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燕妮 《出版广角》2016,(22):72-74
当下的体育赛事传播正从传统的电视传播转向移动网络社交媒体传播.本文首先以数据走向形象地介绍了移动社交媒体自身的趋势变化,分析了在体育赛事传播的过程中,移动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人性化及个性化的四个特点;其次,阐述了移动社交媒下体育赛事传播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体育赛事传播如何在移动社交媒体下构建“新格局”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媒体在体育赛事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地利用媒体进行体育赛事的宣传报道成为赛事组织者的一项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媒体运行被日益重视.本文以广州亚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媒体运行为例,剖析了大型体育赛事的媒体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3.
后奥运时代,媒体运行在中国国内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推行存在理念方面的障碍,媒体运行的本质属性一直缺乏明确的界定,媒体运行的发展缺少理论观照。本文从整合营销传播IMC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于媒体运行服务的理念、策略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媒体运行从性质上应该归属于整合营销传播。大型体育赛事的媒体运行,实质上是以市场推广、形象塑造、品牌建构为目的的一种整合营销传播战略体系,媒体运行应该从数据共享、口碑控制、组织沟通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钱漳颖  张林波 《今传媒》2023,(11):76-79
融媒体时代,体育赛事传播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对传播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融媒体时代背景,分析了体育赛事传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提高体育赛事传播质量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促进体育赛事的高效化传播,为新时代体育赛事节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大型体育赛事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平台。在国际传播视角下,抓住国际传播机会,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加强体育报道,是一名媒体人肩负的新闻传播使命。本文就如何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做好体育宣传报道,发挥体育宣传的国际传播价值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体育赛事的传播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强体育赛事与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赛前、赛中、赛后的及时宣传与传播,对于体育资源的整合传播,运动员形象的塑造都有着积极意义。随着大型体育赛事与媒体之间相互依存关系“难分难离”,赛事依托媒体得以实现积极传播,扩大赛事影响。最为理想的是,赛事组织方利用媒体报道提供各种服务资源,达到双方预期效果,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利益共生。目前,我国大型赛事媒体报道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由张德胜、王佐臣、姜晓红等著的《大型赛事媒体运行研究》一书,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媒体对大型体育赛事报道能力的策略与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媒体视域下体育赛事的举办己成为一座城市发展的标志与展示城市魅力形象的有效方式。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来构建城市品牌,推进城市发展,成为城市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识。从城市品牌的媒体传播效果出发,提出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效应,并以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构建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塑造和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8.
明星、竞技、淘汰等重大体育赛事的兴奋点对于媒体而言可谓是绝佳的市场机会,而体育赛事也需要通过媒体吸引更多人们参与。那么,媒体通常报道重大体育赛事的聚焦点在何处呢?如何才能够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呢?本文选择奥运会报道作为案例,分析提炼重大体育赛事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瑞  徐娜  李雁劼 《新闻界》2012,(1):72-73,77
由手机报纸、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视频等组成的手机媒体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日益成为传媒业瞩目的焦点.体育赛事传播也借助手机媒体,促进了双方的合作共赢.本文探讨了手机媒体促进赛事传播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手机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媒体具有传播快速便捷、交互性强、个性化、成本低廉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手机媒体从发展初期开始,就与体育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年来,手机媒体通过报道体育赛事为自身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体育也搭载了手机媒体这个有效的传播工具,扩大了自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瑜 《新闻界》2013,(10):67-71,76
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体育赛事在各种不同的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历程及演变,发现在我国体育赛事近150年的传播历程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传播技术直接影响体育赛事的传播效果;体育赛事传播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多元化;赛事实况转播是最受欢迎的传播形式;互联网出现后体育赛事传播呈现融合趋势。无论从传播内容,还是从传播形式和手段上,体育赛事都获得了不断的提升,传播空间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将变得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影响下.新媒体已经走进体育传播的每个角落。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尤其是利用电视媒体的丰富资源,与体育新媒体进行配合、协助,建立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平台.引领了中国体育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大型体育赛事中,体育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新闻报道和经营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直接影响到体育媒体竞争格局和媒体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时代给借助体育赛事的营销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中国市场诸多借助世界杯进行营销传播的案例为例,借鉴传播学的拉斯韦尔5W模式,分别从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探讨企业借助体育赛事进行营销传播的策略,认为企业宜充分把握融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在确定企业适合借助特定体育赛事进行营销传播的前提下,锁定并分析传播受众,根据营销传播的目标进行多重分析,选择合理的媒介组合和传播内容,并综合考量各种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型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政府提升自身形象,加强对外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但体育赛事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等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对抗性激烈,容易引发各类危机事件.本文以刘翔两次奥运退赛为例,探讨在体育赛事危机发生过程中,媒体如何在短期内正确引导受众、消除不良信息影响、控制负面信息散播.  相似文献   

15.
杨叶 《传媒观察》2014,(8):37-38
笔者以新浪微博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探析微博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传播特点,研究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的这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于社会信息的传递和扩散而言,广播电台承载着一定的传播职能,媒体记者在危机传播过程中如何化解危机、引导舆论成为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以阐述危机传播的危害性为切入点,并根据广播电台记者的角色定位,提出如何发挥媒体记者化解危机和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整体实力的体现,利用体育赛事传播城市形象,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广州市作为第十六届亚运会的举办城市,注意结合亚运文化与城市文明,倡导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重视媒体的作用,讲究传播策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传播了广州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8.
熊国太 《新闻界》2007,(2):120-121
如果从媒体传播的发展逻辑来推断,手机媒体正在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当前手机传播已成了人际传播的主流和大众传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充分研究手机媒体的传播原理,认识其蕴含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新闻以其大众性、娱乐性、情感性以及全球性的特点,成为众多媒体追逐报道的领域。而电视媒体以其集图像、声音、文字、音响等多种符号形式于一体,动感、感染力强等优势,是体育传播尤其是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传播的主力媒介。由于中西传媒体制、受众观念、媒体实力等方面的差别,造成中西方电视媒体在体育赛事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以中国中央电视台、NBC的北京奥运赛事报道的差异为例,从报道理念、报道角度、报道内容等方面对中西电视媒体体育赛事报道差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谷雪  周祥东 《传媒》2024,(3):94-96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既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也是主办方在国际社会中展示国家体育实力与传递国家声音的体育传播舞台。随着传播生态环境的变化,情绪传播在媒介网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体育传播领域。通过分析北京冬奥会中引发观众情绪传播的原因,总结北京冬奥会中情绪传播的生成机制,对情绪传播进行反思与思考,有助于利用积极情绪为大型体育赛事赋能和推动赛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