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的家庭档案终于较科学、规范地建立起来了。书橱中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的一排排别具特色的红色家庭档案盒,煞是好看.也给我的书房平添了几分美感。闲暇时,丈夫总愿翻看其中的女儿照片档案.还不时到女儿的书桌前指给她看.  相似文献   

2.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的家庭档案终于较科学、规范地建立起来了。书橱中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的一排排别具特色的红色家庭档案盒,煞是好看,也给我的书房平添了几分美感。闲暇时,丈夫总愿翻看其中的女儿照片档案,还不时到女儿的书桌前指给她看,这时父女俩总会发出欢快的笑声;我则常常  相似文献   

3.
田靭 《档案天地》2009,(3):12-13
在人生那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珍贵的莫过于母亲与孩子的那份牵系着的深情。女儿已经长成1.74米的个头.远远地超过了当母亲的我。翻阅着女儿15年的生日照片,看着每长大一岁的变化,女儿的成长过程如同一部精典的记录片、故事片映在脑海中。16年来.我为孩子建立了一系列的成长档案,可谓是门类齐全。包罗万象.不同时期有其各自的特色和特点。原来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后来是按照在做档案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李岩 《中国档案》2007,(5):66-67
2006年9月24日上午,在沈阳的辽宁大厦多功能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隆重婚礼。婚礼上出现了感人至深的一幕,当婚礼主持人宣布新娘的母亲要将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新娘时,全场来宾都充满好奇地翘首以待。当我把从女儿出生开始就为女儿建立和管理了20多年的系着红色蝴蝶结的女儿个人成长档案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在婚礼上送给女儿时,女儿非常感动,和母亲激情拥抱,全场来宾报以热烈的掌声。我向女儿及各位来宾介绍了档案的内容:里面有两本成长记录册,按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出国留学6个部分记录了女儿20多年的成长历程;保留了女儿满月时剪下的胎发、退牙时掉下的乳牙;考试成绩单;小学到高中每一次参加家长会的会议记录;还有填写的各种表格、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以及照片档案等等。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10日,因家庭档案13岁的女儿又一次在公众场合露脸。上一次是2002年12月,辽宁电视台《生活导报》栏目组对我的家庭建档情况进行采访.面对摄像机女儿说了这样一番话:家庭档案让我经常回忆童年的往事非常有趣,我一定好好学习来回报妈妈给我的爱。这些镜头被收录到“细说家庭档案”电视片中,不但多次在电视台播放,还被制成光盘发行全国。  相似文献   

6.
我们有两个孩子,女儿叫王宇新,儿子叫王宇宾。为了搞好家庭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为孩子未来留下美好的回忆,从1980年起我开始为他们建立成长档案。  相似文献   

7.
今天夜晚,已是妻子带着女儿回娘家的第三个晚上,我独自坐在书房,百无聊赖中抽出两卷珍藏的家庭档案,一卷是我和妻子婚前的100多封书信和2本日记,一卷是女儿出生以来的所有记录,我题名为"天使的足迹",已有近5万字.  相似文献   

8.
从事档案工作十余年,由于职业的潜移默化,几年来我有意无意地保存收集了一些有意义的家庭生活档案,虽不完整,但却珍贵。闲暇之余,我喜欢频频地翻阅这些生活经历,此时,目之所及,手之所触,都会给我带来无限美好的回忆,种种难以忘怀的情愫汇成一碧温馨的湖水,使心灵得以沐浴,给生活增添快慰。我的女儿今年9岁,聪明伶俐。在她还未出生之前,我便以第一人称为她记录了在娘胎时的感受,记录了母亲怀胎十月的希望和煎熬,以至于女儿曾挂嘴边的一句话是:“小时候在妈妈肚子里,妈妈吃啥我吃啥。”在女儿不会写字之前,我和爱人坚持为…  相似文献   

9.
父爱无声     
朱兰 《云南档案》2005,(6):41-41
十二岁的女儿今年小学毕业,留下一段从快乐童年走进花季少女的美好回忆。我将女儿的足迹整理装进了家庭档案盒,永久珍藏。看着这一盒盒档案,勾起我对父亲的无尽的思念……一年前,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怀着沉痛的心情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几个资料袋,打开一看,原来是父  相似文献   

