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阳光体育指导思想的背景下,为了使高校运动会更好地为高校体育工作服务,采用文献资料法、资料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第八届运动会和传统高校运动会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运动会在项目的设置上以娱乐、趣味性项目为主竞技项目为辅,集体娱乐项目为主个人项目为辅的新的发展模式转变。使"淡化竞技、培养能力、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为当今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改变过去运动会"金牌第一、竞技第一"的传统思想,把精神和文化融入到运动会中,使高校运动会成为广大师生喜爱的体育盛会。  相似文献   

2.
我国阳光体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创新,因此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运动会应以人为本,改革传统的竞技模式,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需要,使学校运动会真正符合当前改革形势的需要,成为学生都愿参与的运动会。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4,(5):F0002-F0002
本刊通讯员夏卫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简称: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2014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运动会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是在原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中学生运动会合并后首次举办的全国学生运动会。运动会以“团结、奋进、文明、育人”为宗旨,倡导“阳光运动,健康成长”的办赛理念,并在传统竞技比赛基础上加入更多健康元素。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向高校发展是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是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内在需要。从1986年至今,是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改革的“始发期”,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与美国高校竞技体育比较,认为:新时期高校竞技体育的改革应以促成常规化的“校际体育竞赛”为切入点,带动高校竞技体育训练、科研及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整个高校竞技体育的前行:它将有助于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的成功,而且有益于我国培养当代高水平“文化体育人”之事业。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目前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传统的田径运动会模式已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影响了学生健康第一,终生体育观念的建立,制约了高校运动会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发展提出建议,为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发展到今天,健身参与、终身体育已日渐成为中心词,并逐渐走上成熟。但受传统竞技体育的影响,学校田径运动会却依然严重存在少数化、成人化、竞技化。因此对运动会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任务。我校从1999年开始经过三年的实践,对传统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就高校运动会的现状,对湖南省湖南科技大学等七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高校运动会比赛项目都只局限在跑、跳、投的形式上,内容单一、技术难度大、集体团队项目少、竞技特征浓烈、缺乏趣味性和娱乐性。研究目的是希望从“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视角找出一些方法召开具有特色的运动会,从而提高高校学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改善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重构成为体育教育领域重点研究领域。学校体育统得过死、思想僵化、内容乏味、方法欠缺、竞技化军事化严重等问题逐渐被揭示出来。在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上从手段论向目的论转化,提出并开始进行以“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为代表的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改革。20世纪末在总结20年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并着手对体育教学内容设置进行研究。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作为学校体育传统教学内容主要组成部分的田径走向了改革的前台。田径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成为了“众矢之的”,在当前课程改革中,田径教学必须探索出新的教学思路来改进教学,促进田径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同样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亚布力山坳,一位老教练说:“冰雪运动,一沾就上瘾。”当然,他说的是“老外”那里的情况,人家拿这事当“玩”。不过,采访全国冬季运动会,倒也让人产生兴趣,就像电视剧《渴望》里的那句歌词:“每一次发现都有新感觉。” “会”“节”并举策略 1月15日,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在开幕词中说,第八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是1995年我国体育战线的第一仗。从时序上说,这话一点不错。但是,今年不是世界的奥运年,不是洲际的亚运年,也不是中国的全运年,先后将举行的冬季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城市运动会和少数民族运动会,虽然都是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可从规格和大众关注程度来看,只是二流甚至三流运动会。中国竞技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传统高校运动会中重竞技、轻娱乐、重个人、轻集体现象的探析,提出了对运动会的观念必须更新;在项目的设置上应从以竞技项目为主向竞技项目与娱乐、趣味性项目参半,个人项目与集体娱乐项目参半并逐渐加大后者比例的新的发展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刘宗惠  陈平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4):64-66,97
体育休闲娱乐化时代到来,休闲体育改变了高校体育的构成,大多数高校放弃了传统的田径课,高校田径运动会失去赖以存在的根据日益走向式微。市场经济下的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高校体育应该成补偿"辛劳"和"损耗"的休闲。以体育项目带有某种意义的休闲性和娱乐性改造或替代传统的高校田径运动会,使之适应大时代的体育发展趋势而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末及民国时期,北京曾举办了京师官立六学堂联合运动会、第2届全国运动会、华北运动会、华北球类运动会、华北都市交欢体育大会、北京三校运动会等多次运动会.运动会的开展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是北京地区体育发展的见证,也是北京历史的见证.与此同时,它们也展现了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一个侧影.将这些运动会按规模分为全国性运动会、华北地区性运动会、北京地区性运动会及学校及机关单位运动会四大类,从这些运动会的背景、项目、赛制、成绩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通过对这些运动会的初步研究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社会观念的转变及政治局势的动荡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在激发爱国热情、解放封建思想等方面影响着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3.
