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清河 《新闻知识》2006,5(12):27-29
众所周知,穆青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尤其是中国新闻思想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建国以来,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核心有着直接交往和密切合作,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名的杰出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穆青提出了一系列新闻思想,对于指导21世纪我国新闻工作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穆青新闻思想特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理论承袭性首先,穆青新闻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穆青1942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可谓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喝延河奶水”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一…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新闻界,无论是年岁大些的,还是青年,对穆青同志都是非常崇敬和爱戴的。我也怀着同样的心情。由于我长期在新华分社工作,过去主要是“远处看”的感觉;1992年调到总社新闻研究所以后,开始进入“近处看”的境地,且因从新闻研究的角度多了,自然增添了几分思索。特别是担负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办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筹备工作之后,我联系穆青同志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重温他的一系列新闻作品和新闻学论述,一个认识油然而生:穆青同志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3.
穆青不但以他的新闻作品为中国新闻界树立了典范,而且在新闻采写理论方面也有突出建树。他关于散文式新闻、视觉新闻和实录性新闻的倡导与论述,就是他对新闻采写理论创新与改革的重要贡献。这“新闻三论”是穆青长期采写实践的理论升华,是他观察分析世界新闻新潮,结合中国新闻界现状而阐发的真知灼见。“三论”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集中反映了穆青的新闻思想,为中国新闻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邓识 《新闻传播》2009,(8):42-43
“新闻散文化”观点是著名记者穆青提出的,这一观点对我国新闻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学界关于“新闻散文化”的争论一直在持续.但在操作层面上.“新闻散文化”正愈来愈被人们接受.本文再次提及穆青“新闻散文化”观点.旨在挖掘这一观点对当前新闻实践的现实意义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代著名记者穆青同志在他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工作生涯中,无论是在延安,还是在东北做战地记者,无论是在新华社做领导工作,还是1993年离休以后,一直没有忘记手中的笔是人民给的,没有忘记去写人民,去写家乡父老,去写普通人。在他的笔下,焦裕禄、吴吉昌、王铁人、潘从正……这些人物,他写一个、响一个。穆青同志采写的人物报道,看后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产生很好的传播效果,究其原因,是这些人物报道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这些特色和个性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真情实感,有感而发。穆青的人物报道,看后之所以令读…  相似文献   

6.
"新闻散文化"观点是著名记者穆青提出的,一直是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尽管新闻学界关于"新闻散文化"的争论一直在持续,但是在操作层面上,"新闻散文化"日益为广大读者接受和欢迎。本文再次提及穆青"新闻散文化"观点并对其作品进行赏析,希望对创新新闻报道带来更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零容忍"源于1982年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威尔逊和犯罪学家乔治·凯琳提出的"破窗理论",在新闻界是指绝不能让虚假新闻以任何理由、任何手法出现。穆青对虚假新闻的"零容忍"是全方位的,毫不留情的。他要求做到:不容一点虚夸,不造一点假象,不忘追根探源,不忘观点求证,不忘核对材料,不忘肩负责任。  相似文献   

8.
穆青同志既是我党新闻战线上的老领导,又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赞誉的名记者。他一生撰写了许多渗透新闻真实思想的新闻理论文章和工作总结。这些思想理论现在看来并未过时,会对指导我们新闻工作大有裨益。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穆青新闻真实思想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9.
原鹏 《新闻爱好者》2006,(10):54-55
穆青离去已经快3年了,当一代新闻巨擘的身影渐行渐远,留给人们的不应是淡忘,也不应仅仅是怀念,而应是充分地挖掘他所留给后人的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应该既包括他崇高的人品、优秀的作品,也包括他的新闻理论。然而,纵观今天众多有关穆青的文章,我们发现,人们对其人品和作品给予了充分的热情,而对其新闻理论的关注和挖掘依然十分有限,这对于在新闻实践与理论领域都颇有建树的穆青而言,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正是出于对这种遗憾的弥补,笔者不拙浅陋,管中窥豹,对穆青的新闻采写理论进行了粗略的梳理,不仅作为一种纪念,也希望有助于人们对穆青的全…  相似文献   

