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学军 《档案天地》2011,(11):18-21
上世纪50年代末,一部由八一申: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回民支队》曾经风靡一时,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部影片是根据冀中地区抗日活动中的真人真事创作改编的,再现了了华北平原上一支以回族同胞为主的部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历程。当年.随着《回民支队》这部影片在全函各地的陆续上映,很多观众认识了曾被毛泽东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  相似文献   

2.
马本斋,原名马守清,回族,河北献县人,抗日民族英雄。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任团长。九一八事变后,马本斋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愤然解甲弃官,回到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奋起抗日。1938年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教导总队改成冀中军区回民支队,任司令员。自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部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毛泽东同志称其带领的回民支队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944年2月,病逝于山东莘县。  相似文献   

3.
尚民 《新闻与写作》2005,(10):32-32
这张照片反映的是抗战时期“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的英武形象.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的回民支队,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而我的爷爷周志坚,当年曾是这支部队的营教导员,他在赫赫有名的马本斋队长率领下参加作战,被人称为"周大胡子"。上世纪四十年代,马本斋任命我爷爷担任冀鲁边军分区"回民大队"大队长……本文所要讲述的,便是我爷爷那具有传奇色彩的戎马故事……  相似文献   

5.
在宜昌市伍家岗区,有这样一位英雄,曾立下赫赫战功,被授予一等功臣和“爆破英雄”的荣誉称号.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因为要编写党史档案资料,我们通过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上了他.2020年底,我们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爆破英雄”侯满厚.他个头不高,衣着朴素,略显清瘦,言谈举止非常亲切随和,一眼看去很难与“大英雄”画等号...  相似文献   

6.
赵滟 《档案时空》2014,(11):30-32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访问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并以抗战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作战为例。习主席赞扬了援华抗日战士、前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习主席说,“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国母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7.
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他,一身正气,嫉恶如仇。他,用青春和热血在秦巴山区谱写了一曲曲爱民赞歌。他.先后被表彰为“武警部队自学成才先进个人…‘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安康市拥政爱民模范”.武警陕西总队“学雷锋先进个人”,5次荣立三等功。他.就是武警陕西总队安康支队政治处上±报道员李奖殿。  相似文献   

8.
武文斌是河南人民的优秀儿子.去年6月18日在随部队参加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因连续奋战、过度劳累引发肺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光荣牺牲。他是南阳走出去的英雄,去年7月14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武文斌同志“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他还高票当选2008“感动中原十大人物”。  相似文献   

9.
提起驻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新疆武警兵团指挥所二支队的新闻工作,众人异口同声地说:“这几年是报刊上有名、电视上有形、广播里有声。”支队声誉鹊起,官兵士气旺盛。二支队新闻工作所以取得如此成绩,与政治处主任史水林重视关心新闻报道工作是分不开的,官兵们称他是──慧眼识才的“新闻伯乐”报道员小张,曾是连队有名的“刺头兵”。一次他交给连里一份复员申请报告和一封心灵表白的信。报告和信转交给史水林,他发现信写得情感交融,文笔流畅,述中有议,议中有述,凭着多年的经验,他认准小张是一块■玉。那天,他专程来到小张…  相似文献   

10.
1995年1月7日,郑大凡同志在辽宁省本溪市病逝。他曾以撰写著名战地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和《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而闻名遐迩;他曾在淮海战役、西南剿匪、上甘岭战役中参加大小战斗70余次,身上多处挂花,曾被授予“一等战斗英雄”、“一等人民功臣”的荣誉称号;他的名字被载入1991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名录》第二卷中。一、写英雄的英雄著名战地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问世已40多年了,读者依然记忆犹新,它已节录在全国小学语文课本里,作为保留性范文。然而,关于这篇通讯的作者郑大凡,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相似文献   

11.
我带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写这篇小序。 《千山分壑》是王树粱同志正式出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第一、二部是《山林支队》、《缺口从这里打开》。还有第四部《战神情缘》正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作为一个作家,十多年里写出四部长篇,连短篇等,共约400万字,这不算很多,但也不逄很少。我为他的成就祝贺,我为他的成就高兴。不过,我认为更值得大书特书的,不仅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精神。他并非一个一般作家,而是一个半身瘫痪,卧床29个春秋,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他是一个老八路,一位出色的解放军战士,他是一个当代的“保尔”,他是一位在任何时候都不向命运低头,敢于战胜困难,热爱生活,坚持走自己特殊道路的英雄。我们的时代太需要这样的英雄了。这应该大书特书。 几年前,我曾写了一篇歌颂他的文章《这里有一个“保尔”》在一家期刊上发表。他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相当的反响。称颂他为“保尔”,这是毫不过分的。他的战绩比“保尔”更大。他1939年15岁的参军,南征北战,多次立功受奖、当模范。1965年身患星状细胞胶质瘤,是恶性的,是一种意味着结束生命的绝症。他丝毫不向命运低头,在医务人员精心治疗下,他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生存下来了,尽管下肢已经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但是他  相似文献   

