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近代民族企业家特别重视利用儒家伦理思想来管理资本主义企业,引发员工努力工作的信念和价值观。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代民族企业并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社会性的企业文化模式,但在一些企业里初步形成了企业精神文化的重要观念:强烈的民族自强意识和国家富强观念;用“文武合一”的人和思想协调企业内部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生产管理活动中,强调以人为本;用“忠恕”之道和勤勉节约思想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用“诚”和“信”来培育员工的营销道德观  相似文献   

2.
一、日本重视“改善”与美国重视“创新”的原因 传统上,美国的企业较重视“创新”,日本的企业较重视“改善”。这与美日两国的历史、文化、制度、及思维方式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为什么“改善”能在日本大行其道呢? 首先让我们从组织上看:在日本企业中,管理人员中级别较高的,对“改善”负有领导的责任,他们经常深入一线,组织、督促“改善”工作;级别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人本思想及其现代企业管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思想是先秦儒家学说最鲜明的特色,它以“仁”为核心,主张以人为目的,强调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和主体的自由创造力量,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现代企业管理已进入“企业文化”的创新阶段,以人为本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主流,虽然儒家人本思想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理论多有出入,但其精华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管理价值。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增长引起了管理学家们的重视。日本企业特别注重“软”方面.组织有一种共同遵循的目标、战略、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精神因素,能及时应对外部变幻莫测的环境。这些都是西方硬性管理、科学管理所缺乏的.正是这些精神因素的巨大作用促使日本企业的高速发展。他们的成功让美国和欧洲的管理者明白了一个道理——社会文化可以与组织管理相融合.组织文化更容易造就组织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近期,通过对几个成功企业文化建设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民主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当了助推剂的作用,单纯的管理行为是无论如何无法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而单纯的管理思想离开了管理行为,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文化观念的深入谛造,在优秀的企业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主管理影响下员工精神的升华(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管理行为”与“管理思想”放在突出的地位,达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齐民友是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他对数学与数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都发表过深刻而独到的论述.在研究这些论述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他“科学、有哲理、强调理性精神”的数学观,以及“强调基础,重视创造,突出对探索精神培养”的数学教育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无为”学说的研究讨论,提出以老子的“无为”精神,作为我们进行企业管理,建立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以企业文化的“元为”,促进现代企业的“无不为”.企业领导者通过体验老子“以天道明人道”的精神,以职工之心为心,以市场之心为心,以无为之心,创造无不为的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对构建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具体而言,儒家的“仁”利于建立和谐、协调的企业管理机制;“礼”有助于构建正规、严格的企业管理规范;“中庸”便于掌握适当、适度的企业管理方法。因此,对于企业文化的构建,本文主要从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等三个方面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日本企业创造出独特而闻名世界的企业思想文化,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企和"思想. "企和"思想主要包括企业"内和"、企业"外和"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管理研究的主要研究特点的阐述,总结了日本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点,指出了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管理的成功所在.  相似文献   

10.
管理实践中,平衡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新经济时代,尽管满足精神层面的高层次需求已成为许多管理者有效激励员工、发挥员工潜力、实现员工满意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企业仍缺乏对员工精神的关注。这不仅导致了员工诸多问题观念和低劣行为,而且严重影响了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企业有必要更加关注员工精神生活,强化了精神激励。一要突出人格激励和人际激励;二要重视智力激励和情感激励;三要强调环境激励和学习激励。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先进性,突出时代特色;坚持创新,尊重创造;以人为本;重视学习,建设学习型企业;树立生态文明观,走绿色经济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公认的纺织大国,要想从世界跨国供应链的低端步入高端,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拥有自主品牌。要不断创新,不仅要有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而且还包括企业文化创新。美国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发源地,许多成功的美国企业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借鉴美国企业培育创新文化的经验,对于培育发展我国纺织企业的创新文化,增强纺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管理属硬性规章制约,企业文化则属软性的精神力量。西方资本主义初期的经济管理中多用强制管理,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被称为是“强盗男爵”。到了七十年代,西方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中心,已转为经营战略;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心则转向了企业文化。这是日本的企业家们引进西方的严格管理手段,吸收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结合日本的实际,创造出来的一套以忠诚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的“日本管理模式”。它重视对人的自觉性和主导地位的培养,注意与用户建立真挚的情感联系,重视职工与领导间的人情味,从而使企业全员滋生出献身精神,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赢得了西方经济学家与企业家们的高度重视。著名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说:“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音。”①美国的《幸福》杂志甚至说:“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和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②于是西方管理界流传了一句格言:“知识不如智力,智力不如素质,素质不如觉悟”。可见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哲学信仰,觉悟。  相似文献   

14.
风行欧美企业的“拢式管理”所谓“拢”,它是希腊语“整体”和“个体”的合成词,用以表达一种崭新的管理观念,即:管理必须强调个人和整体的紧密配合,从而创造整体与个人的高度和谐性。 在管理中,欧美许多企业主要强调个人奋斗,促使不同的管理相互融  相似文献   

15.
当今企业管理的新趋势是从传统的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充分体现人本精神,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抓好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三支队伍的建设。要尊重、爱护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发挥人才智能资本的作用;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对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正确的理解,由被动接受型转向参与管理型,直至自我管理型,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日本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具有双重趋向的价值目标,时中华儒教和佛教极端常尚,建立了家族主义和以“家”为机制的等级制度,团体主义色彩浓厚,善于学习,重视持续教育;日本文化中既有中国文化之根,又借鉴于西方文化,这些都是日本传统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从西方国家进入我国企业管理的一个全新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它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加强管理、加快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企业精神为灵魂,以塑造企业形象为目标,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文化性,避免虚泛化,突出特殊性,做到人物统筹。  相似文献   

18.
旅游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旅游更加突出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旅游企业文化便成为决定旅游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旅游企业文化在旅游企业管理中起着一定作用,现代旅游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加快我国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应从以下几点着手:提供人性化服务,建设诚信文化,重视旅游的文化内涵,树立“大旅游”观念,实施绿色管理。旨在促进我国旅游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村上 《中国培训》2004,(4):14-14
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较先进的模式之一。受独特的美国文化的影响,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其独有的鲜明特点。一、管理决策中体现平等与个性的协调统一美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强调个人自主,尊重人的个性。在美国的企业管理中,也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在企业决策中,既注重个性,强调决策者的个人意志,又讲求“授权”,尊重执行者在自己职权内的自主。所谓强调个人意志,就是老板做什么决策,不必经过商量研究,可以不征求任何人的意见。上级交给的任务,下级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完成。所谓“授权”之后的自主…  相似文献   

20.
彼得·德鲁克认为,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焦点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因此,企业文化的实施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出现主张“文化万能”、过分强调“以人为本”、滥用“民主管理”,以及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口号化或文体化等错误,从而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及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