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课程下高考对于高三课堂复习的要求已悄然发生变化,论从史出、史料判读、新材料新情境创设、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不仅成为新授课的基准.而且渗透到复习课中。可是.大多数教师在面对繁多的知识、紧张的高考复习时。往往选择“以讲代教”的方式应对。通过“焊接”方式,学生获取知识,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张健 《中学文科》2005,(7):65-66
近年来,历史高考命题已实现了由考查知识为主向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转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已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和追求的目标。如何迎接历史高考,提高复习课质量,最大限度地取得复习效果?这是每一个历史教师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就高考历史复习如何走出误区,提高复习课的质量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广大同行。  相似文献   

3.
周振华 《考试周刊》2013,(10):125+156-125,15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江苏省高考模式下,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尤其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二轮复习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更是一线历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宋景田 《新高考》2008,(4):28-30
本文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结合现行教材和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对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正确把握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命题趋势,调整复习思路,走出"题海"误区,构建鲜活生动的复习课堂.  相似文献   

6.
正确把握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命题趋势,调整复习思路,走出“题海”误区,构建鲜活生动的复习课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江苏历史高考中运用史料创设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题目越来越多,历史教师也会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找课外史料来组织复习课,这种做法固然可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江苏现行的高考模式(历史高考只算等级,不算分数)下,历史课课时少,如果过多地运用课外史料组织复习,会导致基础知识无法落实。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组织高考历史复习教学,应深刻领悟课程改革理念,准确把握历史课程目标,以《2009年浙江省考试说明历史考核目标与要求》为依据,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省份广东、山东、宁夏、海南、江苏等省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特点,科学预设历史备考程式,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历史复习教学策略,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文综高考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蓉 《考试周刊》2010,(49):6-7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史料教学,但是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根本无法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要求。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倾向于从新高考的材料题出发,分析其考查重点,总结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以此发挥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使用史料。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高考的实施,构建科学有效的复习备考思路已经成了一个紧迫问题。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规定: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备考复习应该围绕考纲的要求,认真研究近年来新课程高考命题思路,确立科学有效的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11.
纵观2009到2013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既诠释了新课程的理念和内涵,又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本文试图通过对2013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的分析,从回归基础与关注热点、主干知识和地方乡土知识、历史学科专业思维能力和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高三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复习备考提供一定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历史复习教学中,历史概念是重要构成内容,是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有效解决历史问题的基础。对此,笔者解析了高中历史概念,并结合相关试题谈谈历史概念在高考历史复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忠骅 《文教资料》2013,(15):176-177
重庆市新课程改革从2010年开始启动,历史学科较以前相比变化太大,对于学生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都有所提高。2013年是课改后第一次高考,怎样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怎样在高三复习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考制度成为必然。新的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发生了重大变革,许多原先公认的指导高考复习行之有效的方法.已经不可能适应于新课程的趋势。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高三历史学科的高考复习中,如何合理运用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方能在高考中处于不败之地呢?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线高三历史教师,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高考的新、灵、活,所以每每进入复习阶段,我都在思考:复习突围之路在何方?其实,高三历史教学业内有这样一句话:“一轮复习看功夫,二轮复习看水平,三轮复习看士气。”于是,随着高考时问的远近、复习教学的进程,以复习策略为主题的各种研讨会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6.
历史复习课是高考备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较快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高考成绩.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高考改革的进行,就要求历史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和复习策略,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高考和学生的需求,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成为历史教师之问讨论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图像史料作为历史教材和教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和重要辅助资料,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历史考试的重要知识点。无论是在日常的教师课堂教学中,还是学生自我学习和复习中,都少不了历史教科书中图像史料带给师生们的直观感受。因为教科书中的图像史料对历史学知识点的描述更加直接、更加深刻,更能帮助学生掌握好历史学知识点。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师如能将图像史料运用得当、讲授到位,将会使得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图像史料直观性的特征更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讲述一下图像史料在课堂教学中成功运用的经验,希望对其他老师在这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以下简称历史学测)是高考的组成部分之一。时下,在应对历史学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典型做法就是教师依据考点编写考点解读,让学生背诵。这种应试策略背离了历史学测的命题指导思想。文章谈典型例题如何体现命题指导思想,历史学测复习存在哪些误区,如何提高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99):126-127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这五大核心素养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更是指导高中历史教学和高三复习教学的重要依据。高考命题加强了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这一部分,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让核心素养理念真正渗透到学生内心里面。本文结合高考真题实例,就如何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教师在高考历史复习进程中存在三个误区:在知识点处理上过于拘泥教材、在授课方式上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训练方式上搞题海战术。教师的复习策略是决定学生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历史教师只有在知识整合上更合理、授课方式上更科学、训练选择上更有针对性,才能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