10.
贺汤烈 《档案时空》2015,(12):43-44
2015年5月30日,临武电视台《岁月写真》栏目以"家里的档案"播放了我建立家庭档案的电视片,这是我县宣传家庭档案的一个平台,节目播放后反映良好.我于2014年6月参加县档案局组织召开的建立家庭档案座谈会议后,才开始整理我的家庭档案.通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共整理文书档案200余册,实物档案1000余件.在建立家庭档案中,挥洒着快乐人生. 一、充分认识到建立家庭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参加工作50余年,从50年代开始收集个人资料,特别是退休以后,我先后出版了《峥嵘岁月》、《岁月如歌》、《舜峰晚霞》、《含笑人生》四本书,都是从积累的资料中寻找素材.  相似文献   

11.
《北京档案》编辑部:我是一名普通的档案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我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建立起家庭档案,对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对培养子孙后代健康成长、对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想就如何建立家庭档案谈谈看法.家庭档案的范围应该如何确定呢?  相似文献   

12.
有关我的家庭档案的故事.是从我和我女儿之间的书信来往说起的。我结婚较晚.生她也晚.我是在32岁的时候才生的她.所以当她是掌上明珠.加上当时家庭的条件不错。从小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她.从一小会说话的时候就教她唐诗啊、英语啊(因为孩子的爸爸是英语翻译).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两个体系”,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我去年秋天开始提出来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琢磨,档案的最大价值应该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各种需要,档案工作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社会中最大多数人提供他们需要的档案服务。这就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档案资源体系应该覆盖所有被档案记载过的人,否则,有的人在档案资源中就是空白,当他需要利用有关他的档案时,捎案工作者就无法满足他的需要;第二点,档案利用体系应该方便所有想利用档案的人,否则,即使档案资源中有他想利用的档案,他的利用愿望也会落空。  相似文献   

14.
曾三同志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今年恰逢曾老诞辰100周年,我专门采访了曾三同志的女儿曾晓前同志。6月29日,我如约来到曾晓前位于北京三里河的家中。初次见面,她的热情使我打消了顾虑。这一天正好是她的生日,采访就从她的名字开始……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建立家庭档案,目前各类档案已有100多卷盒,近几年还创建了家庭数据库。家庭档案是家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30多年来我的亲身经历证明,家庭档案有妙用。  相似文献   

16.
"建立家庭档案,能够利用家庭档案资料教育子女,激发子女奋发向上的激情,对于构建和睦家庭、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是我建立家庭档案10多年的体会。一、建立家庭档案的缘由我1964年参加工作。2008年8月退休前,任新河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现在原单位返聘。曾在  相似文献   

17.
现在已经是夏天.长江边上的宜昌市,高温潮湿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来.于是我想到了冬天,在寒冬里靠近一点温暖是那样的宜人.又想起了去年数九寒冬里的那一天.我作为一个基层档案人,在冬天里和我的女儿去探寻那生活也处在冬天里的低保户一家人.  相似文献   

18.
照片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并经过一定整理程序、保存起来的底片、照片和文字说明.家庭照片档案以其特殊的画面载体形式和文字记载,记录家庭历史发展变化,反映个人成长历程,是家庭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家庭照片档案,是我在了解到各地档案系统提倡建立家庭档案得到良好效果后产生的想法.我父母家有很多相册,里面的照片记录着父母和一家人的生活轨迹.受其影响,从儿子出生,我就有把儿子的影像记忆留存的习惯,后来我整理了以个人为单位的照片档案.本文以笔者家庭照片档案的整理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家庭照片档案的特点和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开展了“建立家庭档案,传承社会文明”为主题的“档案进家庭”活动。我在参加“档案进家庭”的宣传、指导示范户建立家庭档案的同时,率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档案。在收集整理家庭档案时,引起许多往事的追忆。我的家庭档案中最早的一张照片是一张12寸黑白照片,这是一张1945年7月10日我父母结婚时穿婚纱、礼服与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的合影。这张照片距今已57年,照片中的多数人已与世长辞了,但照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都在延续。每个家庭摇篮仍延续着人类生命的永恒。看到这张照片使我有这样的想法,在家庭档案整理就绪后,静下心来,续编家谱…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两个体系",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我去年秋天开始提出来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琢磨,档案的最大价值应该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各种需要,档案工作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社会中最大多数人提供他们需要的档案服务.这就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档案资源体系应该覆盖所有被档案记载过的人,否则,有的人在档案资源中就是空白,当他需要利用有关他的档案时,档案工作者就无法满足他的需要;第二点,档案利用体系应该方便所有想利用档案的人,否则,即使档案资源中有他想利用的档案,他的利用愿望也会落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