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凯 《武当》2005,(1):37-38
京都会友镖局攻防实战法,是三皇炮捶拳第四代传人神拳宋老迈(宋迈伦)所创造的夫子三拱手和十二炮秘传绝技中的部分内容。虽然夫子三拱手以搓掌放打为主,但其内涵极为丰富,其中包括:肩肘腕手,胯膝足趾,四肢八节皆可为用。再如十二炮虽是以拳法为主,但在实战中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2.
三皇炮捶功夫中最有名的绝技名叫“夫子三拱手”,这个名字多少反应了目前三皇炮捶拳的现状,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商品社会中,这个古老的武术流派像一位老夫子,虽然不无失落,但仍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三皇炮捶功夫中最有名的绝技名叫“夫子三拱手”,这个名字多少反应了目前三皇炮捶拳的现状,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商品社会中,这个古老的武术流派像一位老夫子,虽然不无失落,但仍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传统。  相似文献   

4.
张凯 《精武》2006,(3):4-7
三皇炮捶拳夫子三拱手为三皇炮捶拳第四代宗师宋彦超所传。宋彦超字迈伦,武林美誉“神拳宋老迈”,1810 年出生于河北翼县赵家庄,少时习各种拳技,后投同乡乔公鹤龄习三皇炮捶,从师多年功有大成。乔公过世后,宋迈伦三年闭门不出,研习各家拳理与三皇炮捶技艺,终将各家拳艺精华融为一体,创出“夫子三拱手”绝技。  相似文献   

5.
夫子三拱手     
“夫子三拱手”是三皇炮捶拳的看门击技绝艺,由清代著名三皇炮捶大师宋迈伦得艺后在家闭门精心独创的。此技既有朴实无华的功架,又有科学求真的哲理。当年宋大师投笔从戎时,在七王府(爱新觉罗·仪炫,封醇亲王,排行老七,光绪帝之父)与御林军众教习比武时,就使用此术。屡屡将对手击倒于丈外,故被七王爷惊叹,称为神拳。“夫子三拱手”是基本姿式  相似文献   

6.
在门球比赛的实战中,优势方要稳打,切勿过贪。一旦失误就会把胜券拱手让给对方,留下遗憾。有一场决赛,离终局还有1分20秒,比分13:11,红方领先,但⑤、⑦球在界外。当④球起杆时,白方有两种打法, 只要实现其中一种打法就可以获胜。  相似文献   

7.
张凯 《中华武术》2005,(12):29-29
夫子三拱手实用技术,是三皇石包捶第四代传人宋迈伦所传。宋彦超字迈伦,江湖人称“神拳宋老迈”.1810年生于河北冀县赵家庄一耕读世家。少时聪明过人,习多门拳艺,后拜同乡乔公鹤龄苦习三皇石包捶拳械。从师多年功有大就。乔公过世后,宋迈伦闭门三年不出,研习各家拳理与三皇石包捶技艺,深人探求其中奥妙。经长期磨练,终将各家拳术之精华与三皇石包捶艺熔炉一体,创造出夫子三拱手实用技术和十二石包拳法。  相似文献   

8.
炮拳是大成拳重要打法之一,在大成拳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当中,属稳健而沉实的一种攻击类型。恩师王选杰先生在实战中,对炮拳的运用相对于劈、崩二拳来说较少,但这并不意味对炮拳的轻视。相反,选杰先生非常看重对炮拳的训练,他认为,长于直线发力的练者,应该加强炮拳的训练,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攻击风格。  相似文献   

9.
试论武术实战训练中的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探讨智谋、胆略和意志三种心理素质在武术实战训练中的关系。有智无胆会因行动畏缩而不能使智谋在实战中得到表现,有胆而无智者因行动粗鲁而失败于战术之中,有智而意志不强者会因一次行动失误而丧失取胜信念和时机,有意志而无智者会因意图不明和判断不准而产生盲目攻守行为,所以一个高水平的实战训练者必须具备全面的心理素质和技能。  相似文献   

10.
散手连环击法是散打技击中的高级打法,深受散打爱好者的喜爱。连环击法就是用一种和两种以上的击打方法,连续攻击对方。连环击法是在熟练掌握单招击法的基础上升华而成。连环击法虽然以各种踢、打、摔、拿技法组合起来,但它与武术套路不同,多以两招、三招击法为主,练熟后在实战中应根据场上的情况随意变化。在击打的方法上要掌握好进攻的节奏,讲求轻重缓急,长短、虚实并用,势势相承,变化无穷。 在连环击法中多数以两次连击为主,第一次进攻为第二次进攻服务。有一些招法是攻击对方裆部、颈部的,有些是擒拿对手要穴的,在散打比赛…  相似文献   

