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鬼馗对答     
钟馗的故事起源甚早。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岁首画钟馗于门,不知起于何时。”但到了《补笔谈》中,沈括又补叙了吴道子画钟馗的故事。据说钟馗原是一名不第武举,现在也是一个鬼,不过是一个“大鬼”。虽然不第,还是忠心耿耿,决心为唐玄宗“除天下之妖孽”。唐玄宗病中见鬼,就叫吴道子画了一幅钟馗图,张扬他祛邪魅、静妖氛的功业。据此,沈括以为画钟馗似始于开元间。不过,后来的学者,也有以为钟馗的故事更为久远,可以上溯先秦。自唐以后,天下画钟馗的多了,丁聪画的这幅钟馗却有点特别。“别”在何处?当初吴道子画钟馗,蓝衫戴帽,袒臂跣…  相似文献   

2.
无理闹钟馗     
无理闹钟馗言微说来也是“凑巧”,中国说部和戏曲里有“五鬼闹钟馗”的故事;在新民晚报的历史里也有出“无理闹钟馗”的案件。闹得新民晚报直到停刊的“开锣戏”就叫《钟馗捉鬼》。“鬼”未“捉”完,钟进士化身的“钟编辑”却被“鬼”“捉”了,岂非“意外”?《钟馗捉...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善于表达情感,人类的各种情感在《红楼梦》中都有深刻表现,这里面既有我们平常所说的爱情、友情、亲情,也有一些畸形的情感,还有宗教情感。无论是少女怀春,还是高士悲秋,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丢魂落魄,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酸甜苦辣,各种各样的情感在《红楼梦》中都有丰富表现。正是因为长于表现人类的感情《红楼梦》也是一部诗情小说,可以说是一部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4.
许欲晓 《兰台世界》2012,(25):69-70
一、钟馗的来历真正出现"钟馗"这一名字,是《梦溪笔谈》卷下里的记载:自开元的时候,唐玄宗在骊山阅兵后,回到宫中即染上疟疾,久治无效,卧病一个月。其中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看到两只鬼,一大一小,身穿红色衣褂的小鬼意图偷去玉笛和杨贵妃的绣香囊,盛怒之际,见头戴巾帽,满面虬髯大鬼,把小鬼的眼珠挖下然后吞掉[1]。此大鬼接着对玄宗说:"臣钟馗  相似文献   

5.
《中图法》I242.1笔记小说类有注释:“杂志、志怪、传奇、谐德等。”在这注释里,将“传奇”小说列入笔记小说的范畴是欠妥当的。笔记小说初盛于魏晋南北朝。其特点是“粗陈梗概”。笔记小说又分为志怪、轶事小说等类。志怪小说多以鬼神为题材,轶事小说则反映当时社会风尚和土族阶层的精神状态。一般是将用粗线条记叙故事,以人物为中心而较有结构的称为笔记小说。《世语新说》是笔记小说的代表。传奇,有着曲折离奇、传写奇事等意思。晚唐裴鉶第一个使用这一词语,以之去命名他的小  相似文献   

6.
作为亦人亦鬼亦神的人物,钟馗形象在清代宫廷戏曲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大戏《劝善金科》与除夕承应《殿庭驱祟》的钟馗继承了岁暮驱鬼的传统,却以"温和"的形象呈现,作祟嬉戏的乐器消解了年终驱傩的严肃。元旦承应的《膺受多福》《万福攸同》,多达百名的钟馗只是福德星君命下"迎福""集福""锡福"的舞者,功能性的仪式再现与新正朝贺、君臣同欢的现实相呼应。清宫"嫁妹"戏曲并存昆曲折子戏《钟馗嫁妹》与除夕承应《南山归妹》,后者是宫廷剧作家模仿昆曲《思凡》而新创的钟妹戏曲,出嫁的喜庆热闹既迎合了除夕节令,也弥补了大众对钟馗小妹的想像。  相似文献   

7.
我愿意把现代文学中的四部经典之作视为标准的诗化小说,这四部小说是:废名的《桥》、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孙犁的《荷花淀》。读这些小说,我们都深深感受到了语言的诗化、结构的散文化和片段化,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出人性的朴素美。  相似文献   

8.
《青铜葵花》让我想起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因为这两部作品中都有相同的哑巴的意象。青铜开花、哑巴说话,这本身就是奇迹,奇迹来自一种巨大的力量。青铜的呼唤,是因为美的、爱的、情感的力量战胜了一切。我认为,《青铜葵花》首先是一部表现出作家生命哲学的小说,一部深含生命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书库于一九六四年七月购入一部题为“文富堂梓,《绣像二度梅全传》之说部,现藏于该馆。此堂刻本,不见著于孙楷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郑振铎《西谛书目·小说类》,柳存仁《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等各家相关书  相似文献   

10.
生活品质     
演出男人足尖上的《传奇》继《大河之舞》《火舞》和《燃烧的地板》火爆京城之后,又一部源自高加索地区的欧洲大型舞剧——《传奇》将亮相人民大会堂。《传奇》是一部以男性为中心的舞剧。除了包含各种风格的舞蹈以及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舞台造型之外,它最大的亮点是汇聚了一群世界上惟一能用足尖跳舞,却不穿芭蕾舞鞋的男舞者。他们凭借极好的力度、速度与柔韧度练就了炉火纯青的足尖技巧,不需要穿舞鞋就可直接用脚趾完成站立、行走、跳跃和旋转的舞蹈动作。令人叫绝的是男舞者还能够在足尖上迅速起跳八次后,在空中演绎出令人目眩的舞姿, 展示阳刚之美。地点:人民大会堂北京时间:2006年1月10日-1月12日  相似文献   

