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采对希腊悲剧与神话的理解,直接与他对希腊哲学精神的理解一致,这中间都遵循了日神与酒神的对立与统一原则。明亮清澈的精神表现为阿波罗日神精神,黑暗的、恶魔的、泰坦式的、野蛮式的世界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世界。荷马、希腊哲学是希腊思想运行的两极。尼采强调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是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2.
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代表了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以艺术形而上学为背景,认为古希腊悲剧主要源于狄奥尼索斯崇拜,源于狂醉的酒神精神,源于直接反映酒神精神和生命意志的音乐。与其对应的日神精神也是非理性的,典型状态是梦,代表性艺术形式是造型艺术。酒神精神激烈而痛苦,需要日神精神的缓和。因而,悲剧虽起源于酒神精神,却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以阿提卡悲剧成就最高。然而,以苏格拉底和欧里庇得斯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导致了悲剧的衰亡。尼采强调悲剧中的酒神精神,彰显生命中非理性和痛苦的面相,同时又凸显了克服痛苦的昂扬态势。由此,尼采所讲的悲剧精神就上升为一种值得借鉴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3.
尼采审美主义源于对叔本华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独特体悟.其特点在于,从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中寻求生命救赎之途.尼采认为,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衍生的悲剧艺术,在悲苦的现实世界面前建立了一个艺术的中间世界,从而缓解了人类的心理重荷,并为生命提供了经历、战胜痛苦的可能.尼采的审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有其唯心本质及空幻色彩.  相似文献   

4.
尼采通过否定二元对立的抽象理性,揭去充盈着力与美的生命世界上覆盖的面纱,并以此为理论出发点理解悲剧。在《悲剧的诞生》中,他试图通过重释古希腊传统悲剧摧毁苏格拉底以来“使生存显得可以理解”的理性世界观,达到酒神精神的生命狂欢与日神精神梦幻形象的统一。这种冲破单一的理性视角而触及生命存在本身的哲学与一向推崇体验阐发、从天人同理的视角解读存在与生命的道家哲学极具共域性。然而,在《老子》等道家文本的鉴照下,尼采虽感受到虚伪的理性世界背后道的生发流通,却难以对其如实描述、建立妥当的思维径路,因而其酒神精神又在外显表征与进入方式上与先秦道家哲学、乃至中国哲学的世界观、生命观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5.
尼采探索希腊悲剧的本质是为了最深刻地揭示希腊的创造精神的深层原因。悲剧的日神因素和酒神因素这一对立在悲剧中被扬弃而归于统一。在悲剧中,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悲剧所给人的形而上的慰籍就是现象的毁灭丝毫无损于意志的永恒生命。  相似文献   

6.
尼采探索希腊悲剧的本质是为了最深刻地揭示希腊的创造精神的深层原因。悲剧的日神因素和酒神元素这一对立在悲剧中被扬弃而归于统一。在悲剧中,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悲剧所给人的形而上的慰藉就是:现象的毁灭丝毫无损于意志的永恒生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集中探讨尼采的悲剧文艺思想。在美学上有很高的造诣的尼采,突破传统上单一的悲剧批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二元冲动学说,阐释酒神(Dionysus)和日神(Apollo)的二元冲动如何成就了希腊悲剧的辉煌,着眼点在于酒神精神对于希腊悲剧的本质意义,酒神精神是其悲剧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希腊悲剧中的日神、酒神精神,尼采指出:荷马所诉诸的日神民族文化的史诗世界,以及随后的抒情诗人阿尔基洛克斯,这似乎是寓音乐于形象的过程,进而他发现,语言作为现象的器官和符号。绝对不能把音乐的至深内容加以披露。而建立在为人类灾难辩护的伦理依据之上的悲剧最能描画这个世界的本质。然而。在欧力彼得斯手中,悲剧死了。尼采驳斥了建立在苏格拉底理论下的有逻辑顺序的欧力彼得斯悲剧.并且,面对建立在“苏格拉底主义”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走向悬崖的境况,尼采试图以贝多芬、瓦格纳纯粹的音乐唤起悲剧的重生。使得德意志民族能够从中找到继续前进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尼采悲剧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悲剧理论是其激进反判哲学的先声.在悲剧起源问题上,尼采以日神的“恬静”与酒神的“醉狂”经希腊人意志活动而结合,解释“悲剧的诞生”:在回答如何对待痛苦死亡这一哲学终极问题上,尼采改造了叔本华哲学,将人生的悲剧性与希腊乐观的人生态度调合为一;通过对悲剧“音乐精神”的分析,尼采张扬了非理性主义,显示出西方哲学对人生存世界的重新审视,传达出“反传统”的新时代的审美信息;尼采以“形而上的安慰”解释悲剧之谜,强调悲剧在帮助人类审美地看待人生从而直面现实方面的作用,透露出“超人哲学”的端倪.  相似文献   

