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具有互动作用 ,但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始终落后于世界城市化发展水平及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滞后的消极影响分析 ,提出采取适宜性原则 ,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采用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推动全国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城市化各因素的定量测算,研究东部各省份的城市化水平,通过建立简单的回归模型测算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城市化部分指标对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从城市聚集不经济、城市群发展滞后、人力资本结构失衡三个方面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温州城市化进程,根据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特点,建立了温州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多层次主成分分析模型,并定量评价了2005-2011年的温州城市化水平,得出以下结论:(1)金融危机与城市化政策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有滞后一年的效果;(2)从2005年以来,温州城市化水平总体上是上升的,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上升幅度最大,2008年上升幅度最小;(3)温州市在2009年和2011年的城市化水平下降了,2011年比2009年的下降幅度更大;(4)温州市的城市化速度在2010年提高了,其余年份都下降了。  相似文献   

4.
非农产业城市化滞后是我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表现之一,非农产业城市化受阻是我国人口城市化滞后的直接原因。推进非农产业城市化,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VAR模型对1952—2003年的时序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我国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及效率变化三个方面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的相对滞后,制约了其成为金融发展的强而有力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6.
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的高度耦合协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的测算得知,并没有城市处于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同步型的发展阶段,而是全部位于滞后型或超前型的状态,且滞后型成为主流趋势,城市数量也呈现递增的态势;②东北三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程度总体较高,以中高度耦合为主;在区域内部,辽宁省内中高度耦合的城市比例明显高于吉林和黑龙江;③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协调度分析得知,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沿哈-大交通经济带呈带状分布;协调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递减分布趋势,即越靠近中心城市协调度越高、越远离中心城市协调度越低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的高度耦合协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的测算得知,并没有城市处于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同步型的发展阶段,而是全部位于滞后型或超前型的状态,且滞后型成为主流趋势,城市数量也呈现递增的态势;②东北三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程度总体较高,以中高度耦合为主;在区域内部,辽宁省内中高度耦合的城市比例明显高于吉林和黑龙江;③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协调度分析得知,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沿哈-大交通经济带呈带状分布;协调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递减分布趋势,即越靠近中心城市协调度越高、越远离中心城市协调度越低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多方面统计资料对我国目前定义的西部地区12个省市的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东,西部地区CDP,人均GDP的比较,将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研究了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西部地区人均GDP及第二,三产业比例的关系,指出了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滞后是经济发展缓慢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产业的发展是提高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动力因素之一。中原地区城市化在全国居于落后水平,主要根源在于中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产业发展无力支撑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反过来滞后于工业化的城市化也难以成为产业提升的平台。未来一段时期,中原地区要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高来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形成多业并举、重点突出,各个城市产业特色鲜明、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李因果  李新春 《情报杂志》2007,26(12):133-135
煤炭资源型城市因其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着信息化和城市化相对滞后的局面。信息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是提升煤炭城市区域经济地位和促进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对中国煤炭城市信息化、城市化的评价研究显示:煤炭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化水平存在互动发展的正向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