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高度体系结构为中心的组件方法是现代软件开发的重要方法之一。开发高可靠、高稳定的动态软件系统是目前组件方法开发的重要领域。动态组件软件系统的核心是动态组件依赖关系,在基于分层业务组件方法上,提出了对动态组件依赖关系进行分析、整理、管理的一些思路、策略,为动态系统开发提供了新的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简要分析了网络教学系统(WIS)开发的复杂性后,对当前WIS系统开发中普遍使用的几种主要软件工程学方法:生命周期法、面向对象法、组件模型法作出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比较。本文同时指出:基于组件模型法的WIS系统开发方法代表了今后WIS系统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网络教学系统(WIS)开发的几种软件工程学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晓安 《教育信息化》2003,(9):52-53,76
本文在简要分析了网络教学系统(WIS)开发的复杂性后,对当前WIS系统开发中普遍使用的几种主要软件工程学方法:生命周期法、面向对象法、组件模型法作出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比较。本文同时指出:基于组件模型法的WIS系统开发方法代表了今后WIS系统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组件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重构性和柔性,便于系统维护和二次开发.本文研究了基于组件思想开发CAPP系统的问题,讨论了组件化软件系统开发的原理,分析了CAPP系统的组件划分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CAPP系统的组件划分模型.提出了采用组件容器作为系统开发平台的思想,讨论了基于组件的CAPP系统的体系结构,并以工艺卡片定制模块接口设计为例讨论了基于组件的CAPP系统的接口设计.  相似文献   

5.
基于COTS的软件系统因为具有很多优势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基于COTS的软件系统的开发方法与传统的软件系统的开发方法有重大差异,本文从软件体系结构这一视角出发,说明如何组织COTS软件组件以开发COTS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6.
按照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学提供的设计思想,分析火灾报警控制软件的技术要求和功能特点,主要讨论系统功能模块设置和软件实现步骤,探索面向对象技术在监控软件的应用,并提出面向对象的智能火灾报警控制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按照软件工程中传统的瀑布模型,软件生存期分为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维护几个阶段。软件设计是根据分析阶段产生的软件需求规范,将软件系统设计成一个层次的模块结构。软件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软件质量、软件成本和维护费用。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软件设计方法的研究一直是软件工程学的重要內容。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8.
应用构件软件测试技术,解决构件软件系统开发和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介绍了构件软件测试技术框架结构,分析构件软件测试技术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方法,重点研究构件软件测试技术模型组件测试及组件选择测试方法和应考虑因素,初步证实了构件软件测试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构件软件系统开发的实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可行有效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从Dewayne E.Perry,Alexander L.Wolf等人在1992年明确提出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以来,人们已认识到软件体系结构是一个大的软件系统开发的蓝图.但是,当系统分析人员面临一个大的、复杂的领域时,怎样基于软件体系的思想来获取知识,来构造适合该领域的体系结构?评价一个软件体系结构的好坏,最终就是要根据这个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实现的软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即从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方面进行评价,功能性是指功能、行为、实时性、计算精度是否满足领域的需求.非功能性是指系统是否容易集成,是否容易修改,是否容易测试,是否容易升级等,而这些特性正是在设计组件的结构,组件的划分原则,组件的相互之间联系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现有宏内核工作流引擎局限性的分析,研究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工作流引擎.该引擎将活动调度与服务实现相分离,内核层功能独立稳定,从架构上降低了工作流引擎的重构成本和维护难度.采用基于组件的开发技术,降低了系统组件之间的耦合度,提高了工作流引擎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软件开发活动中,大多数使用软件组件编程的方法及多层软件系统结构。通过对程序设计方法和软件技术的研究,说明软件组件编程在大型应用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当今流行的组件模型和应用体系结构COM(组件对象模型)、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表是体系结构)、EJB(服务器端的组件模型)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软件开发是软件工程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在软件工程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种软件开发模型,对于不同的软件系统,可以选用不同的软件过程模型。文中简要介绍了软件工程学的一般概念,详细描述了软件工程中几个主要的开发模型,同时对这些模型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列表分析,通过对比给出了建议应用的模型,从而达到软件开发的高效率和最佳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软件开发活动中,大多数使用软件组件编程的方法及多层软件系统结构。通过对程序设计方法和软件技术的研究,说明软件组件编程在大型应用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当今流行的组件模型和应用体系结构COM(组件对象模型)、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表是体系结构)、EJB(服务器端的组件模型)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软件工程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结合软件工程学教学的实际经验,研究在软件工程学课程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将案例教学运用到课程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软件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软件度量。包括软件度量的定义,软件度量在现代软件过程中的作用,软件度量的过程和相关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随着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三层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为企业资源规划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框架,是建立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的最佳选择.本文将结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实现,说明三层模式的体系结构,介绍基于三层模式的应用系统的分布式组件技术,阐述应用J2EE框架结构来实现应用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挂板组件是分体挂壁式空气调节器室内机组安装的必备部件。该组件是由两个挂板和一个挂板连接板组装而成,挂板组件需牢固、稳定,在没有专用工具的情况下,无法将组件分拆。文章详细介绍挂板组件的组装工艺点焊、铆钉铆接、托克斯铆接法等三种方法,从中推荐了经生产证明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应按照软件工程学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为依据,具体结合应用软件工程的知识与技术,最终反映用户的实际需求,实现系统设计的目的,感受软件工程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应按照软件工程学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为依据,具体结合应用软件工程的知识与技术,最终反映用户的实际需求,实现系统设计的目的,感受软件工程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中存在着特殊的性能和设计技术要求,它不是纯粹的软件系统或硬件系统设计,而是将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相互影响的系统设计,体系结构和组件的关系错综复杂,是一个规模大、技术复杂的项目,其设计模式和关键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分析了嵌入式系统软件的特点和开发设计的模式,提出建立统一的嵌入式软件系统框架来解决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