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郭凤 《钓鱼》2007,(10S):63-63
在进行海钓的过程中,或迟或早,钓手都会因为钓钩刺入后摘取而伤及手指、手部或者手臂。岸钓者因为无须离开海岸,所以救治起来较为方便。但如果钓手出海进行船钓或者是矶钓,那么遇到钓钩刺入的情况,就根本无法及时得到救治。应该怎么去做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漫谈山崖钓     
杜新财 《垂钓》2006,6(9):31-32
岸钓是海钓的主要形式之一,此范畴包括滩钓、矶钓、堤坝钓和山崖钓。山崖钓,顾名思义,是指钓者将钓位选择在悬崖峭壁的顶端或边缘,居高临下,抛竿长线,垂纶碧海。  相似文献   

3.
王亮 《垂钓》2002,2(10):61-62
手竿钓鲢已被一些钓友运用得驾轻就熟,动辄便是十几千克、几十千克的鱼获,使得一些不入此门的钓友,惊呼为“高手”,其实这里面的门道概括地说就是:“精选钓位,粗配钓组,香散用饵,因地施钓。”  相似文献   

4.
抛竿钓青鱼     
李洪生 《钓鱼》2004,(19):28-28
青鱼俗称青头、黑头、乌青、螺蛳青.其形体与草鱼相近,为近底层生活的鱼类,多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通常不游至水面。生活在长江段的青鱼4~10月在江河、湖泊中育肥,冬季在湖泊和河床深水处越冬,属半洄游性鱼类。  相似文献   

5.
蔡孝良 《钓鱼》2005,(22):37-37
虾虎鱼主要品种为黄鳍剌虾虎鱼,俗称大头鱼光鱼、又称痴鱼、扔头、逛鱼等。该鱼头大,体较细长,前部呈圆筒状,后部略侧扁,体棕灰色,腹面白色,一般体长15厘米,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0厘米,重400克左右。该鱼分布很广,普遍存在于我国东南、黄海、渤海四大海域,为暖温性的近底层鱼类,滩钓、矶钓、船钓均可,但钓起来最为惬意的是在养虾池内钓,(以下简称为虾池)现将有:关虾池钓虾虎的技术性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俊峰 《垂钓》2001,(9):50-51
手竿钓鲫除受气候、水情、钓位、饲料等诸多因素影响外,坠的轻重、大小及坠与线、钩、漂的组合,直接关系到钓手获鱼的多少。在垂钓中,坠可以使鱼钩迅速沉入水底或抛向远处,并能坠下一部分浮漂,以便观察鱼的动静。所以,善用坠、巧用坠也是钓鲫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7.
徐刚 《垂钓》2006,6(7):9-10
“掐鱼”这个术语应该说是钓鱼人自创的词汇,任凭你怎么翻看词典也是找不到的。但只要稍有点钓龄、接触过一点竞技钓的朋友就应该知道“掐鱼”是怎么一回事。说到底,掐鱼就是指钓鱼人之间相互较量一下,包括技术、速度、战术、心理等,都在“掐”的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8.
王庆荣 《钓鱼》2007,(9X):49-49
初识世钓灵,便觉得很新奇,它是一种内置橡皮筋的国际钓法钓组,可以用小钩细线大小鱼兼钓。我将钓鱼王公司寄来的一套世钓灵,用一支5.4米碳素手竿,去掉第一节,改装成了一支世钓灵钓组。看着特制的野精灵浮漂,柔软的橡皮筋,调好的线、钩、坠标准组合,心想:这套钓组灵敏简捷,钓鲫鱼效果肯定不会差,可钓上大鱼这小钩线会不会吃不消,橡皮筋会不会拉断?带着这些疑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大禄 《钓鱼》2006,(18):10-11
(四)悬坠钓在钓鱼运动中的地位 悬坠钓的推广,风靡大陆,加之近几年来把池钓鲫鱼作为全国性钓鱼大赛的主题时,悬坠钓的名声就更响了。一时间,钓界对它的推崇,媒体文章的大肆宣传,名人对它的溢美之辞不绝于耳。对它的评价之高让人头晕目炫,说它是什么“世界一流”钓技、“最佳”钓法,甚至说“悬坠钓”要“颠覆”整个钓鱼,“罢黜百家,独尊悬坠”,从而成为钓鱼运动的“霸主”。  相似文献   

