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五则     
一、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二、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三、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四、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五、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  相似文献   

2.
    
佚名 《少年读者》2008,(3):I0006-I0006
一、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 二、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  相似文献   

3.
如水     
创意话题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结成晶莹如镜的冰,但不论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是水。根据这段文字所揭示的一个或几个特点,或就自己关于水的特点的其他深刻领悟,以“如水”为话题(如“大度如水”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4.
山是山,水是水,水流过了山,山在,水不在了。看得出,这位考生对作文题、对生活,是有自己的思考的,他对“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是有自己的理解的。他写的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寓言”,在那  相似文献   

5.
贵阳市2000年的中考作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章。(提供的材料是: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污浊,有容清纳浊宽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化为雾、雨、雪,凝结为晶莹的冰,  相似文献   

6.
水样人生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总是为别人想得多,最终迷失了自己;有人自私自利,最终孤立了自己。这都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让自己活得像水一样自然,像水一样滋养万物、千番流转,最后仍是自己,这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这样的人生就是水样人生。我们身边常常会有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正>水是最理想、最完美的人生与人格。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黑田孝高写的《水五则》令人击节:1.自行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2.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3.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4.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5.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化为雾霜,又或  相似文献   

8.
自己“动善时”,亦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从而“居善地”的,是水;“心善渊”而能容清纳浊的,是水;“正善治”,以自己的清洁荡涤他人污浊的,是水;“事善能”,为云为雨为冰为雪为霜为露为雾,而不论其变化如何却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以其“不争”是故“无尤”从而“善利万物”的,仍然只能是水。  相似文献   

9.
白辛 《成才之路》2011,(8):3-I0001
人生如水,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人生有固态、液态、气态。 水的三种状态是自然温度决定的,人生三种状态是自己心灵温度决定的。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的温度在0℃以下,他的人生状态就是冰,整个人生世界就只有自己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的温度是常态的,他的人生状态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能奔流进大河、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字词”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明了字词的含义,并且慢慢学会运用。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朗读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写自己想写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句子;动画:静静的水、流淌的水、奔腾的水,灌溉田地、冲毁房屋。)2.学生准备:画一张自己心中的水,课前准备好写字卡。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画水,交流图画导语: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自己…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常言道: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故乡水!细细想来,每个人的大脑,不也是自己的另一个故乡么?它与生俱来,客观存在,自怨自薄没用,了解它开发它才为明智。每个人的大脑皆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对待它的态度也应像对待自己的故乡一样,有山靠山、有水靠水,因地制宜,扬优抑劣。带着“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心态,充满信心,开发它、建设它,就会谱写出灿烂的人生篇章。  相似文献   

12.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许多人认为,此三者中以授业为最易,其次是解惑,最难者为传道。授业就是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换言之,即是俗语所言从自己的一桶水中取一瓢水送给学生。然而就是这一瓢水的给法却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课堂上学生对教材不感兴趣、教学效率低、学生厌学之类的问题曾让多少胸有成水的老师对此望而却步。其实,老师只要了解并正视自身的特点,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授业方法的,这一瓢水其实不难给。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水实现自己奔流入海的远大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沿途汇聚涓涓细流、滔滔河水,绵绵不绝并逐渐形成宏大之势,方能畅行于漫长的旅途,最终成就自己东流入海的心愿。这是水的专注于长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范国强 《海南教育》2014,(22):50-50
哲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句话用于教学生涯同样合适。笔者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次,几年来不断深入文本研读,深刻感悟到季羡林笔下德国民族养花、爱花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花”只是花。人自打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鲜花怒放,清纯美丽。懵懵中,知道了这是花,于是对花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看花是花,很单纯、很真实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是一篇500字的美文,篇幅不长,全文直接描写花的“奇丽”更是惜墨如金。  相似文献   

15.
我曾在一所乡村中学读高中。据我观察,从这所乡中学毕业的,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于是,我有了自暴自弃的想法。一次,班主任跟我谈心。班主任问:"水能流向天空吗?""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水怎么可能流向高处、流向天空呢?"我答。"水不能流向天空,哪天空的雨是怎么来的呢?天空的雨,就是地上流向天空的水。当然,水不能直接流向天空,但当水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形态,成为一种气态,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成为天上的雨水。"班主任说。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水实现自己奔流入海的远大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沿途汇聚涓涓细流、滔滔河水,绵绵不绝并逐渐形成宏大之势,方能畅行于漫长的旅途,最终成就自己东流入海的心愿.这是水的专注于长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我自小便十分喜爱游泳,可能是有点曾是上海游泳队队员的父亲的遗传因素。一到夏天,最大的乐事莫过于与水嬉戏一番。我常想,为何那么多人喜欢游泳,除了消暑以外,恐怕还缘自于一种征服感——一种战胜自己的懦弱,战胜曾经夺去多少生灵的水的征服感吧! 战胜自己并不容易,首先是自己的胆怯。当初学者看到明晃晃的水时,难道不害怕吗?据说婴儿初生便会游泳,可现实生活中,特别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会游泳的人越来越少。往往是胆怯阻挡了他们的尝试。但,如果战胜自己的怯懦,勇敢地跨出第一步,走下水,感觉水的温柔与倔强,然后,闷水,浮水,试着游,最后便是战胜了自己的欣喜,这是每个会水的人都曾体验过的。如同水一般的社会也往往会使一些胆小者退却,明明有能力,有可能获得成功,却往往徘徊在大门口,不敢发出挑战,浪费的,只能是宝贵的生命。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往往是每个成功例子的千篇一律的开始。所以,战胜自己,就是一种征服。战胜自己,要想再战胜水,靠的便是毅力和恒  相似文献   

18.
五彩池的水     
风光秀丽的九寨沟有五彩池,五彩池有五彩水。 “五彩水真漂亮啊!”“是啊,世界上没有哪里的水能够比上五彩池的水了!”游人在五彩池边上,一边赞美着,一边拍照着,把自己的倩影融进了五彩池的五彩水。  相似文献   

19.
云和水     
海是望着天的水,天是望着海的云. 水此起彼伏地涌入大小河道,最终流向大海,但它一直看着天上缓缓飘动的云.云也看着恣肆浩荡的水,微微扯动嘴角,笑而不语. 云想做水,水想做云. 云说,水是自由的,可以去高峰当瀑布,还可以去谷底做池塘,还可以去大海中嬉闹.而自己,只能永远地游荡在天空中. 水说,云是纯洁的,白得似雪,像可口的棉花糖,不像自己,常常与泥沙为伴.更可悲的是,自己总是被拿去清洗东西,而没有谁想过为水清洗.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历史上人们对“桥水”的认识所存在的错误和遗漏提出了自己补正性的看法,认为“桥水”就是南盘江;“桥水”、“温水”是南盘江不同的称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