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文章的方法很多,解答问题的思路也有很多,但就高考而言,若能"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就能较好地突破大阅读这一瓶颈,取得满意成绩。那么,何谓"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呢?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把握文章思路就是把握文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表达主旨的路径、脉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考语文论述类现代文阅读的考题越来越难,答好这道题是高考语文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笔者从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四个方面阐述了论述类现代文的做题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考生来说,托福阅读考试比较容易取得高分。在掌握基本词汇的基础上,对文章类型和结构的把握会让考生更易于理解文章内容,正确并快速地解决题目。同时,通过理解文章的结构,加深对作者思路的理解,更易于把握文章主旨。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阅读分数,同学们必须要掌握不同文章的写作思路、段落安排及主旨范围。在掌握一般类型的文章结构之后,同学们就可以通过文章每段主题句来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从而迅速解题。  相似文献   

4.
周俊根 《教学随笔》2014,(1):7-10,74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的重头戏,根据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原则和思路,本文总结了快速解题的三个步骤,希望能对考生备战2015年高考有所帮助。第一步:浏览全文,把握主题与脉络先阅读文章的第一段、中间段落的第一句以及最后一段。大部分文章的主题都会出现在文章的首段或末段,段落的主题句大都是首句。如果首句没有说明问题,也可延伸到第二句,通过这种浏览式的阅读,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2014年高考江西卷C篇)Close your eyes for a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文章的思路包括局部思路和总体思路。不能大致理清一个个局部的思路,总体思路便无从摸起;而理清了总体思路,也有助于更深入细致地理清局部思路。从训练上说,教读一篇课文,可以先训练理请总体思路,再训练理清局部思路。理请总体思路的基本方法是:第一步,分析课文段(部分)、层次,第二步,分析各个部分、层次之间的联系。理清局部思路,就是弄明白一段文字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为了理清局部思路,先要分析一段文字中的层次,以便一层一层理,一句一句理。  相似文献   

7.
侯春光 《辅导员》2013,(29):17-18
将文章分段,弄清段落之间的关系、归纳段意,是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内容的一种方式,同时可以训练同学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如何分段分段是在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说来,有以下四种分段方法。第一种:按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结果来分段。如《鸡毛信》,以鸡毛信为线索,可分为接信、藏信、取信、找信、交信等五段。  相似文献   

8.
一般说来,在阅读中抓住了文章中的中心句,就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解答阅读理解题就有了方向。 下面,以深圳市一次模拟题的阅读理解题为例,谈谈把握好中心句对解好阅读理解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玉煌 《初中生》2012,(24):8-12
正完形填空题一直是同学们感到困难、得分率较低的综合性题型。要想攻克该题型,大家要熟悉其解题思路和技巧。【解题思路】NGLISH第一步:宏观理解。速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并通过语感猜测答案。快速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明确主题,了解文章结构和层次。一篇完整的文章挖去10~15个空,要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了解其主旨是有困难的,但一定要坚持把文章从头至尾"啃"一到两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在阅读时,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中考试题的阅读理解中也经常出现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题目。我们必须重视对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并掌握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为分段而分段,忽视了对文章思路的整体把握。尽管现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能力训练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但是,阅读教学仍然重思想内容的理解,轻文章思路的把握。现在是到了淡化分段,重视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2.
李晓梅 《学语文》2005,(1):74-75
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是C。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主要是搞好层次分析。虽然层次分析因文章的体裁不同而分析方法有所不同,但它实际是着眼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其他结构要素的分析,本质上也是文章内容的分析。分辨层次思路,必须保证划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仍是摆在广大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掌握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应试技巧,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把握主题句理解文章文章的首段与末段、段落的首句和末句,一般表达文章的主题和段落中心思想,其它段落及句子只起补充、说明、解释或引申的作用。因此,首先要搜索目标,找出文章及段落中的主题句。了解了它们的含义,就可以顺着提供的主要线索去捕捉文章的相关信息,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结构是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也就是怎样组织安排材料、布局谋篇的问题。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层层、一段段、一部分一部分地结构起来的,体现出作者的思路。叶圣陶指出:“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阅读一  相似文献   

15.
考测点导航叶圣陶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茅盾说:结构是全篇的架子。既然是架子,总得前、后、上、下都是匀你的、平衡的,而且是有机性的。这些告诉我们,文章的结构具体展现文章内容的编制安排,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我们阅读时只有抓住文章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一、细读 细读是指仔细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逐行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弄清每个句子的语法关系.理解每个词的含义,反复朗读.仔细体会.摸准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细读时先要简略浏览全文,把握阅读材料的结构.确定重点阅读的部分。然后详细地分段阅读.阅读时要注意细节.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在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时,要求学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或段落大意。对阐述文章中心思想的一些段落.要进行梳理归纳、逻辑推断,从字里行间去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甚至进行分析语言特点等,以掌握语篇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刘守君 《新高考》2011,(2):49-50
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是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话题之一。此类题材的文章涉及内容广泛,如天文地理、生物医药、发明创造、计算机技术等等。而且其他话题也很有可能与科技相关联,如"环境"这一话题就可能涉及生物和化学的相关知识。高考英语中的阅读部分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任务型阅读一般都至少有一篇短文是科普题材的。如2010年江苏卷的任务型阅读就是关于鸟类磁感受的文章,山东卷D篇阅读理解是关于核能电池的短文。  相似文献   

18.
考测点导航 2002年《考试说明》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中“分析综合”第(2)条明确规定,高考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c级。本考点包括两项要求:一是分析文章结构,二是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的安排:  相似文献   

19.
[招数指津]小时候玩过积木吧,在组拼成一个完整的物象(如房屋、汽车等)时,你必须弄清楚每一块积木的结构和用途;同理,一篇文章是由一句一段组成的.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就要学会概括、综合组成文章的每一段的段意,这是阅读现代文重要而基本的方法。那么.怎样通过概括段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呢?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只有关注语句之间、语句与语段之间的关系,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才可能真正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