。以河南省4所本科院校(2所师范院校和2所非师范院校)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寻找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办法,为学校在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外大学生如何求职就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在椟中求善价”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但找“饭碗”还得审时度势。据估计,中国200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532万,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那么毕业生应该如何找“饭碗”?我们不妨对国外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作一管窥。  相似文献   

9.
佚名 《中国培训》2009,(5):21-21
2008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有25万人,加上往届毕业的大学生共计有30万人需要就业。毕业生人数之多达历年之最。同时,因金融危机影响,导致今年全国就业形势紧张,陕西省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为化解当前的就业困局,陕西省召开了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关的人事、劳动、  相似文献   

10.
2015年起,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带来了深刻影响和变化。研究新常态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导向,有助于指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明确个人就业方向、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就业。地方院校要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做适度调整,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努力改善毕业生就业现状,力求获得满意的工作效果。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面对新阶段新形势,也需要转变固有观念,积极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融入新常态,及早做出调整和准备。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就业心态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就业不良心态也El趋增多;尤其对于农林院校毕业生,不良心态的学生人数更多.本文从分析当前农林院校毕业生不良就业心态的表现及原因入手,探讨培养和提升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良好心态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为农林院校的就业工作和毕业生的成功就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年11月20日以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正式开始。由于就业市场形势严峻,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就成为牵动社会方方面面,涉及千家万户,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虽然一些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以及内地的高职院校中专业技能较强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好,但从高职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来说,情况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的匹配情况是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的匹配情况,以及专业匹配对毕业生工资起薪的影响,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对内生性问题进行了纠正。研究发现:有56.1%的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匹配,有11.7%毫不相关;OLS方法得出专业匹配情况下的工资起薪比专业不匹配高3.4%,使用PSM方法得出专业匹配的工资效应为5%,传统的OLS模型低估了专业匹配的工资效应。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相较于“211工程”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匹配对非“211工程”本科高校毕业生存在显著的收入效应;与专科和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相比,专业匹配对本科学历毕业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业匹配比专业不匹配工资高7%左右;经济学类毕业生专业匹配对工资起薪具有更加显著的正向影响,专业匹配比专业不匹配的起薪高15%左右。基于此,高校的专业学科结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在专业匹配上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4.
思想上的"扎根"问题一方面,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十一五"期间,每年需要增加就业岗位1000万。上述情况已经反映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上。200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为495万,其中至今仍有144万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占当年毕业生的29.1%。2008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559万,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另一方面,前些年各地为吸引大学生"村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2007年江苏省  相似文献   

15.
引言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急剧攀升,高校毕业生规模也随之逐年增加,2008年-2010年分别达到559万人、611万人、63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很多,如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社会需求的减少等等.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也是近年来逐渐凸显出来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合适的工作岗位,就必须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创业仍不是大学生毕业后的主流选择.因此,大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挑战,就业难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然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其所培养的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能否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同样受到关注.本文从就业主体高职院校毕业生入手,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职业》2005,(19):4-5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如果算上往届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要接近400万人。这样一支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大军,即将涌入就业市场,这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史上也是空前的。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透视大学生就业,就是我们这期杂志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一般院校的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形势严峻。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一般院校面临毕业生需求不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毕业生倍数增长;用人单位过度追捧"985""211"大学毕业生,盲目抬升招聘门槛等严峻的就业形势;办学模式贪大求全;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就业基地建设滞后和市场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一般院校应采取做好市场定位,彰显特色,走"差异化"市场策略;突出毕业生应用能力培养;依托就业基地建设,强化市场服务等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随着应届毕业生人数逐渐增长,校园招聘竞争也就愈发激烈,这预示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本文着重对“就业难”更突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分析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985、211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总体强于非985、211普通高校的现象由来已久。本文从现实出发,通过分析国内非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提升非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