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它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和统摄地位。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也指明了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内容引领和目标引领,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培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新时期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落实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各高校的校党委要领导学校强化学校顶层设计,合理安排各种教育资源,全面构建培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同机制,产生责任共同承担、资源共同分享、运转井然有序、整体向前推进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节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教育机制,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高校要从思想引领、文化熏陶、榜样示范、实践育人等方面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理论品质和实践内涵的高度一致性。基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和现状辨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和指导下,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构建理想信念教育合力机制等途径,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和路径,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才能有突破、有保障。  相似文献   

5.
民族高校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选择好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的需要,也是实现民族振兴、共筑中国梦的需要。民族高校要进一步健立和完善全方位教育的机制,形成全方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强大合力。使学生在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中,增强理论,受到教育,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结合各民族学生的特点,突出教育主题,使教育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6.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常性、持续性的常态化工作。边疆高校要深入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常态化基本内涵,正视存在非常态化现象,进一步树牢培育常态化理念,构建"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的教育模式,健全完善常态化培育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边疆大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构建的研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加强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文章阐释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理,分析了大学生在认同、内化该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并探讨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力机制,有利于高校科学有效、深入持久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培育安定团结与和谐有序的办学育人环境。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力机制,应着力构建主体驱动机制,增强主体的主导力;构建客体认同机制,增强客体的受动力;构建动力保障机制,增强机制运行的可持续性。动力机制的构建应坚持可行性、科学性、创新性、权威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直以来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群体特殊,创新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事在必为。机制建设是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的课堂和课余生活也是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途径是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坐标。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多个方面直接影响年轻人的前途和命运,要创新方法,认真落实,不断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行动核心要义。高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机制的形成,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红河学院生命学院探索的"十爱育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机制,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机制的重要抓手,因此有着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导。要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期性,需建立具有引导作用的社会教育机制、具有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机制、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家庭教育机制和具有内化作用的自我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着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背景下,加快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创新能够有效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冲击,凝聚社会共识,整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教育机制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呈现出群体差异性、认同态度的多元化及认同水平的层次性等特点。高校应建立全面保障机制,优化理论教学机制,拓展环境导向机制,完善监督考评机制,强化实践转化机制,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支撑力、主导力、渗透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带头培育和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员干部所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培育和践行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能够整合多元化价值观念,能够凝聚党员干部的意志倾向,能够规范党员干部的品德操行。其培育和践行的路径是大力改进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制机制,积极创建有思想、有内涵、有品位的机关文化等。  相似文献   

14.
刘凤英 《高教论坛》2014,(3):30-32,3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面临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大学生的逆反情绪的影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探讨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坚持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政治全球化和国内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我国青少年社会性价值观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素质人才以及思想最为活跃的人群,其意识形态能否经受住考验将是对党和国家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将成为高校学生社会性价值观教育的有力武器,引导我国大学生社会性价值观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既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任务.必须在全面客观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前提下,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改进和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中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其教学目标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吻合,而且在高中三年的课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教学中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高校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上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理论说服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抵达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民族院校作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阵地,担负着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成为民族地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有用之才的重大使命。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结合民族高校的特殊性和学生的特殊性。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必须紧紧围绕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拓宽教育手段,创新教育模式。坚持教育贴近民族高校的培养目标,贴近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贴近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