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市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必将对武汉地区的治安问题提出新的考验。武汉市治安问题和犯罪问题有着自己的特点,例如外来人口犯罪并不严重,职务类犯罪可能高发等,这在以往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城郊的治安状况对将来“两型社会”的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值得我们进行专题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推动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经济建设,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社会和谐,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平台,高校应通过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创业实践,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建设,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教材等路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建设“两型社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组成城市之一,鄂州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发展和行动计划,文章从发展现状和规划思路出发,探讨鄂州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新批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圈中城市鄂州如何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己?该文认为,鄂州作为武汉城市圈中离武汉最近的沿江城市,也是“依武(汉)而昌”的新兴工业城市,理应率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城市,并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规划、行政体制的改革和推进政策创新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是国家中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利用系统论观点,以两型社会评价为总目标,提出了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5个指数为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校编撰的《两型社会建设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于2009年12月1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读本》从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意义、主要内容、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以及两型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两型社会建设的国际经验等方面对两型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国家提出"两型社会"建设战略和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背景下设立的,它的设立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迎来了新一轮重大战略机遇。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本文将从提升长株潭“两型社会”高职教育水平和促进长株潭区域经济建设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政府及教育决策部门在“两型社会”建设决策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是武汉1+8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探讨城市圈试验区应把握好经济与金融关系,应对试验区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迎来了新一轮重大战略机遇.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本文将从提升长株潭"两型社会"高职教育水平和促进长株潭区域经济建设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政府及教育决策部门在"两型社会"建设决策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土地管理政策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六个配套政策之一。创新土地管理政策,对推进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一系列依据,总结了国内各大综改区在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基本经验,进而结合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建议,以求通过在土地政策层面上的创新,不断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长株潭城市群的教育发展要注重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其教育发展问题既是“试验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试验区”综合改革的重要措施。如何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教育发展的改革试验?我以为,关键是要注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内的高校,理应着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并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但目前各高校由于能源供需不合理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多种原因造成能耗和浪费严重。为此,长株潭城市群各高校应积极做好节能节水宣传工作,大力推进用能管理体制改革,严格执行校园建设节能原则,力求成为“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给学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学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做好组织者和学习者的角色,重点打造“两型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5.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其教育发展问题既是"试验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试验区"综合改革的重要措施.如何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教育发展的改革试验?我以为,关键是要注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两型社会实质上是一个企业、社会、公众共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我们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湖北的发展,建设好两型社会,最关键的还是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抓发展首先还是要抓新型工业化,没有新型工业化,建立两型社会就会缺乏物质基础。本文阐述了两型社会和新型工业化的关系,并且提出在当前条件下,如何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才能实现两型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两型城市创建作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重要载体,加强其机制创新成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将传统的社会组织创新机制,以社会企业的形式融入到两型城市和社会建设中去,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实践发展的必然。社会企业融入两型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以"建立政府与社会企业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导向,整合社会各方离散力量,转变社会组织经营机制,加强对社会组织经营活动监管,对于符合社会企业资质的社会组织给予政策扶持,重点扶持社会效益大的创业型社会企业,引导某些非赢利组织转为社会企业和鼓励商业企业衍生发展社会企业或者联手社会企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型社会”的获批、物质生产方式及人文因素是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形成的因素。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缺乏完整的机构整合、政府指导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关对策,加快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中部地区经济特征,对金融危机下中部经济的发展进行思考,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抓住“两型试验区”机遇,引领中部创新;利用经济的互补性,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县域经济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吸纳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从改革发展全局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两型社会”的建成,将使一个城市变成天堂般的“宜居城市”、“和谐城市”。然而,“两型社会”的建成无疑要依赖政府的财政能力。文章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负债等几个方面对鄂州市财政能力进行简要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