10.
穆青同志的“勿忘人民”新闻思想是贯穿其职业生涯的重要新闻理论,本文以我国民生新闻的产生和发展为例,论述穆青“勿忘人民”新闻思想在新时期的拓展和实践。文章在综述穆青同志的“勿忘人民”新闻思想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民生新闻对穆青新闻思想的拓展和实践。文章最后提出要改进目前民生新闻中存在虚假新闻和新闻视觉低俗、狭隘等问题,倡议继续传承穆青同志“勿忘人民”的新闻思想,发展积极健康的民生新闻,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原鹏 《新闻爱好者》2006,(10S):54-55
穆青离去已经快3年了,当一代新闻巨擘的身影渐行渐远,留给人们的不应是淡忘,也不应仅仅是怀念,而应是充分地挖掘他所留给后人的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应该既包括他崇高的人品、优秀的作品,也包括他的新闻理论。然而,纵观今天众多有关穆青的文章,我们发现,人们对其人品和作品给予了充分的热情,而对其新闻理论的关注和挖掘依然十分有限,这对于在新闻实践与理论领域都颇有建树的穆青而言,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正是出于对这种遗憾的弥补,笔者不拙浅陋,管中窥豹,对穆青的新闻采写理论进行了粗略的梳理,不仅作为一种纪念,也希望有助于人们对穆青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2.
“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是穆青于六十年代初在新闻刊物上作为一种学术观点发表的。它指的不是某一类报道,而是所有的新闻作品。进入八十年代后,他进一步提出“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应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的方向发展”。穆青在新闻采写理论中的这一创见,推动了全国新闻写作的改革,开创了新闻报道的新风。他以自己的作品标新领先,催生出一篇篇佳作。  相似文献   

13.
正确理解穆青精神在研究穆青、发掘和整理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几十年新闻实践凝结成的"穆青精神"博大精深,意义深远.我们将"穆青精神"概括为四个方面:1.热爱祖国、"勿忘人民"的民族情感.穆青认为,无产阶级新闻记者必须对劳动人民怀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新闻报道的主角,人民的活动是新闻的主要源泉.穆青对人民群众的深切感情和深厚的"报恩" "还债"意识,成为他献身党的新闻事业的激情和动力,他采写的新闻作品也往往因此而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穆青先生德高望重。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盛誉。从《雁翎队》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从《历史的审判》到《风帆起珠江》……党的新闻史上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报道都与穆青先生的名字紧密相连。穆青和他的作品感动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新闻人。他的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他的“勿忘人民”的新闻思想。他的实事求是、开拓奋进的创新精神.他的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2005年lO月。在穆青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郑州大学召开了穆青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学术研讨会,本刊特刊发周胜林先生和朱清河先生的两篇文章。以表达对穆青先生的崇敬之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连日飞雪,重读穆青《新闻工作散论》,穆青先生那睿智亲切的音容似乎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人的一生总有几个难忘的人,穆青先生就是我终生难忘的前辈。他给过我指导,给过我帮助,想起来便油然而生感激、敬重和亲密之情。现在重读他的著作,就像面对面聆听他的教诲,同时也想起了与他的三面之缘。由于喜好探究地方史,上世纪80年代我曾多次去看望穆青的姐姐穆镜涵老师(原河南省副省长王毅斋的夫人),听她讲王先生和穆青的往事。作为一个同乡,随着对穆青先生的传奇人生有所了解,也益发仰慕这位前辈的道德文章,很想与他见上一面,亲耳听听他的教导。15年…  相似文献   

16.
费士廷 《军事记者》2005,(11):50-50
以前,虽然在部队干过新闻干事,但仅仅是比着葫芦画个瓢而已,从来没认真想一想:什么是新闻?新闻怎样写?年初,我在书店买到这本《穆青论新闻》,越读越想读,越读越解渴。作为我国新闻宣传战线杰出的领导、当代名的新闻记,穆青这本由85篇新闻理论章和工作总结结集而成的书籍,无疑是我入门和学习的教科书。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和触动是多方面的,但觉得读书笔记还是要集中一些为好,就把穆青有关记与调查研究的论述梳理了一下。  相似文献   

17.
实录性新闻最先是由穆青提出的.在1989年11月,穆青在其文章《多写实录性新闻》中提倡大家要多写实录性新闻。可是。穆青为什么要提出多写实录性新闻?穆青提出的实录性新闻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谈谈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访穆青     
新华通讯社社长穆青到上海,本刊记者访问了他。他回顾了自己的新闻生涯,道出了一条新闻工作的真谛。请看魏永征的专访《访穆青》。  相似文献   

19.
从穆青作品看新闻人物写作(上)解放军报社杨子才编者按穆青同志是我国杰出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他擅长人物通讯的写作。穆青的优秀作品,已成为新闻写作的典范。杨子才同志致力于研究穆青的新闻作品,探索穆青人物通讯写作带规律性的问题,写出了甚具深度的长篇论文。感...  相似文献   

20.
穆青是我国新闻界的泰斗,是人民十分喜爱和信赖的记者,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在有关穆青生前身后的诸多文章中,绝大多数都把他作为一个名记者来加以描述和评价,这虽然与穆青本人经常强调自己就是一名人民记者保持了精神上的一致,但是,作为一个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新闻大家来说,这样的认识还远远不能充分挖掘出穆青对于我国新闻学乃至于新闻事业的独特价值与意义,穆青丰富而卓有成就的记者实践、新闻管理实践和理论贡献,都促使我们不得不从更广的视角、更深的层次对其进行重新认识。穆青离开我们已经两年有余,但他留给我们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