试论建立我国竞技体育的联合投资与供给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竞技体育更好地走产业化、社会化之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访谈,从分析竞技体育产品"公共性"和"私人性"着手,分析了影响我国竞技体育投资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采用合同制的竞技体育产品供给方式,并逐步推行竞技体育产品的民营化改革,以拓宽我国竞技体育的投融资渠道,推动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两种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竞技体育在近四届奥运会连续取得重大突破,向世界展示了强劲的实力.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升温,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奖牌结构的“倒宝塔”趋势加剧,优势项目丧失等问题也渐次凸现.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近3届全运会陕西的奖牌数量、奖牌的项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体育强省的奖牌数量以及奖牌项目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陕西的竞技体育水平较低,技能主导类项群为优势项群,速度类项目以及隔网对抗类项目为劣势项目,体育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效益较低.  相似文献   

16.
"精兵梯队"这一战略构想由湖北省体育局局长胡德春于2010年首次提出,此概念一经提出迅速成为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指南,在湖北竞技体育领域自上而下得到层层推进。为了深刻领悟"精兵梯队"的深层内涵,厘清精兵梯队建设与湖北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间的战略关系,借助专家访谈和多层面深度调研,剖析"精兵梯队"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精兵梯队建设对湖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指出湖北省竞技体育精兵梯队建设要处理好的四大关系,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娱乐、健身、竞技功能,但是它至今难以推向世界,甚至难以跻身大众娱乐天地。吸取其代表性项目武术、围棋、中国象棋、风筝走向世界的经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向世界,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扶持引导;完善竞赛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民运会实行申办制,比赛项目、会场安排也应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田径竞技运动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历来是奥运会上的金牌大户,号称“运动之母”.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飞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中国竞技体育在总体上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但从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田径竞技水平却持续低迷,甚至在一些优势项目上出现了滑坡。通过从竞赛制度、思想观念以及基础训练等方面阐明问题的主要症结.希望对广大体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以地区分类研究和项目分区研究两种方法 ,对我国省区市优秀运动队训练与竞赛活动的投入和运动成绩产出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发现我国奥运争光举国体制下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两个“1/ 3现象”。一个是有 1/ 3的省区对奥运争光计划贡献不足 5 % ,平均消耗却是效益好的 1/ 3省区的约 4倍。另一个是有 1/ 3省区市的 2 0个单项的优秀运动队对奥运争光计划贡献几乎为零 ,平均消耗却是效益好的 1/ 3省区市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从整体上讲 ,转移投入方向 ,调整奥运争光计划区域布局和项目布局 ,提高竞技要素配置质量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探索江苏省体育经费投入对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影响程度,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果表明:经费收入以全运会为周期呈波浪式增长,二、三线运动队经费收入规律性变化与全运会举办时间的规律性关系不大;国家财政拨款所占份额较大,非财政拨款收入稳定性较差。一线运动队人数受财政拨款的控制,二、三线运动员人数与经费收入总额和财政拨款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