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育人,而文化育人则是教育的至高境界。笔者所在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布局,重点打造"一班一品"特色班级文化,实现学生成功、教师提升、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一、"一班一品"主题的确定"一班一品"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打造班级特色品牌,使残障学生在"一班一品"的创建中,受到有效的教育;使教师在"一班一品"活动创建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与特长,  相似文献   

2.
顾瑞芳 《江苏教育》2012,(26):13-14
漫步在我校教学楼的长廊上,你会看到每间教室的门口都悬挂着班级的名片,这是特色班的班牌,上面有班主任寄语、班徽、班级奋斗目标、班级口号、班级全家福等。近年来,我校着力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了"一班一品"的活动,努力使班级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温馨的"家"。1.每一个班名都取得富有个性。班主任结合自身的优势,根据本班学生的特长、爱好,确立班级文化特色,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有的班级以"书香阅读"为主题,有的班以"体育运动"为主题,有的班以"器乐演奏"为主题。在班  相似文献   

3.
周翀 《考试周刊》2014,(11):171-172
<正>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班主任利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塑造、锻炼学生,无疑比说教更有效果。班级文化建设应该被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首位,而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从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收获。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环境文化对于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在建班育人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通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意识,激发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热情,进而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瑞金市九堡中学创办于1950年,现有学生1153人,教师68人。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办学业绩突出,教风学风优良。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方针,励精图治,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学校积极创设条件,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底蕴。一是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利用读书长廊、广播站、宣传栏、图书室等建立起了阅读角,打造"书香型"校园。二是加强班级文化管理与建设。做到"一班一班训、一班一格言、一班一展示角",以创设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中小学班集体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品位,推动德育"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点"工作,各地纷纷开展特色班集体评选工作。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臻至完美。"班级文化经营好了,学生的心灵就有了展翅飞翔的空间,班主任也就轻松了。事实上,创建特色班级,轰轰烈烈开场容易,但高效经营、持续推进却很艰难。如何打开班级特色这扇窗,提升班级文化品位呢?一、明确班级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株洲健坤潇湘高级中学基于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目标,采用拓展育人方式,丰富育人内涵,以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多元培养体系为基本内容,对“一班一品”特色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在实践中,学校以班级文化主题为突破口,以班级活动和营造校园教室文化环境氛围为载体,逐步形成“班班有特色,个个能出彩,人人都自信”的班级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张岩 《黑河教育》2013,(1):23-23
伴随着新课改的春风,“三维互动”的德育模式在我校生根开花。我校“三维互动”德育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学校决策指导——班级教育引导——学生行动实践,通过这一模式来体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班级建设的特色化和学校管理的人性化。重点推行了特色班级建设,对班级文化进行深入的思考,立足班级实际,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班集体,形成“一班一品牌,一室一特色”的局面,进而丰富校园文化,提升校冈文化品位。其具体实施步骤是:  相似文献   

9.
肖学冰 《云南教育》2001,(16):47-48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有的基础,班级文化建设应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通过健康、丰富的班级活动建立优良班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学生素质。班级文化建设内容丰富。本文谈一谈对班级文化建设框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富有活力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消除学生学习后的疲劳,促使他们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其正确审美观,增强班级向心力,激发爱班爱校的热情。这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班级也能说话"。  相似文献   

11.
杨春成 《广西教育》2009,(17):32-32
学校本来就是文化之地,但一些学校却离文化越来越远了。然而,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多年以来却坚持"文化立校"、"文化育人",而且做得很实。从做科研课题开始,到今天的竞赛活动,扎扎实实抓学校里最小的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单位——班级,抓班级的文化建设。其中有对共性的要求,更提倡个性的彰显。从活动的方案及其案例中可以悟出,文化的形成不可太功利化、任务化,而且非老师一人之力可及,一定要举全体师生之力。这样的过程即教育。班级的文化,在今天的活动中是突出了重点的,这是突破口;但他们已经注重了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比如班级形象的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2.
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亚文化,是一种与学生生命成长息息相关的潜在教育力量,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班主任在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端正对班级文化的认识,以建设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营造健康的班级舆论环境、塑造良好的班风班貌为目标,建立健全班级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发挥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重视班级文化物质载体的开发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进行班级管理时多采用"千班一面"的方式,即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对班级个体和学生个体则很少触及。这种教育方式缺少针对性和主体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班级之前存在的差异,使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班级文化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问题并提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4.
班级凝聚力是塑造优良班风学风的基石,对班级建设管理工作和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作者结合实际工作,探讨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认为应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形成良好氛围;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构建文化自觉与自信已经成为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义之所在。近年来,奉贤区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建设践行着文化育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正学校的文化内涵是决定学校教育内涵品质的根本因素,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在长期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培育形成的班级形象、奋斗目标、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因素的总和。从传统德育重管理到现代德育重建设的转型过程中,我校坚持"以德立校、文化引领、精勤细实、高效课堂"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面向现代德育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制度,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1.班级文化建设推进工作室学习研修制度。我校班级文化建设推进工  相似文献   

17.
一、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确定为了寻求文化育人更有针对性的切入点、更具交融性的衔接点和更有实效性的操作点,2008年9月,我们尝试实施"班级文化‘六个一’建设。"六个一"即班级文化的六个小项目:班训、班报、班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介绍了Wiki的概念和特点,然后阐述了基于Wiki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及影响因素,最后探讨了基于Wiki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重点阐述"以生为本,激励赏识"班级管理模式下小学班级文化的构建,结合当下小学班级文化构建现状,从制作班级名片,激励引导学生、评选班级之最,找出树立典型、培养学生自信,深刻感受快乐、给予足够尊重,张扬学生个性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其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水平,为班级管理工作有序推进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是通过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具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笔者选择了"忠"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忠"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有忠诚无私、忠于他人、忠于国家及君主等多种含义。在建设班级"忠"文化之初,笔者带领学生搜集有关"忠"文化的资料,并最终定下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携"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