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面向全国基础教育系统进行网络公开课。对于学生减负,他表示,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学生课业负担监测,2014年将对各省所有地市学生课业负担进行量化排名,并把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2013年12月10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面向全国基础教育系统开展网络公开课。他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是最难的,但也不是容易的",在未来新教材的审定上将降低难度。对于学生减负,他表示,明年将对各省所有地市学生课业负担进行量化排名,并把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教材将降低难度刘利民说,很多家长都认为目前学生学习内容与国外相比过难,一些校长反映,学生出国  相似文献   

3.
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减负"势在必行。学生"减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自身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达到"减负增效"。"减负"不是减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不是减学生刻苦钻研的风气,更不是减教育教学的质量。减轻课业负担,虽然谈及多年且采取了一定措施,但学生课业负担日趋加重。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教育部将对全国各地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监测排名,把各地减负工作开展情况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等挂钩。此外,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2014年4月至6月间,从省(自治区)、地(市)、县(区)、学校等不同层面,组织开展规范义  相似文献   

5.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影响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问题,人们都在期待"减负"而不"减质"的教学方法.如何才能使化学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使课堂学习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领域,"减负"不是一个新问题。长期以来,"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却在"减负"声中越减越重,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顽疾"。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家庭负担、社会负担,成为一种社会病态,"减负"刻不容缓。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认为,"减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学校、社  相似文献   

7.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俨然就是一种历史顽疾。建国60年里,"减负"数十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文件里。三代国家领导人对此都有过专门的批示。2004年7月,教育部甚至专门为此发出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之后,每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中都可以找到"减负"的字眼。即便如此,学生的实际课业负担依然沉重。"减负"为何如此艰难?因为人们早已看到,这一问题的根源并不仅仅在教育,而更多在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资源状况乃至文化传统。他们毫不犹豫地以为,社会竞争决定了课业负担"水涨船高"的必然结果,教育无能为力。值得深思的是,真的是竞争决定了一切吗?现有过重课业负担中,有没有教育的责任?在这一历史顽疾的治理中,大家是否已被惯性思维裹足不前?教育能否有新的作为?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教委:唱响"减负"主题,用改革创新的、科学系统的思路和方法推进减负 一直以来,特别是2010年国家教育纲要颁布以来,市教委把减负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近两年,北京通过科研部门和教研部门做了多次关于课业负担的调研.调研显示:目前全市中小学课业负担仍然较重,并有随年级升高而趋于严重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四多三少","四多"即学习时间多、家庭作业多、考试排名多、课外补习多;"三少"即睡眠时间少、体育课和锻炼少、自主支配时间少.此外,教育部在201 1年和2012年两年也在北京做了课业负担的监测,得出北京地区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学生负担也比较重的结论.此外,北京地区的学生体质健康也不容乐观.所以,新学期开学,市教委进一步加大了减负工作的力度,下决心破解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1955年7月,教育部就发出了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近60年来,我国各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项,可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却越来越重,时间跨度长达50余年的"中国式减负"为何总是越减越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家的减负政策实施长期面临困境?本文拟从多个角度对其审视。一、简单化的做法遮蔽了减负问题的复杂性1.关于减负的基本问题。我们如何认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个事实?一方面,减负是针对课业负担过重的学生提出  相似文献   

10.
《陕西教育》2014,(4):43-43
陕西省教育厅4月22日发出通知,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启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将对各市(区)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监测排名,并鼓励家长、师生举报减负不力、存在违规行为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关注     
《小学生》2013,(12):129-129
2013年全年,全社会对"减负"的关注始终热度不减。先是年初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接着,年中《人民日报》等媒体对"如何走出减负困局",避免"越减越重"之怪现象进行了连续关注;最后,年终教育部又"重拳出击"——《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并将择期印发。将孩子从课业负担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努力的,有学校、有家庭,更有政府。首先,应该从教育内部人手,向课堂要效率、让老师提水平、让学校强管理。从作业量、上课小时数、考试次数这些教育教学最  相似文献   

12.
《河北教育》2011,(5):10-12
【本期话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多年来,教育部下发了数十个关于“减负”的文件,各地也出台了不少“减负”举措,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过重。《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深圳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指导意见》,这对于从事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师群体,应该不陌生。网上搜查有关教育减负的大事记,发现"早在1955年7月,教育部就发出建国以来第一个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2004年教育部又发布《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这是50多年来,教育部第六个减负文件。"随后各省市区也出台相应的地方政策作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启动了"减负万里行"活动,北京、浙江、吉林等地也再次打响了"减负"攻坚战。北京市教委还专门发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出台了八条具体的减负措施(以下简称"京八条")。接着,教育部发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试图通过这些减负措施解决当前较为突出的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减负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缓解,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 ,教育部召开“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 ,并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陈至立部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再一次对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做出专题部署。我借贯彻落实教育部“减负”意见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 ,谈谈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负”已成为教育系统新千年的头件大事。久减不轻久治不除的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沉重的课业负担及教学质量差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只有减轻学生负担…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减负增效运动。减负增效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制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一项有力举措。减负做到了,如何增效正困惑着广大一线教师.本人结合自身的化学教学工作,谈一谈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提出 过重的学业负担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界共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1955年以来,教育部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为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相继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小学生减...  相似文献   

18.
"减负"包括减轻学生的课业、精神、经济三种负担,而减轻与课程和教学密切相关的课业负担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为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必然引起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的加重.解决"减负"问题并非简单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能奏效的,它涉及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评价以及升学制度等诸多问题,是一个体现学生主体性,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问题.严格地讲,"减负"问题的根本解决有待于素质教育取代功利教育,它需要一个漫长转变过程,但就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科目林立,应试学科繁多,学生负担沉重的现状,"减负"又刻不容缓.因此,本人认为实施综合课程开发是解决"减负"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我市正在实施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减负"是施教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手段,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结果。为此,盘锦市教育局提出"减负"、"提质"、"增效",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这种要求切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到实践上的认真探讨。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我们十多年来常说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困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久  相似文献   

20.
降低难度还是减少数量———中学生“减负”问题研究佘贤君王莉唐燕引言长期以来,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困扰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在近30年内,国务院、原教育部和国家教委就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曾先后发过11次文件。而且,在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上,“减负”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