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高炉炉壳生产实际,分别使用气电立焊和埋弧自动横焊两种焊接工艺对50 mm厚的BB503型炉壳用钢板进行焊接,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无损探伤,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侧弯、冲击、硬度等性能测试,并对焊接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BB503炉壳用钢的气电立焊和埋弧自动横焊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冲击吸收功均大于母材,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焊缝区及热影响区的显微维氏硬度分布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均匀性均显著优于传统的CO2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接头。气电立焊和埋弧自动横焊工艺可以替代CO2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工艺用于高炉炉壳焊接制造。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变焊接工艺参数,在不同的焊接热输入条件下对3 mm厚TC4钛合金进行钨极氩弧焊焊接,焊后观察了接头组织,测试了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并结合断口形貌特征分析了接头的断裂方式和焊缝元素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在四种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焊缝组织均为单一的针状α′马氏体编织而成的网篮状组织;焊缝中心部位的显微硬度值最大,在热影响区存在一个明显的软化区;焊接接头的抗拉性能良好,弯曲性能普遍不佳,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值偏低,接头塑韧性较差,接头断裂方式以脆性断裂为主;焊缝区的主要元素成分为Al、Ti、V,无其他元素的出现,表明焊接过程中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唐威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3):10-14,28
采用激光填丝焊对Al-Li-Er铝合金进行焊接处理,研究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送丝速度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送丝速度为3 m/min和4 m/min时,Al-Li-Er合金焊接接头的焊缝面积都会随着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相同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时,送丝速度的增加会增大焊缝面积,且随着送丝速度的增加,激光焊接接头的上余高系数和下余高系数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Al-Li-Er合金适宜的激光焊接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3 kW、焊接速度3 m/min、送丝速度2~3 m/min,此时焊接接头的室温拉伸性能与母材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刘义  李敬  杨跃辉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6):46-49,71
对13 mm厚E40船板钢进行焊接,测定了焊接接头不同位置的力学性能,并观察了焊接接头不同位置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焊缝区域晶粒较为粗大,焊缝厚度中心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焊缝上表面为粗大的柱状晶,导致此处的韧性较差,硬度较低;在焊缝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向一侧母材偏移4 mm后为热影响区的过热区,此位置的组织中存在大量的魏氏组织,故硬度较高,但不利于韧性的改善;偏移6~8 mm后进入热影响区的正火区,组织为细小的铁素体与珠光体,因此硬度大幅降低;偏移10 mm后由于受到热应变失效脆化影响该处的硬度达到最高值,此处组织为粗化的针状铁素体与准多边形铁素体;由焊缝中心偏移12 mm后进入母材区,其低温韧性基本等于母材。  相似文献   

5.
采用IPG5000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研究了DX54D+Z、(DX54D+Z)+(H300LAD+Z)的激光焊接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DX54D+Z的焊缝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焊缝最高硬度为150HV,焊缝纵向延伸率降低了约40%。(H300LAD+Z)+(DX54D+Z)焊缝组织为贝氏体,焊缝的最高硬度为265HV,焊缝的纵向延伸率比DX54D+Z母材降低约50%,比H300LAD+Z母材降低约15%。  相似文献   

6.
工程机械典型接头的弧焊机器人焊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弧焊机器人应用于工程机械结构件的制造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工程机械结构件的特点及其焊接工艺,阐述了Panasonic-TA1400机器人焊接系统的组成,介绍了焊缝起始点寻位和电弧传感焊缝跟踪技术,讨论了机器人示教编程要领。在此基础上,使用在线示教编程方法,对工程机械结构件典型接头机器人自动焊做了大量工艺试验,包括对接平焊缝单面焊双面成形和T形接头角焊缝船形位置焊接。结果表明,采用弧焊机器人焊接工程机械结构件是行之有效,所完成的焊缝成形美观、熔宽一致、波纹致密且焊接质量好。  相似文献   