10.
秋钓滇池     
张东明 《钓鱼》2004,(19):31-31
滇池位于昆明南郊8公里处,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周围水岸线200公里,归属呈贡县、晋宁县和西山区管辖。湖中最深水位8米,岸边和近岸处水深一般在4~2米,湖内主要鱼类有:鲫鱼、鲤鱼、草鱼、鲢鳙鱼、鮊鱼、鲶鱼等多种鱼种。最多的要属当地盛产的土著良种高背鲫鱼,一般的体重为05千克至1千克。云南四季如春,昆明地区每年秋季,平均每天气温22℃-24℃,水草茂盛,正是在滇池垂钓”黄金”季节。  相似文献   

11.
抛竿钓溪河     
王星宇 《中国钓鱼》2004,(11):15-15
热爱溪河钓鱼的人,都知道未被污染过的溪河,其鱼肉质洁白,味道鲜美,还带有一股浓浓的香味,是一种很难购得的佳品。钓友们为什么不带上钓具去溪河钓上几条来尝尝呢!下面将本人垂钓方法、选位、用饵一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世国 《垂钓》2002,2(5):31-36
上一期把浮游矶钓的意义做了一番界定,也把看流水的技巧、找标点的方法、定钓棚深度的原则约略介绍完毕,本期继续说明如何选用家什,钓组有哪些基本组合,以及南极虾饵有哪些挂钩法。  相似文献   

13.
顾建平 《钓鱼》2004,(5):40-40
人们都以为,鲤鱼是钓鲫鱼时碰上的,专门钓它未必能钓到。其实不然。实践证明,只要摸透它的“食性习性”,专钓鲤鱼还是可获丰收的,只不过它不象专钓草鱼、鲂鱼、白鲢那样,只要饵对路,钓法得当,就能钓有所获。  相似文献   

14.
黄英忱 《垂钓》2002,2(6):19-22
钓浅、钓深,钓荤、钓素,钓底、钓浮,只有辩证地看问题,才会有好的鱼获。  相似文献   

15.
王跃进 《钓鱼》2007,(6X):25-25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鱼”身上多费点心思了,投其所好,欲擒故纵,总之是要减少疑惑,丧失警惕,让其“吃一堑”的记忆库里找不到能引起警觉的“存盘”,  相似文献   

16.
博轩 《钓鱼》2004,(8):38-38
近年来,在国内竞技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位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有着一头浓发的小伙子在那里伸竿、引线、调漂、上饵,一板一眼地垂钓,他就是来自河北邯郸的钓手钱辉。最近,笔者有幸采访了他,对他的情况有了如下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邱宏 《钓鱼》2006,(20):47-47
在海边,既有开阔的滩涂,也有复杂的礁群。水上危岩突兀。水下礁石林立。还生着许多藤壶、牡蛎和各种藻类,形成鱼儿觅食、栖息、藏身的天然环境,是舒展海钓技术的好地方。然而,岩礁石缝最易挂钩,处理不好.断线损竿……想要有个好的鱼获,钓法也有一定的讲究。  相似文献   

18.
关鸿文 《中国钓鱼》2006,(11):12-13
初冬天气,有不少明水或薄冰可砸开岸钓。不过这时钓冰碴寒水,在择时、选位、备具、用饵及施钓技法上另有高招,一切从“暖”,做到“五宜五不宜”。  相似文献   

19.
吴芜 《垂钓》2005,5(2):38-40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台钓”,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浮标,以“达摩”孔雀翎浮标,调4钓2,造就了李维新、黄适之、王永贵为代表的一代垂钓大师。然而,拉饵术很快就出现了,擅长击底而在拉饵钓浮上总是跟不上钓技发展节拍的钓手慢慢发现:浮标的破水能力和稳定性其实是可以用标脚来凋整的。  相似文献   

20.
马立波 《钓鱼》2007,(3S):21-21
我是一个钓鱼迷,说不上痴狂,也算执著。读书、看光碟、去学校学习、参加比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钓到鱼,钓好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