11.
《寻龙诀》因其奇幻的题材、新奇的内容及先进的制作技术,而成为一部卖座电影.它改编自土墓小说《鬼吹灯》,场景为1∶1的真实布景,特效上选择后期前置,并添加了新的情节和内容,这使观众获得了比小说及普通2D电影更强烈的自由情感.自由情感在美学价值上存在不同类型,①《寻龙诀》所激发的自由情感究竟有何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王少华 《档案》2017,(8):27-31
在《聊斋志异》中,《连城》是一篇颇为耐读的小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小说通篇洋溢着"知己之爱"。尽管从蒲松龄提出这一命题三百多年来,各种解释解说众多,但大家一致认为小说描写和歌颂的是男女之间置生死于外的"知己之爱"。也就是这种爱情可以为之生,为之死,也可以为之死而复生。在小说中,作者用传奇手法写志怪内容,具体地描写了乔生和连城爱情的曲折发展过程,在人物思想、性格的发掘上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3.
(一)史学家对小说的态度古代目录对小说著录的情况,与小说发展的情形是极不一致的。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唐代传奇具有了比较完备的艺术形式和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不容忽视的地位。史官和正统目录学家却坚持以古雅的标准看待小说,对传奇“每訾其卑下”。《新唐书·艺文志》仅仅著录了《补江总白猿传》一篇传奇,其它皆摒弃不录。明代胡应麟把小说分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六类,传奇被提到较为重要的位置。但到了《四库全书总目》的编者重新改订小说的意义时,把小说家归并为杂事、异闻、琐记三个小类,删掉传奇类,不著录传奇作  相似文献   

14.
龙赛州 《文化遗产》2014,(5):151-156
中山大学图书馆所藏药槽形戏剧石雕,反映的演出场景并不是过往学者研究指出的《六部审》,而是《蛇盘寨》。《蛇盘寨》是以岳飞平定杨么起义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说岳全传》等小说为蓝本改编的戏剧作品,在清中期以来的各大声腔中均有演出。这件石雕为萧姓"信士"布施所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蛇盘寨》故事在广东地区传演较盛的情况,同时也揭示出"药王"、"乐王"、"岳王"三者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5.
很早就想看一本"鬼文化"的书,可惜一直未能如愿。市场上充斥的"鬼怪"传奇,悬疑小说多是胡编乱造,就鬼言鬼。美国的吸血鬼系列在美国创造了一  相似文献   

16.
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正在紧锣密鼓地筹拍,广大观众期待着继《三国演义》之后又一部中国古代名著生动形象地再现于荧屏。前不久报上有消息说,有关潘金莲与西门庆的故事,因《水浒传》与《金瓶梅》中所共有而被列为电视剧《水浒传》的“重头戏”。因此,导演为物色饰演潘金莲的演员很是花了不少工夫费了不少周折。读后,笔者心中突然生发一种或许是多余的担忧:拍《水浒传》,该不会跑题吧?将一部长篇巨著搬上屏幕,如何对原著中难以计数的情节进行剪裁取舍,是体现电视剧编导者政治审视能力、思想道德观念和艺术处理水平的首要方面。《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主题的传奇小说,当代文学艺术工作者对这一点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由是而观,电视剧应当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以反映梁山义军与贪官污吏的斗争为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二两牛肉,一壶流年》(以下简称《一壶流年》),写的是问题女孩井璟的传奇历程,似爱情、似市井、同时也似一部励志小说,更确切地说是一部个人情爱史、成长史、喜乐痛楚史的混合。  相似文献   

18.
国产动画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珉  张世浩 《今传媒》2006,(3):27-28
从好莱坞大片的引进到韩剧的热播,从《佐罗传奇》到《大长今》,美国文化、韩国文化等异域文化长时期充斥着我们的荧屏。《大长今》及其带来的“长今文化”引起了国民的重视,食疗、针灸等传统的中医疗法由一部家喻户晓的韩剧传遍了整个世界,而作为有着几千年悠悠历史的中国文化却只能望“韩”兴叹。再看我们的少儿领地——动画片市场,《僵尸新娘》、《鲨鱼黑帮》、《海底总动员》、《千与千寻》以及经典的《猫和老鼠》、《机器猫》等一部又一部的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也日益将我们的动画片市场瓜分殆尽。而载有传承中国文化之职的国产动画…  相似文献   

19.
罗烨《新编醉翁谈录》甲集卷一《舌耕叙引》关系到宋代说话艺术的许多问题,是我们研究宋代说话的重要文献。本文对《舌耕叙引》的《小说引子》、《小说开辟》二篇作了比较细致的解读,并指出,宋代可能并不存在纯粹白话写作的所谓“话本”,而通俗文言传奇实为比较普遍的“话本”形态。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元月,明天出版社推出一部以校园生活为背景,以环保为主题的长篇花季小说《脆弱的蓝色》,旋即引起各界的关注和议论——年过五旬的著名作家竹林大胆涉足校园文学是否为广大青春学子所接纳?为何一部少年小说竟有那么多20至80岁不同的年龄段的读者看好?书中沉重的主题是否逆当下少儿作品重文学之轻的潮流?少男少女还看好正统文学吗?对此,《文汇报》、《新民晚报》、《大众科技报》、《中华读书报》以及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等媒体均有不同的报道和评论。那么,作者本人是如何想到创作这部作品的?其内在的魅力在哪儿?我们约请竹林撰写这篇文章,供读者和评论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