7.
在热丝填充激光焊接316LN平板试验中,产生了热裂纹。为探讨热裂纹产生的成因,焊后对母材和焊材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借助光学显微镜对母材和焊缝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并研究分析产生热裂纹的力学因素。研究分析表明,冶金因素和力学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热裂纹。冶金因素主要包括焊缝为一次结晶为γ的纯奥氏体组织及含有热裂纹促进元素S、P、Si等,力学因素主要是温度梯度大及热膨胀系数大而导致的拉应力过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采用美国Miller公司的焊接专家控制系统,对新装备材料7A53超硬铝合金进行脉冲MIG焊,得到焊接接头。研究了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工艺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时效后,抗拉强度(Rm)约为母材的84%,自然时效后抗拉强度(Rm)约为母材的77%;经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后显微硬度(HV)值均比未时效显著提高。两种时效方法力学指标均超过军方标准。人工时效最佳的温度为150℃;自然时效当超过35天后性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质量百分比为12%的Ta-12W合金板材进行对接自熔氩弧焊和加钛焊料氩弧焊实验,观察了焊缝区的金相组织,分析了焊缝区的成分,并测试了焊接强度.实验结果表明:Ta-12W合金板材采用氩弧焊焊缝强度不高,拉伸断裂均发生在热影响区;加钛焊料氩弧焊接Ta-12W合金板材并未焊合,且焊缝处的成分扩散很不均匀;Ta-12W合金板材采用对接自熔氩弧焊方式优于加钛焊料氩弧焊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激光熔覆技术为基础,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研究不同扫描速度下熔覆样件的硬度与光谱之间的相关性。收集不同硬度样品的光谱数据,提取其中离子与原子光谱线的光谱强度比,与样品的显微硬度做比较。研究表明,基于熔覆层的硬度、激光熔覆的工艺参数以及熔覆层成型差异,不同样品的谱线强度比不同。同一块样品中CrⅡ/CrⅠ的比值可以反应熔覆层不同区域的硬度关系。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可以评价熔覆成型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弧焊机器人的主要工艺问题之一是需要保证零件焊接的一致性,当焊缝接头位置因工件加工、夹具装配以及热应力变形等因素发生变化时,需借助传感器实时准确引导机器人来确定焊缝位置.激光视觉传感赋予机器人“看”的功能,大大促进了焊接自动化程度.为此,以Panasonic-TA1400六自由度弧焊机器人为试验平台,针对V型坡口MAG焊焊缝视觉传感实时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领域平均滤波和小波降噪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滤除了焊接背景噪声.采用小波边缘检测算法获取了激光光带边缘.对焊缝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中心线抽取和特征点检测提出了逐行搜索求平均值和模板匹配法等切实可行的算法.试验表明,该图像处理流程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后续跟踪系统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拼焊板技术的优点。列举了拼焊板使用的材料及常用的焊接方法,比较了拼焊板中常用的激光焊、滚压电阻焊和电子束焊的焊接性能。给出了拼焊板性能评估的相关试验方法,讨论了母材、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加载方式能对拼焊板成形能力造成影响的原理。指出了通过使用分段压边圈或改变支撑圈的形状、控制夹持装置的夹持力可以提高拼焊板成形能力。介绍了有限元法在拼焊板上的应用,总结了拼焊板在汽车上应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外推缺口应力法研究了铸钢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的疲劳寿命.首先分析了焊接铸钢节点有限元模型的网格敏感性以确定最优网格尺寸.基于焊接铸钢节点有限元模型焊趾和焊根处的应力场分析,使用外推缺口应力法的sharp模型推导有效缺口应力法rounded模型的有效缺口应力,其关键问题是计算外推点C,而参数C与焊接铸钢节点的几何参数之间具有指数函数关系.通过设置不同的几何参数值,确定相应的C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到外推点C与几何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基于有效缺口应力疲劳参量,根据IIW规范评估了典型铸钢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外推缺口应力法有效地简化了有效缺口应力的计算过程,同时可准确地评估铸钢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的疲劳设计寿命.  相似文献   

14.
《商洛学院学报》2017,(2):21-24
通过金相显微镜、冲击和CTOD试验,分析了某风机叶轮上的FV520(B)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断裂性能。结果表明,母材为均匀细小的回火马氏体,并有大量沉淀相析出;焊缝是粗大的柱状晶,马氏体板条尺寸宽大;热影响区晶粒尺寸介于母材和焊缝之间。焊缝组织中的逆转奥氏体和气孔是引起焊缝处冲击韧性和抗裂纹扩展能力远低于母材和热影响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弧焊机器人示教编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anasonic-TA 1400 6自由度弧焊机器人为例,介绍和讨论了弧焊机器人示教系统的组成,归纳总结了在线示教编程的内容与流程,并分析了直线、圆弧、直线摆动和圆弧摆动四种典型运动轨迹的弧焊机器人示教编程要领。在此基础上,使用在线示教编程方法,通过合理选设打底焊和盖面焊工艺参数,实现了10 mm厚板材对接焊缝的单面焊双面成形试验,所完成的焊缝成形表面光滑,熔宽均匀一致,波纹致密,焊接质量好。这充分展示了弧焊机器人施焊的优势,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机器人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A6N01S-T5铝合金型材采用脉冲MIG焊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试验,结合自动焊设备特点制定了合理的焊接工艺,同时对焊缝质量进行检验,对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在焊接接头中未发现焊接缺陷,焊缝质量良好,满足ISO 10042B级焊缝质量要求。采用脉冲MIG焊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可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道线路不同钢种铝热焊接接头伤损率较高的现状,提出3套在焊轨基地进行不同钢种钢轨焊接的工艺试验方案,经过落锤和断口分析,选出合理可行的焊接工艺参数方案。经硬度检验分析,确定了满足要求的热处理工艺参数方案。最终确定的焊接与热处理工艺参数方案,为进行不同钢种钢轨厂焊型式检验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采用IPG5000高功率光纤激光焊接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焊缝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速度较高时,焊缝形貌较差;保持激光功率不变,降低焊接速度,焊缝形貌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降低激光功率的同时降低焊接速度可获得好的焊缝形貌。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对CuCr/1Cr18Ni9Ti双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结合区没有明显的裂纹和脆化现象,界面反应层宽度无明显增加;热处理工艺明显提高了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界面反应层和CuCr合金的显微硬度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20.
对1.8mm规格DC01及1.5mm规格WHT700T异种冷轧汽车板进行了高速电阻缝焊试验。在电流达20kA、焊速达14m/min条件下,焊缝成形良好。整个接头呈现高温压合形态,有四个区域:中间为两材料受热后再结晶(少部分为近熔化状态)区域,这个区域没有母材显微形态的痕迹,但两种材料似乎也没有发生混合;再就是各自的高温且已形变的两热影响区,母材中的带状组织在WHT700T一侧仍有明显的痕迹,在DC01一侧过热区组织则有明显的长大。接头拉伸、杯突及冷弯试验合格,接头硬度呈现不对称分布,WHT700T一侧焊缝金相组织为贝氏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