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宋人笔记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王安石不修边幅,衣缝中寄养了些小动物,比如跳蚤、虱子什么的。好在这是古代文人的风雅之事,也无人大惊小怪。否则,就不会有个成语叫“扪虱而谈”了。  相似文献   

2.
请以“衣、食”H字为首,各写8则成语“衣”“食”成语@末末  相似文献   

3.
近来学习《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心中颇为周郎巧导天衣无缝之戏使蒋干上当而拍案叫绝。然而,仔细一玩味,又不禁为蒋干惋惜——因为周瑜在群英会之夜的表演,其实破绽颇多,可见这“天衣”也是有“缝”的,只不过这位蒋老兄因贪功邀赏之心太切,没有来得及过细推敲而已。  相似文献   

4.
经常有学生问我“万人空巷”的意义和用法,我也尽最大努力作了解释,但他们还是疑惑不解。后来我查阅了大量工具书才发现,这个成语确实麻烦不小。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第二册陶铸的《崇高的理想》中,有“衣锦还乡”这个成语。课未注“衣”的读音。这里的“衣”作动词用,当“穿”讲,查《汉语成语词典》,“衣”读yi音。但《现代汉语词典》将“衣锦还乡”的“衣”放在第一声,读yi。“衣锦还乡”的“衣”到底该怎么读?  相似文献   

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谓:人失去了诚信,就难以使别人信任。)——孔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意谓:诚实之心所至,能使坚  相似文献   

7.
这是宋人笔记中记载的一个故事。王安石不修边幅,所以,个人卫生就不太好,衣缝中于是就寄养了些小动物,跳蚤啊虱子啊什么的:好在,这是古代文人的风雅之事,也无人大惊小怪。否则,就不会有个成语叫"扪虱而谈"了。可是,有一次,却发生了一桩让王安石很下不来台的事。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源远流长,言简意赅,有高度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在语言中被广泛应用。成语中许多来自古代典籍文献和古诗文,因此,这类成语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和历史痕迹。为了准确掌握成语的意义,本文就成语中保留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之、其、于、而”为例,作个简要分析与说明。一、“之”在成语中  相似文献   

9.
成语“聚沙成塔”比喻积少可以成多,勉励人们凡事只要持之以恒,终为大观.与另一成语“集腋成裘”有相同喻义.用数学眼光读此成语,又有新义.甲每天聚沙1千克,成年累月无休止,并传之子子孙孙,的确可以成塔,因为1+1+1+…这个加法算式中加数的个数无休止地增加,所得的和比任何大的数还要大.每天聚沙不止,一定能成塔吗?试看另一例:乙第1天聚沙1吨(不少了),第2天聚沙21吨(也不能算少),第3天聚沙41吨,第4天聚沙81吨,第5天聚沙116吨……每天聚沙都是前一天的一半,成年累月不止,并传之子子孙孙,能成塔吗?请看,在1+21+41+81+…这个加法算式中,虽然加数…  相似文献   

10.
相传从前有一位名叫郭翰的人,一天在月下纳凉,忽见一个美貌的仙女从天上飘落下来,自称是织女。郭翰忙上前施礼,在上下打量她一番之后,又好奇地问:“你的衣服为何不见缝儿?”织女答道:“天衣并非针线为也。”这个故事记载在前蜀·牛峤《灵怪录》中,也就是“天衣无缝”这条脍炙人口的成语的由来。后来,人们就用它来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丝破绽和缺点。千百年来,人类的衣服都是用锭纺纱、梭织布、针线缝制而成,那无缝“天衣”只不过是科学幻想罢了。随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密封”为特征的“无缝”天衣真的有了。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同任何集体里的人一样,有先进与后进之分.后进学生,人数虽少,影响却大,往往是高等学校里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认真研究后进学生的个性心理反应及其疏导方法,对于预防各种问题的发生,稳定高校安定团结的局面,完满实现我同高等教育的培养日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此作一述说。后进学生心理反映的特点与表现这小说的后进学生,是指那些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诸方面表现都较差的学生。具体说来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秦晋之好"是一个常用成语,其意为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盟、秦晋之约。其实,稍有些历史常识的朋友都知道,这个成语不大切合史实。春秋时秦晋确有结亲,但大多数时候两国是"怨偶"。反观秦与另一大  相似文献   

13.
查“衣冠禽兽”一词其意思为“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是个纯粹的贬义词。可原来成语“衣冠禽兽”中,“衣”指“所穿之衣”,“冠”指“官员所戴的官帽”,“禽兽”指各级官员官服上刺绣的各类动物图案,以示古代官员的高低级别。“衣冠禽兽”就成为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之意,这是封建时代士大夫梦寐以求的,该词自然是满含褒义的。  相似文献   

14.
"天诱其衷"一语,最早出自<左传>,其中"诱"与"衷"是理解难点.详考典籍,从文字、音韵、训诂、语境角度释义,"诱"有"引导"与"设置"二义,"衷"有"正道"义."天诱其衷"即"上天导之以正道",这种解译似比杨伯峻先生的"意谓天被我感动其心"更合于其社会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5.
成语仿拟说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语仿拟是成语活用的一个主要分支,大致包含谐音替换、反义替换、同类替换三类。谐音替换即用成语中某字的谐音字来替换本字,以表达新义。例如: “文人相亲”显系仿拟“文人相轻”而成。“文人相轻”出自曹丕《典论·论文》,意谓旧时文人自傲,彼此看不起。现在时代不同了,文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于是有人以“亲”代“轻”。来反映文人之间新出现的亲密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俄语成语不解其义、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现象,俄语成语汉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俄语成语的语义特点,可以采取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种方法。其中直接翻译包括对等转换法、字面直译法、替换法、类比移译法和引申法;间接翻译包括替换法、类比移译法和引申法。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能够实现俄语成语的成功汉译。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同任何集体里的人一样,有先进与后进之分。后进学生,人数虽少,影响却大,往往是高等学校里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认真研究后进学生的个性心理反应及其疏导方法,对于预防各种问题的发生,稳定高校安定团结的局面,完满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此作一述说。后进学生心理反映的特点与表现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课外的搜集,认识一些带有"礻"和"衤"的字词、成语、诗句等,提高学生的识字量。2.区分"礻"和"衤"的含义。3.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课外的搜集,认识一些带有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字词、成语、诗句等,提高学生的识字量。【教学难点】1.区分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含义。2.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和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用“天衣无缝”这条成语来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丝的破绽和缺点。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神话中的无缝“天衣”出现了,它就是“太空宇航服”。宇宙探险需要“无缝天衣”我们知道:迷人的宇宙太空对于人类来说,其实是非常恶劣的环境。那里没有空气,没有大气压力,温度  相似文献   

20.
张书柏 《现代语文》2006,(11):10-11
一、“秦哀公为之赋《无衣》”的理解 《无衣》见于《诗经》“秦风”。原诗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