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美萍 《兰台世界》2015,(5):122-123
武当道教音乐是教义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道教音乐在唐宋达到鼎盛,至明代普遍势微,历代诗词文献中均保留大量明代道教音乐活动记载。武当道乐广泛群众基础与影响力是道乐发展颓势中一枝独秀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2.
王涛 《新闻窗》2008,(4):66-67
自从2002年初,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把纳西古乐列入人类非物质和口传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武当道乐、潮州笙管乐、江西龙虎山天师道乐和江南丝竹等一批原汁原味的传统道教仪式音乐,因其蕴涵众多人类回归自然的生态智慧,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各地广播电视媒体相继加盟制作道教仪式音乐节目,  相似文献   

3.
83年前武当香客捐刻的牌匾、道人举行法事的“五雷号令”牌、道人装丹药的木制药箱……走进坐落于湖北十堰市的藏道堂武当文化家庭档案馆,仿佛穿梭在时光隧道里.古老的铜钉大门背后,是7000余件罕见的武当道教特色文化实物档案. 这里的主人是37岁的郑光春.他用16年的时间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当文化家庭档案馆,书写了个人宏扬武当文化记忆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4.
琴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琴乐则是明代音乐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明代琴乐在琴曲、琴师、琴歌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远的发展。文章展现了明代琴乐的面貌及主要成就,以期为中国古代古琴音乐研究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三丰首创的武当内家拳和经过他改进发展的太极拳是武当武术的典型代表,受到后世的推崇。张三丰把道教思想中自然、无为、虚静的宗旨融入武术之中,为后世展现了历史渊源深厚、思想内涵丰富的武当功夫。  相似文献   

6.
么长青 《兰台世界》2011,(12):62-63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同时也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武术的一大流派,在中国武林中,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郑辉 《兰台世界》2014,(1):108-109
张三丰首创的武当内家拳和经过他改进发展的太极拳是武当武术的典型代表,受到后世的推崇.张三丰把道教思想中自然、无为、虚静的宗旨融入武术之中,为后世展现了历史渊源深厚、思想内涵丰富的武当功夫.  相似文献   

8.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同时也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武术的一大流派,在中国武林中,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南麓的一个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小村落里,从始龀儿童到耄耋老翁人人都是歌唱民歌的好手,民歌内容分阴歌、阳歌、长篇叙事诗三大部分、而且时空跨度大,远至黑暗混沌的三皇五帝,近至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以至于合作化时期;民歌曲调丰富,大江南北兼容并包,巧妙地融合了长江音乐和黄河音乐、阴柔音乐与阳刚音乐,对研究汉民族民间文学、民间音乐具有标本意义.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的丹江口市吕家河武当民歌村.  相似文献   

10.
刘鹏  张峰岩 《兰台世界》2014,(6):149-150
武当武术是中华民族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自形成以来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演变。本文将探讨武当武术在明代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1.
武当武术是中华民族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自形成以来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演变。本文将探讨武当武术在明代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2.
明代是中国古代道教史上最后一个辉煌时期。讨论了正、续《道藏》的编纂与大规模颁赐,明代道教藏书的状况及其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张宇初作为明初正一天师,其道教思想理论颇具代表性。张宇初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道教教义思想,而且还革新和整顿了明代道教,对后世道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道教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以明初正一天师张宇初为视角,可以梳理分析明代天师道思想理论对道教文化的继承与重构。  相似文献   

14.
到武当山旅游的人,大都冲着那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玄妙绝伦的武当武术而去的.如果能了解武当建筑与明朝永乐皇帝的一段渊源,那游览起来就更有兴味了.  相似文献   

15.
马新涛 《兰台世界》2015,(4):159-160
明代中后期,西洋乐传入我国。早期西洋乐活动,主要集中于皇室宫廷之中。清前期,在康熙帝的推动下,宫廷西洋乐有较为长足的发展,不仅有大量的音乐活动,而且进行了深入的乐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武当武学和道教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发现武当山武术存在地方武学和地方宗教相结合的特点。本次研究对祭祀使用的"干戚舞"在武当山武术形成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卫华 《新闻界》2008,(6):92-93
拥有丰厚文化资源的武当山,其文化品牌形象的传播存在较多问题。我们认为,武当文化形象传播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武当太极文化为标识,以传统道教文化为依托,在文化传承、交流、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借助大众媒介进行积极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8.
赵蕾 《兰台世界》2013,(11):95-96
武当武学和道教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发现武当山武术存在地方武学和地方宗教相结合的特点.本次研究对祭祀使用的“干戚舞”在武当山武术形成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蒙元时期道教在成吉思汗扶持之下迅速发展起来。在道教扩张中与佛教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道教侵占寺院及其财产、欺凌佛教的事件越演越烈。终于引发了一场由皇帝、佛道二教、儒教及朝廷官员参与的佛道论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年少时初学道教音乐,成年后浪迹街头,挖掘市井音乐形式,最终实现了中国道教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