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家访,是中小学教师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但由于家访者的思想水平和方式方法不同,家访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好的家访效果,能通过教师的家访,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增进家长对学校、教师及自己孩子的了解,增强学生本人对教师的感情,取得家长、学生对学校工作和教师本人工作的支持。差的家访效果则达不到上述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家长对学校及教师本人的反感和误解。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总是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配合,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补充,家庭教育是基础.加强学校同家庭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家访作为沟通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对教师和家长有的放矢地教育和辅导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往往有部分教师总是习惯于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把家访作为向家长告状的手段,使家长和学生谈虎色变,从而形成了一种"教师请家长,家长打孩子,孩子恨教师"的教育恶性循环,不仅起不到家访应有的作用,相反还造成了学校与家庭的对立.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班主任家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家访--班主任工作的法宝.家访又可以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家访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亲近感.因此,家访也有时机、方法、技巧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家访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与家长真诚相待,就会得到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成功的家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有人认为,在当今时代,通讯手段极为发达,家访这种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已经落伍.究竟是家访落伍了,还是告状式的家访理念落伍了?上海市青浦区的广大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对家访这一传统的做法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明确只有家校教育目标一致、方法互补,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育人效果,"家访的进行就是要解决教育在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多重关系中存在的错位、越位与不到位".  相似文献   

5.
家访是幼儿园进行家园联系常用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家长面对面相互了解和沟通 ,增进彼此的信任、理解与支持。以往家访大多是老师的职责 ,园长参与的很少 ,园长对家访的效果、家长对家访的反应所知甚少。今年我主动提出和班级教师一起去家访 ,通过家访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园长家访可了解每位教师与家长、幼儿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从家长与教师交谈的语气、表情中 ,园长可观察出家长对教师的态度是接纳、欢迎还是排斥 ,家长对教师不同的反应 ,折射出教师平日的工作质量。二、园长家访可了解每名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最直接的手段,具有不可低估的独特作用。虽然现在的通讯手段先进了,家长与学校、教师联系便利了,但这仍然代替不了家访工作,通过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不仅便于把问题谈得更清楚、更明白,而且使教师与家长有一种更亲近的感觉。家访工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家访工作搞得好,可以很快沟通心灵,密切家校联系。一次家访可以有以下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7.
何禾 《教育》2014,(8):80-80
家访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能在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入户家访,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聆听家长的心声,有效拉近家校距离,这是其它家校沟通方式难以企及的。各国教师都会利用家访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美国教师尤其重视家访。从幼儿园到大学,教师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家访,且都会认真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不妨看看美国教师如何进行家访,希望从中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多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的方式,主要是找学生交谈、召开班会、进行家访等有限的几种。这些方式固然能够找到部分问题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解决,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有些同学碍于面子,不愿说出实情,个别同学怕得罪他人,还有部分家长溺爱孩子或害怕教师对孩子“另眼相看”而不敢反映实情等。笔者认为,在不经意间多留心学生、家长的私下交流,也是一种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绝妙方法。  相似文献   

9.
家访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适时家访,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在家表现,掌握教育的主动权,也可以同一些家长交流探讨教育中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有的教师误解了家访的真正目的,把家访同“告状”联系在一起。学生成绩下降,违反纪律,教师便带着情绪家访,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其目的多在于让家长严加管教。这样的家访,让学生动辄挨骂,甚至遭打。更有甚者,学生有什么缺点错误,一个电话,一张纸条,甚至只凭“请家长”三个字,便将教师的家访转化为家长的‘书访”了。这简单的调换,给教师带…  相似文献   

10.
家访工作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家访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每位教师都注意家访工作的艺术性,使它真正成为沟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将会做得更好。上海卢湾区朱逸华等同志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她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此,以期对广大教师的家访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一次批改周记时,看到一学生写道:"在老师家访的这半个多小时中,我成了五个人谈论的对象,那滋味如坐针毡。"回想起当天的家访,我们原只是从多了解、多沟通的想法出发,帮助学生克服身上的缺点,更好地投入小中考的备战中。不料,家长对其成绩、学习态度的不满让轻松的交谈变得紧张尴尬。的确,不知从何时起,家访、家长会成了教师、学生、家长们最头疼的"烫手山芋"。这些本是为促进家校沟通、加强家校教育的平台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学生们怕教师在家长会上批评自己;家长们害怕老师告状;教师们  相似文献   

12.
家访时机的选择“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找到家。”一些学生常这样哼唱着,以表达老师家访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其实,教师家访是很必要的,学生们也不反对所有教师的家访,问题的症结是什么时候去家访,家访时都向家长谈些什么。我们的体会是,在时间的选择上,最好防患...  相似文献   

13.
浅谈家访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各方面素质,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真正实现"家教合力"的教育平台。家访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对家长也能产生很大的触动,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就会同心协力,这必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进行家访工作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一、要做好家访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家访计划。家访计划是家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制定周密的家访计划,才能保证家访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家访计划一般包括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14.
一盏灯,家的温暖;一碗面,家的味道;一个电话,家的问候;家是心灵的港湾,而家访是联系幼儿园与家庭的一座桥梁,通过家访能促进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配合,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实际上,教师上门家访,会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和重视,这对孩子是一种关爱,对家长是一个触动。因此,开展家访工作是有必要的,是其他方式不可取代的。同时,在家访中采取一定的方法会使家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有经验的班主任既重视接新班时的全面家访,更重视有针对性的个别家访.因为家访能够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及其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家长对他们的教育情况;能够及时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教育措施,求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适时的家访还能够密切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促进感情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谈家访     
家访历来是热心教育工作的同志十分重视的工作,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主要途径之一。下面从5个方面分析影响家访效果的不利因素,以及怎样避免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一、无计划,盲目家访家访的目的不明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模糊不清,对学生出勤、成绩、思想表现缺乏全面了解,这样去家访,就盲目、被动。这是导致家长对教师家访取消极应付态度的主要原因之一。纠正方法是家访要有周密的计划,教师向家长介绍情况时要具体准确,有条不紊。这会使家长尊重教师的意见,更自觉地、主  相似文献   

17.
邵维琴 《考试周刊》2011,(49):223-224
本文就幼儿园开展家访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来园离园家访,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教师走进家庭,促进教师与家长的真诚沟通;电话短信家访,促进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网络平台家访,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无极限沟通,从而让幼儿园家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8.
教师家访可以直接彳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和成长环境,更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转化,教师家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耐心倾听家长对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会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金开峰 《成才之路》2011,(17):70-70
一、教师要选择好家访对象和家访时机作为班主任,在时间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对全班同学应进行普访,若条件不具备,就要注意选择家访对象,而不能乱点鸳鸯谱,随意、盲目地家访。否则,就会浪费时间与精力,达不到预期目的与效果。教师进行家访要注意选择时机,如学生在家生病,通过家访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还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问候。又如在学生取得成绩、不断进步时,教师进行家访既有利于促使其进一步发展,又能让家长感到高兴和鼓舞,对孩子充满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20.
家访是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就离不开家访,但家访的成功与否同教师跟家长的交谈有着重要关系,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浅谈: 一般家长都十分疼爱和关心自己的儿女,但由于爱不得法,或宠惯放纵或教育方法不对,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带来苦恼。作为熟悉教育规律的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就要积极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家长既学到教子良方,又会佩服你,并积极主动与你交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