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是我国四化建设中的一个大有希望和待开发的战略地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重点向西北的战略转移,青海将在本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成为重要的经济基地。柴达木盆地位置重要,资源丰富,是开拓青海的基本依托地区之一。因此,从现在起逐步建立符合青海省情和生产布局原则的地域经济结构,为大规模开拓青海创造条件极为重要。本文就柴达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当胡耀邦同志视察了青海,发出了“立下愚公志,开拓青海省”的号召时,读到了老舍先生四十多年前写的一篇短文《西北是块宝地》,倍感亲切。许多事物通过比较,常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的意义。从老舍先生对当时西北情况的介绍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将近半个世纪来我国发生的变化之巨大,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今天开拓青海,开发大西北,已经比老舍先生当年看到的有了更坚实的基础,更有利  相似文献   

3.
198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来青海考察访问后指出:青海是我国四化建设的一个大有希望、尚待开拓的战略地区,今后5年、10年、15年,青海的一切经济工作都要围绕为青海的大规模开拓,为迎接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国家建设重点转移到大西北创造条件。青海省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全省土地面积有72万平方公里,现已探明的57种矿藏资源中,有30多种列为国家前10名,其中有10种居全国首位。境内黄河、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仅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地区是青海区域开发的重点,也是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由于特有的生态环境、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历史等原因的影响,使得柴达木开发的进程受到极大的制约。为谋求经济的发展,柴达木应采取自然资源转换开发模式,建立适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三大产业体系,多轨筹资,加强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优化智能环境,强化资源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一、目的与方法 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我国的西部经济带,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是“欠发达”地区。80年代以来虽有较快发展,但经济增长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环境,西北地区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发大西北,加速区域经济建设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确定,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将由东南沿海转移到大西北来。经济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基础在于教育。高等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最高层次,它培养着各种高级专门人才。我们必须认真搞好高等教育工作,为开拓大西北做好人才准备。下面根据大西北经济建设的需要和目前西北高校的实际对这一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老舍的《西北是块宝地》一文,是杭州大学王欣荣同志去年带学生到浙江省图书馆帮助清理积存的旧报刊时发现的。是否佚文,尚待考证。党中央发出“开拓大西北”的伟大号召后,全国人民对青海寄予很大希望。现在,把老舍的这篇遗著重新刊登,这对学术研究、实际工作,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去年五月和八月,胡耀邦、赵紫阳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新疆的开发建设作了重要指示。胡耀邦同志说,新疆,甚至整个大西北,可能将是在二十一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第一流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地区。赵紫阳同志进一步指出,开发新疆,开发大西北,使新疆和整个大西北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最重要的一个基地,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设想。从现在起,就必须把新疆的开发列入全国建设的议事日程。为贯彻中央指示,自治区依照地理形势、气候特点、物产资源等条件,把南疆划分为两个经济区,其中之一是以喀什为中心的,包括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个地州在内的喀什经济  相似文献   

9.
·青海·把发展教育同开发大西北联系起来中共青海省委书记赵海峰最近在全省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青海教育落后的面貌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与四化建设以及开发青海的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必须把发展教育和两个文明的建设联系起来,同开发青海的准备工作联系起来,抓紧时机,努力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提出“大西北开发”,陕西实业考察团对陕西各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南组负责陕西片的考察。北平农学院何庆云先生代表该校参加,并写成了《陕西实业考察记》一书。本就此次考察活动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安康在“大西北开发”中诸种现象及弊端,最后指出“大西北开发”对今天“西部大开发”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胡耀邦同志在视察西北时指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开拓的重点,势必要转移到大西北来。”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宁夏属于大西北的一部分,是回族聚居区,加快发展西北的经济建设,宁夏负有重大的责任,理应作出自己的贡献。其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没有文化建设,没有人才,物质建设不可能搞好。培养大批人才,主要靠发展教育。人才的培养周期长,见效慢,必须早抓,如果抓晚了,就会贻误时机,犯历史性错误。  相似文献   

12.
胡耀邦同志在视察西北时指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开拓的重点,势必要转移到大西北来.”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宁夏属于大西北的一部分,是回族聚居区,加快发展西北的经济建设,宁夏负有重大的责任,理应作出自已的贡献.其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没有文化建设,没有人才,物质建设不可能搞好.培养大批人才,主要靠发展教育.人才的培养周期长,见效慢,必须早抓,如果抓晚了,就会贻误时机,犯历史性错误.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中共中央 1999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 ,明确地提出“开发大西北经济发展战略”,这是一个极其伟大的经济发展战略创举。因为西部大开发不仅利于西部地区 ,而且是一个事关国家全局 ,事关中国东部与西部协调持续发展的问题。它对于消除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增强整个国家经济实力 ,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西北地区大多为老少边穷地区 ,地域辽阔 ,物质自然资源丰富 ,但经济落后 ,教育普及与发展程度低下 ,人力资源匮乏。因此 ,实施开发大西北经济发展战略 ,必须走出一条新路子 ,绝不能沿用计划经济的老办法…  相似文献   

14.
大西北 ,包括陕西、甘肃、青海三省、宁夏和新疆 2区 ,是西部开发的重要部分。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特色鲜明的区域。西北地区地域辽阔 ,面积占全国 32 2 % ,民族众多 ;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大。但是 ,由于自然 ,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使得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 ,这里的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而造成这一落后贫穷现状的主要原因均与这里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一、严重的生态环境现状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两高一低”。“两高”指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草原退化率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数 ,城区环境污染 ,特别是各类污染物强度…  相似文献   

15.
迎接西部大开发加快青海特色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迎接西部大开发之际,对青海经济的发展重新定位,青海作为边缘省份经济总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对青海经济不可能“撒网”式的全面发展,应以市场的为导向,抓住优势产业、战略性企业大改组通过结构调整形成青海特色经济,其中金融成为青海金融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因厕及引外资外运要增加金融的累积和集中,从而增加社会积累和增进铭2融通的磉重职能,根据青海省情还需要中央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对外计划物  相似文献   

16.
引智工作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化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工农业生产要加快发展,经济建设要上台阶,必须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开拓引智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是一种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社会经济活动,包括食、住、行、游、购、娱,是第三产业的先导性产业.进入21世纪,各级地方政府,旅游部门纷纷瞄准“民俗”,争相采取措施挖民俗特色,推民俗项目,打民俗品牌,做民俗文章.利用民俗开发旅游资源,对推动我国旅游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目前青海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加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有利于青海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大西北的开发和人才现状祖国的大西北有极为丰富的各种自然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是把我国建成世界第一流繁荣富强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物质基础,解放三十七年来,国家一直重视大西北的建设与发展,累计投资一千多亿元,已建成了一大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厂矿企业,以及农、林、牧业的基本建设。这是党中央决定在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把我困经济建设重点逐步转移到大西北来的战略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们青海是一个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但与其他省份比起来,在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还十分落后。要振兴青海,要彻底改变落后面貌的关键,是要开拓青海文化教育事业的新局面,这是一项开拓其他事业的j最基础性的工作。那么,作为推动整个社会的科学和文化事业发展、提高的重要工具——图书馆来说,就负有开  相似文献   

20.
由于青海各经济区内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区位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东部和柴达木经济区发展相对较快,青南及环湖经济区发展相对滞后。解决青海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对青南和环湖经济区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强化西宁市和柴达木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逐步实现各经济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