11.
张凯 《中华武术》2001,(4):22-25
反关节擒拿术是三皇炮捶拳技击实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贴身靠打,引进落空的实战短打技术。擒拿术的重要特征是制对方的关节(主要是肩肘腕手)反转,小指逆向朝上面,使其全身受制而失去反抗能力。但有擒拿就有反擒拿,转守为攻,转败为胜,这都是可能发生的。因此不能为擒拿而擒拿,要根据实际对象和具体情况而运用多种类型的武术技术。  相似文献   

12.
红五九炮式(一) 1.炮二平五 马8进7 2.马二进三 车9平8 3.车一平二 马2进3 4.兵七进一 卒7进1 5.车二进六 马7进6 6.马八进七 象3进5 7.炮八平九………… 不惧黑方冲卒逐车的威胁,平炮通车,各攻一翼,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式打法,至今已发展成为进攻左马盘河的主流布局。 7. …………车1平2 出动主力,布成堂堂之阵,此乃实战中采用最多的应着。此外黑方另有三种应法,介绍如下:一、炮2进4,车二  相似文献   

13.
武术、空手道、跆拳道内容及形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空手道、跆拳道是东方武技中的三个代表,它们分别起源于中国、日本和韩国。从一定角度看跆拳道和空手道,类似于中国武术的两个拳种,三种武技都包括招式演练和实战对抗两个内容。跆拳道和空手道的招式演练内容相对简单,武术招式演练比较复杂,内容繁多,难度较大。三种武技的实战对抗形式特点鲜明,跆拳道竞技注重腿法,空手道实行点到为止,武术散打体现出拳法、腿法和摔法并重。  相似文献   

14.
由“三将夺关”到“竹外横枝” 象棋交锋,双车兑尽之后,炮马兵是变化最深奥精彩的理想的战术联合体,为了探寻其战术运用之规律,笔者曾有拙著《炮马兵战法精华》一书。 炮马兵联攻的战术 在实战中是很有实用价 值的,1999年全国个人赛 冠军吕钦就是用炮马双 卒精妙战胜持双炮双兵 的孙勇征而确保夺冠 的。古代棋艺家早就注意 到实战中的此类残局势 而加工整理成有实用价 值的残排局。最早当数出 版于公元1570年明代的 《适情雅趣》中所载的“三 将夺关”局(图1)。这是则 “宽紧排局”,着法不是连 续照将的,有要杀的着 法,…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其技击是本质特征,尽管进入近代以后,武术的技术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技击应该始终是武术发展的价值前提,现代散打是中国传统武功经过提炼和改造后,以擂台比赛为形式的一种现代体育竞赛项目。而传统打法和散打肯定是有区别的,在提倡挖掘抢救传统武术的今天,探讨武术传统打法就有着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时代的变迁,武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兼具招式技巧和实战功能的体育项目。在武术学习和训练中,基本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武术的核心,是各种武术招式、动作的关键因素,武术练习者只有经历基本功的磨炼,才能在各类武术套路中更加精准地展现武术动作。因此,研究基本功在武术训练中的作用以及训练对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武术练习者在训练过程中应当把握基本功的特点,灵活运用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发挥基本功的优势,以全面提高武术练习者自身的专业水平,提升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全攻全守、防守反击是足球比赛中重要的两种战术打法。本文重点论述了足球固守反击在实战中的运用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追求与完成是没有止境的。纯艺术化的武术虽然脱胎于实战,但又不一定要作用于实战,在实战中实现价值。作为一种艺术,它自身可以外在于实战相对独立地发展。武术无论是作为一种技术,还是一种艺术,都在追求一种完美。  相似文献   

19.
马杰 《武当》2012,(7):43-44
武术中的实用技击打法,是经过历代武术先辈们在实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效经验技法。在古拳谱中就有"十四打法"之论,也被称之为"十四拳"。它是指个人在与敌人搏击时,身体的十四个部位(即头、两肩、两肘、两手、两胯、两膝、两脚、臀等)都能发挥有效地打击作用。这十四个部位都有不同的技击打法,经常多以四肢为主,其具体打法分述如下。头打歌诀头打落意在中央,浑身齐到无阻挡;脚踏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相似文献   

20.
由“虎守三穴”到“金蝉脱壳” 一则精妙、引人入胜而又教人以杀法的古局,早在明代甚至更早以前便诞生了,这就是收载于著名古谱《适情雅趣》中的“虎守三穴”局(见图1)。很显然,棋图是在实战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加工而成的。其着法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使人增长实战中的技艺才能,而其精彩绝妙的杀法,又令人陶醉。 1、炮二平七!车3退12、车八进九士5退4 3、炮七进五! 土4进5 4、炮七退二!! 退炮二步,恰到好 处!黑城三层巢穴被红方 车炮兵盯住,黑王插翅难 逃,由此得名。 4、………… 士5退4 5、兵六进一 将5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