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安徽省六安市某输电塔为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6.9建立了输电塔架以及输电塔线体系的力学模型。分别对其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输电塔线体系的振动表现为导地线的弦振动为主,振动时高阶振型均表现为导地线的一次弦振动。导地线振动时其内部产生张力,带动输电塔架的振动,塔架振动产生的位移与导地线的位移叠加,又会引起导地线内部应力的变化;输电塔线体系的覆冰,增大了塔线体系的质量,限制了塔线体系的振动,使得其振动的周期增大,自振频率减小。  相似文献   

2.
在输电导线覆冰后,不管是覆冰自然脱落还是人工除冰,都会对输电线路造成冲击.覆冰脱落会引起导线大幅跳跃,导致导地线间或导线档中空气间隙减小,严重时引起闪络,影响线路运行安全.本文以某110KV单管输电塔线路为背景,建立单管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采用生死单元法模拟脱冰,分析单管塔线体系在导线脱冰时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导线覆冰后体系的自振频率略低于覆冰前的频率,导线脱冰使得脱冰跨导线大幅跳跃,同时脱冰会使单管塔产生较大的顶部位移和底部弯矩,这两者都是由输电线路脱冰产生的纵向不平衡张力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覆冰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电线路覆冰是受微气象、微地形及温度、湿度、冷暖空气对流、环流以及风速风向等因素影响的综合物理现象。按冰的形成机理,覆冰可分为降水覆冰、云中覆冰、凝华覆冰,其中以降水覆冰产生的雨凇冰最危险。  相似文献   

4.
覆冰会改变绝缘子表面的电场分布,影响绝缘子闪络特性,如何得到覆冰条件下绝缘子表面的电场分布对防止绝缘子覆冰闪络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国内外覆冰绝缘子电场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对覆冰绝缘子沿面电场测量、覆冰绝缘子沿面电场计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数值解法将是今后研究覆冰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检测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输电线路覆冰图像轮廓拟合的覆冰厚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对覆冰图片中感兴趣区域进行高斯滤波、阈值分割等图像预处理;利用提取到的覆冰轮廓进行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应用奇异值分解(SVD)得出最小二乘法的解;通过求取拟合曲线轮廓内的最大长度,得出覆冰的最大像素厚度。根据导线的实际外径和测量出的覆冰前导线像素厚度,得出覆冰的实际厚度。通过模拟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测量值与实际值误差在2mm以内,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覆冰对风力发电机叶片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为了研究覆冰对风力发电机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使用κ-ε紊流模型对NACA 23012翼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着重分析了在40°攻角情况下翼型覆冰前后的气动性能,发现该翼型在仿真条件下升力明显减小、阻力增大,升阻比由覆冰前的1.594下降到了覆冰后的0.7,机翼附近的压强云图显示翼型上表面已形成了涡流区域,说明空气动力性能发生恶化,翼型产生了失速现象。同时对比了覆冰前后翼型附近的压强、空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覆冰的存在是翼型周围的空气压强、速度场畸变得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提出了一种线路除冰机器人,该机器人由行走机构、越障机构、除冰工具、传动系统和摄像系统组成。机器人利用固定在前端的除冰砂轮对覆冰切割,而后除冰锤实现180°半圆形往复运动对剩余覆冰进行反复敲打清除;驱动轮采用半圆型结构,适应一定范围的线径,为机器人提供了稳定性。该机器人体积小,除冰效率高,可清除厚度为10~25 mm的覆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输电线路导、地线除异物机器人的开发与设计。该机器人可以完成带电摘除导、地线异物的检修任务,且操作简便、迅速,不受环境限制,可减轻杆上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和处缺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线路运维中,雷击是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雷击架空线路地线引发导、地线空气间隙击穿的雷击跳闸案例鲜有发生。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计算的方式,分析了一起高压输电线路空气间隙击穿的雷击跳闸案例,模拟雷击输电线路的物理过程对绕击和反击两种情况进行判断,并给出判断依据,针对雷击架空地线引起的导、地线空气击穿问题,提出了降低空气间隙击穿概率的有效措施,为高压输电线路的日常运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线路覆冰问题,通过对"弧垂"和"大气质量"监测的研究,提出通过对导线倾斜角进行实时监测来测量线路弧垂和覆冰的思路,和对线路走廊微气象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的思路;提出了采用弧垂实时监测、线路图像实时监视和小型气象站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来实时监测架空线路覆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风力机叶片在不同湿雪结冰质量下模态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仿真模态和试验模态相结合的方法,对风力机叶片进行覆冰试验和覆冰叶片模态试验,并对相同质量的湿雪结冰和霜冰结冰叶片的固有频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湿雪结冰叶片仿真模态和试验模态的前四阶固有频率值误差均在9%以内,振型特性相符.随着湿雪结冰质量增加,叶片各阶固有频率逐渐降低,模态振型特性不变,叶片各点的振幅逐渐变小.在相同覆冰质量下,湿雪结冰比霜冰结冰使叶片固有频率的变化更大.湿雪覆冰质量为1.35 kg时,叶片基频比无冰状态降低14.22%,叶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共振损坏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娄底师专学报》2006,(6):18-18
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正式揭晓,我院刘和云教授申报的项目“架空导线覆冰冻结机理与覆冰数值模拟”获面上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50676030)。  相似文献   

13.
将导地线弧垂曲线平均分成若干等分,通过在EXCEL表格内输入相应的数据,利用导地线曲线计算公式算出每段弧垂起始点的坐标,再利用CAD通过数据导入绘制出所需要的施工曲线,用以指导架线及升塔施工,使得在架线施工过程中张力的控制与弧垂的关系显得更加直接明了,对安全施工和保证施工质量有很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
导、地线覆冰成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输电线路覆冰的种类、成因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常用的防冰灾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线路发生覆冰事故,首先在设计输电线路阶段应采用合适的抗冰设计措施;在设计阶段无法做到有效抗冰时,则应考虑采用合适的防冰和除冰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波平 《考试周刊》2013,(83):195-196
本文对导线积雪、覆冰、脱落造成故障及跳闸线路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煤层采出后,上覆岩层中会形成导水裂隙带,导水裂隙带一旦导通煤层上覆水体,则会导致水体的水流入或溃入井下,直接威胁煤矿生产。根据12105工作面顶板岩石力学性质,运用经验公式对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了预测。利用双端堵水方法研究了12105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得出漏失量曲线,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23.4m,裂采比为16.8。研究结果为矿井开采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覆冰和积雪的突然脱落使导线发生舞动及舞动的理论分析、发生舞动的有关因素、应采取的措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奖励》2012,(3):52-52
该项目历经8年攻关,从电网覆冰的形成机理、预报、监测、防护与应急处理等方面,研究了系统技术及成套装备,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采用钢绞线(GJ一25)代替低压导线,以克服高山地段因严重覆冰造成的低压线断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