12.
在武警部队第二届“橄榄杯”新闻报道先进集体优胜奖中,武警贵州总队二支队荣登武警部队“十佳”大榜。消息传回筑城,二支队的官兵兴奋不已,都说这一成绩的取得,大半应归功于咱们的攻“关”主任韩建华。“为官就该去闯关。”这是韩建华的口头禅。就是这句话,激励他带领二支队新闻报道员以平均每年上稿千余篇的成绩,连续三年夺走总队新闻报道先进集体的第一名。韩建华上大学时是学中文的。1996年3月,刚调任政治处副主任的他分管直传工作时,二支队的新闻报道工作都因在中央级报刊上稿篇数不够和稿件质量上不去而与冠军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月7日,在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重要时刻,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现年93岁高龄的老红军、原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孔诚同志,当年曾在皖南新四军新一支队司令部任警卫连连长,亲历了“皖南事变”及突围的全过程。在“皖南事变”70周年的前夕,他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4.
因为抢劫,河南黄东涛曾在监狱里度过了数年时间.如今.黄东涛在广州勇斗歹徒.英勇负伤,完成了“从劫匪到英雄”的惊人一跃。阿涛感觉像做了一场梦。  相似文献   

15.
钟河 《新闻世界》2006,(9):28-30
8月2日,曾荣立“广东省抗击非典个人三等功”的“抗非英雄”,原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罗耀星,因涉嫌收受疫苗经销商1118.5万元的巨额贿赂,走上广州中级法院刑事被告席。“抗非英雄”,一个多么响亮的称号,拥有这个称号的人应当留下多么伟岸的形象,然而这位“英雄”却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和许多贪官一样拜倒在利益脚下,成为一桩医疗腐败的案例。[编按]  相似文献   

16.
“抓新闻就是讲政治,对新闻工作不‘感冒’的领导不能算是合格领导!”这是武警辽宁总队铁岭市支队政委邵慧忠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情系新闻工作的真实写照。几年来,在他的关心支持下,支队新闻报道工作频创佳绩,连年被总队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了2003年度总政治部“橄榄杯新闻优胜单位”殊荣。  相似文献   

17.
陈墨 《新闻世界》2006,(2):25-27
卢万里生在金寨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曾是公认的“筑路英雄”。然而,他没 有筑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迈上了地狱之路。  相似文献   

18.
60年前.朱德曾经写过一首诗《攻克石门》,诗中这样写到:“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问。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泰关。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这首诗中提到的石门也就是现在的石家庄。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2001年6月12日4版:“这些示范基地……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 《燕赵晚报》2001年6月13日32版:“第二个版(应为“板”——引者注)块《英风》从描写李大钊、回民支队、戎冠秀到董存瑞、西柏坡等一系列典型人物、事件,是一曲革命战争史上河北人  相似文献   

20.
为一位“见义勇为英雄”续写“爱心故事”,最初的起因是在1997年的岁末—— 那天,我们新闻科进来一个衣着朴素、已近不惑之年的清瘦的中年人。他佝偻着腰,神情十分憔悴。当他说明身份,道明来意时,我们在座的几个人都恍然想起,他就是一个月前各新闻媒体曾竞相报道过的与三名歹徒进行过殊死搏斗而奇迹生还的“见义勇为英雄”吕建生。 说到动情处,吕建生这位七尺男儿也流下了泪水。他说,他没有什么别的要求,他只希望同以前一样有一辆自己的富康轿车开,但这个要求达不到,他不知道自己该找谁? 听完他的叙述,我们迅速与襄樊有关部门联系。 一对在关键时刻将生命置之度外,与劫车歹徒英勇搏斗的出租车司机夫妇,因何原因陷入无人喝采的困难境地呢?作为本应得到社会承认的英雄,为何迟迟未能戴上本应拥有的花环?要了解事情的全部经过,首先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1997年11月1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