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抗战时期,条件非常艰苦,能否在艰苦的环境中苦中作乐,幽默率性潇洒地生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老舍的散文,体验名士何容的名士风度。  相似文献   

2.
高三一年无疑是艰苦的,如何在艰苦的学习中寻找生活的情趣,体味生活的意义,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呢?高三是一条路,纵然不会一马平川,坦荡如砥;但也非泥泞湿滑,荆棘丛生,高三更像一条有风景的小路,她事领你穿过乌云,去领略金色的华彩;她引导你透过孤井。去畅想澄澈的碧空,我的高三生活就是这样,学习是艰苦的,而心情却是愉快的。  相似文献   

3.
辉煌的第一是不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得到呢?说它艰苦是因为"培养坚强的毅力"是世上最艰苦的工作,只有你具有了坚强的毅力才有可能成为第一.除了坚强的毅力,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优越的生活环境无意间造就了薄弱的意志。大家都知道,艰苦的环境,特别是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劳动,往往是对一个人意志最好的考验和锻炼,也最能培养人。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绝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富裕,许  相似文献   

5.
我省一九七八年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课《赣南游击词》一课的练习二这样说:“开头四节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游击队员一天艰苦的战斗生活,试将它们改写成一篇短文”。我省一九七六年初中语文第二册也曾选用此词为第十一课,课后练习二也认为:“开头四节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游击队员一天艰苦的战斗生活……”这四节写的只是游击队员的一天的艰苦战斗生活么?这组词第四节开头写道“夜难行,淫雨苦兼旬”,诗句说明,这个夜晚,是淫雨连绵长  相似文献   

6.
教师之军     
我们“教师之军”能够吃苦耐劳. 我们这些新教师投身教育事业却未上讲台先入军营.我们所直接面对的是夏天的炎热、生活的艰苦和训练的严格.那时候正是最热的时候,蚊虫叮扰也最可恨.生活的艰苦最大问题是没有自来水,偌大的蓄水池中的水是部队同志从远处用水车运来的,那就是我们一天所有饮用生活用水的源……  相似文献   

7.
学习生活是艰苦、快节奏的。课余生活虽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因为有了它的存在,我们才勾画出生活的精彩,才弹奏出生活的轻快旋律……“丁零零……”下课铃响了。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同学眼里,选择报考军事院校,就意味着选择了紧张严肃、艰苦异常的部队生活。其实,戎装军旅生活也充满了快乐和感动!  相似文献   

9.
朱伟杰 《师道》2005,(6):49-50
在远离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粤东北山区,人们生活条件都相当艰苦。  相似文献   

10.
鄂伦春族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只有几千人。地处偏僻寒冷的高寒地区,生活环境艰苦恶劣,以肉食为主。性格粗犷豪爽,不拘小节。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则描述越战时期美军士兵艰苦生活的故事。故事本身没有多少情节,但对丛林中非人生活的描述反映了普通士兵的反战心理。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师津补贴是对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的经济补偿。我国许多农村地处边远、条件艰苦,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对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给予津补贴是公平正义的体现。从已经实施农村教师津补贴政策的107个地区来看,津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实施对象、发放标准、类别与分档、支出渠道、经费承担等有许多不同。我国应以国家名义设立艰苦边远地区农村教师津补贴制度,使同等条件的艰苦边远学校的教师同贴;科学区分农村学校及所在市县的艰苦边远程度,大幅度提高津补贴标准;各级政府分类按比例承担相应经费,确保农村教师津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委派专门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政策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一、指导思想近几年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许多学校忽视了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轻视了劳动在现代化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独生子女的激增,劳动教育被家长的溺爱所代替。孩子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小学生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要成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苦的劳动。如果培养出来的接班人好逸恶劳害怕艰苦,没有动手能力,缺乏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从官场返回田园,参加了一些轻微的农业劳动。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农村环境和农业劳动有较亲切的体验。他的田园诗,不但描绘了乡村的优美风光,而且表现了他参加农活的艰苦情景和真实感受。他还宣称:纵使生活艰苦,也要坚持下去,不愿为了富贵而奔走钻营,所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斯滥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石渠县,海拔42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3℃,最低气温达零下45℃,被称为“生命禁区”。这里的中学生,是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呢?去年,成都市的霍志刚老师,主动争取到石渠县中学支教,在这所只有173名藏族学生的学校里,目睹了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学习生活的花季少年鲜为人知的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16.
我们选择创业并不是要体验成功,体验做一个领导者的感觉,我们是为了充实的生活,享受奋斗中的快乐,我们要有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生活理念,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这样在艰苦的创业路上我们才不会孤单。  相似文献   

17.
德馨斋     
熊德斌 《教书育人》2002,(11):46-46
艰苦的环境加上清贫的生活,很容易孕育勤奋和进取精神,这一点于我,感受尤深。  相似文献   

18.
1928年,美国进入了经济危机,人们的生活很艰苦。大部分人为了生存下去,每天忙于工作,人们苦闷、消沉。  相似文献   

19.
艰苦生活也可以教育人,使人发愦.本文仅借使学生体会劳动艰辛而很快改变的案例尝试探析.  相似文献   

20.
杨芳出生在贵州省剑河县的农村。少女时代,母亲因病早逝,她与父亲相依为命,饱尝了生活的艰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