10.
《悲剧的诞生》对尼采哲学有着深远意义,标志着尼采哲学的“诞生”.在这本处女作中,尼采从古希腊神祗日神和酒神出发,借助二者的概念及希腊神话取向,不仅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观,也对美学和世界进行了艺术性解释,进而扩展到人的生存、民族的发展.尼采从音乐、古希腊悲剧艺术出发,透过日神神秘美丽的面纱进入到酒神精神的境界中,探寻何谓艺术,何谓美,何谓生存.虽然他的著作思想在前后存在一定变化,也遭受了不同的声音,但不可置否他的思想不论是对现代学术还是社会生活都仍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体现在艺术、哲学中的那种酒神精神、“意志”观.本文通过一定的细读法解读尼采在《源于音乐精神的悲剧的诞生》中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
尼采认为人生本质上是恐怖与苦难的深渊,但从古希腊文化的研究中,他发现了使希腊人能够获得生命意义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以及由两者结合而产生的悲剧.尼采认为生命通过艺术而得到拯救,他提倡一种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自由和生命欢乐的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12.
尼采美学有着很明显的非理性特征。他用古希腊神话中日神和酒神的形象来说明艺术的起源与本质。认为人的生命本能、原始的冲动才是艺术的动因和艺术的根本。尼采激烈批判的苏格拉底主义,实际就是理性至上的思想。他认为现代文明病的症结就在于生命本能的衰竭。只有复兴悲剧精神,用古希腊的酒神精神激发民族的活力才是文明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尼采认为,悲剧的神韵在于"权力意志"的客观化以及由其客观化而形成的融日神因素与酒神因素为一体的个别形象的毁灭和由此而唤起的本原生命的回归。如果说"日神-酒神说"的底蕴乃是戴着日神面具歌唱的酒神式咏叹,那么尼采代酒神立言的哲学行动就是披着黑格尔外衣舞蹈的叔本华式狂欢。直面以生命的委颓为主要精神表征的西方近现代文化危机,尼采试图在黑格尔与叔本华的运思张力下寻索生命自救的蹊径。但是,尼采所期待的"权力意志"从一开始就被他拔除了善的根荄,缘此,他那单纯地张扬生命强力的"权力意志"终竟因着缺少"境界"之光的烛照而使人自陷于"命运"的罗网却无从使人获得终极的拯救。  相似文献   

14.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尼采笔下酒神颂歌式的作家,她将音乐和诗的元素融入小说创作中,体现了尼采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完美结合。悲剧在伍尔夫的小说中诞生了。  相似文献   

15.
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是其全部哲学的总序言。在这部著作中,尼采提出了“日神”和“酒神”这两个重要的具有譬喻性、隐喻性的审美概念,指出了音乐在悲剧中的核心地位和希腊悲剧的形而上特征,分析了希腊悲剧灭亡的原因,显示出鲜明的非理性主义审美观倾向。  相似文献   

16.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尼采悲剧理论的关键性概念,日神精神是趋向幻觉之迫力,酒神精神是趋向放纵之迫力。悲剧是在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共同孕育下产生的,它的本质是非理性的,它的作用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慰藉。  相似文献   

17.
唐婷 《文教资料》2014,(31):83-85
尼采说:“希腊悲剧在其最古老的形态中仅仅以酒神的受苦为题材,而长时期内登场的舞台主角就是酒神。”①不同于希腊悲剧,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关于酒神受苦,即其承受个体化原则而所做的反抗,涉及较少。作者更多地是展示了日神因各种原因不在场后,酒神的大行其道,及其带来的不可阻挡的摧毁力。本文通过对《道林·格雷的画像》这一小说中酒神轻易出场原因的分析,探讨酒神性质的转变问题,并对尼采用希腊悲剧的酒神精神来拯救现代人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17,(4):56-62
日神与酒神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二者持续不断地斗争和间歇性的同盟与和解导致了悲剧的诞生。酒神精神在悲剧的诞生、死亡与重生过程中占据主导性。酒神是悲剧舞台的永恒主角,它戴着日神的面具说话。日神是酒神永恒生命意志的个体化显现。日神与酒神构成了一种二元性的制约关系,这种制约关系体现了个体性与普遍性、明晰与混沌的对立,并最终指向有限的死亡悲剧与永恒的生命意志。  相似文献   

19.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第一部著作,也可以说是他的哲学的诞生地。在这部著作中,尼采谈到了日神阿波罗的世界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分别代表了梦的世界和醉的世界。本文试图认识这两个世界的不同层面,二者的对立与统一,并最终了解它们对于探寻人生价值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20.
尼采的艺术观是他生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认为艺术是日神和酒神两种精神冲撞和进发的产物,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形式.尼采从形而上的高度,从生命存在的本质、人和世界的关系来认识与理解艺术的本质和价值.艺术美化和神化了痛苦,艺术的幻像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艺术的狂欢使人得以忘我,达到超越人生困境和救赎人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