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记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掌握记忆的方法.所谓的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从识记开始的——是获得知识经验和巩固知识经验的过程.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强调:要着重培养训练学生的记忆力.牢记必要的历史事件、国家、朝代等名称和顺序,复述重要的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记住重大事件的年月日等.因此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是历史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现在部分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主要采取机械记忆的方法,这常常是由于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深造成的,需要教师讲透教材,使学生彻底理解.同时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这样学生意义识记的能力才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传统化学复习课存在内容重复、模式单一、针对考试等问题,不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与当代学生学情,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学习方法,注重辅助教具的使用。例如,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这一单元的复习课提出一些教学思路,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比较法”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很广.“比较法”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更准、更清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能较快地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什么是“比较法“?”比较法”就是那些要求学生掌握的生物学概念或生物知识在教学中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相同的、相似的和不同的地方,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比较法”可以分为横向、纵向和综合比较法三种.横向是指同一章节内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这种方向应用的较广.例如:我在讲“血液循环”一节时.关于动脉静脉、动脉血与静脉血这四个概念时,用的就是横向比较.(见下表)心室→动脉→全身各处 动脉血:氧高、鲜红色心房←静脉←全身各处 静脉血:氧低、暗红色又如:在学习环节动物门时,依照课本内容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比较本门中的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等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态环境、食物和运动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即本门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点(即动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这就是一般常用的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是指不同章节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即有意识地与前面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例如:我在讲到家鸽的血液循环时.联系前面鱼纲、两栖纲和爬行纲进行比较,这样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又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实验教法建议北京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白福秦100043“水氢气”章本章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前边所学过的内容,如分子、原子、原子量、元素符号、化学式、式量等基本概念,用于水和氢气等具体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的教学上。而且使...  相似文献   

5.
本单元教材由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和化合价四个课题组成。对于学生来讲,掌握这部分内容十分重要,是学生今后学习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上课一听就懂,下课一做就错,究其原因是一些数学知识没有记住。数学知识的记忆是很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认为,记忆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两种。要使记忆对象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的映象,一般来说需要通过反复感知,但由于记忆对象没有明显特征,也很难记住,而且容易遗忘,这就是有意记忆;有些记忆对象,  相似文献   

7.
中学化学计算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对它的正确学习可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能力,促进对化学概念、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面对各种各样难易不一的计算题,我们是束手无策,还是有一定的策略可循,回答是肯定的。1.审题归类中学化学计算严格讲只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据有关概念、定义及公式的计算;另一类是据反应式的计算。学习时若分类正确,则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得心应手。属于一类计算的大约有以下七类:(l)据化学式的计算(如求化合价,质量分数元素间质量比,元素原子个数比,…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听讲、学会思考、学会表述、学会记忆",讲好每一节课.师生只有默契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二个原子形成的双原子分子极性的判断学生容易掌握,而多原子分子极性的判断学生往往束手无策。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用以下三种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根据中心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判断在共价化合物中,若中心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说明在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按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具有理想的几何构型,按照理想几何构型分子内部具有对称性,其偶极矩为零。即: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当中心元素的化合价未处于最高时,在分子中中心原子除了参与成键的电子外,尚存在孤对电子,由于孤对电子与成键电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分子构型发生扭曲而失去对称性成为极性分子。据此方法学生不难判断出: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综合性强,方法灵活,对于许多中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教材中只简单介绍了化合价升降的配平方法和步骤,对于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仍难以运用。现就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对于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在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时,应按数目多的一方化合价变化总数开始入手配平  例: NH3+O2NO+H2OO2为双原子分子,按O2化合价变化。  NH3: N-3N+2  升5价O2: O022O-2  降4价…  相似文献   

11.
各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虽然呈现出千差万别 ,但是却又互有联系 ,有规律可循 :元素周期从宏观上说明了元素的各项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出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即周期表上下左右的关系 ) ;而原子结构正是从微观上揭示了元素性质呈出周期性递变的原因 ,即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一、在学习本章时 ,一定要紧紧抓住上述两条规律 ,进行下列几个方面的思考( 1)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微粒”构成。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要求理解元素 ,同位素和元素的原子量等重要概念。( 2 )…  相似文献   

12.
概念是小学自然知识的基础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 ,没有概念 ,谈不上思维。概念又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前提条件。只有概念明确 ,才能对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断定恰当 ,推理有据。因此 ,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概念是自然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概念教学多属于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那么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熟练掌握概念 ,从而达到意义识记的目的 ,并为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创造好条件呢 ?这就要探讨概念教学的方法 ,使之既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 ,又符合自然教学特点。因此概念教学就要完成在大脑中经历的由直观…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窍门,在于当堂引领学生建立既定应用文种的“内容结构格式化识记脑图”,并运用这张明确易行的图示主导起草以及改稿等训练活动。这种教法符合本门课程的性质和课程标准,遵循了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规律,对纠正目前以讲代写、重讲轻练的偏向以至普遍提高学生应用文格式化处理技能比较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4.
第八章《酸碱盐》,是在讲授了氧、氢、碳、铁、溶液、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物质结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将常见的无机物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加以分类,从具体物质的性质到一般概念,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打下基础.同时把初中化学中的理论、概念、计算等加以总结.为今后的学习和参加工农业生产作好准备.因此,本章对中学化学知识的学习,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听浅见.1.抓住关键性词语,把概念讲准确本章涉及的化学概念比较多,在教学中抓住关键词语重点讲解,既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化学概念的理解,又便于记忆.如酸和减的概念教学中就要强调“全部”二字,即“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因为学生还不清楚什么是酸式盐和减式盐.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全部”两字的理解,讲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要分析“吸收”“夺取”两词的不同含义,“吸收水分”属于浓硫酸的吸水性,“夺取有机物组成中的氢氧”属于浓硫酸的脱水性,它们分别代表浓硫酸的两种不同的物理性质.又如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的不同,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呈酸性的溶液.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呈酸性的溶液中其溶质不一定是酸.有些盐的溶液,如硫酸氢钠  相似文献   

15.
初三化学是启蒙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比较,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记忆的负担很重,学生普遍反映:“化学难记、易忘.”因此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对大面积提高学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强化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提高记忆效果.记忆是以注意力为基础的,学生要获得良好的记忆,必须强化听课的注意力,运用各种器官将所学知识储存在大脑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l.1 重视预习:通过布置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会引起对新课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上新课时,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带到课堂上,有意注意教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1.2 加强实验教学:以各种新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记忆.运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化学课的优势之一.第一节绪言课,学生就可以亲自观察到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金属镁与氧化合的产物——氧化镁的白色粉末.新奇、明显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兴趣高涨.紧接着又看到绿色粉末状的碱式碳酸铜加热后变成黑色氧化铜,并且试管壁上出现水珠,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中明显的颜色变化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实验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了学生对化学科学的求知欲望和记忆.1.3 加强直观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无机化学课程中,对于元素化学这部分内容,师生普遍感到知识内容庞杂、枯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针对这一特点,我在“硼族元素”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处理及教学形式方面作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7.
概括来说,历史教学培养的能力主要有三方面: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三者互有联系,分析能力虽是核心,但阅读能力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义务教材,增加了大量阅读内容,其意就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要真正地掌握知识,关键在于读书。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记住看过的内容,要比记住听过的内容多而持久,可见培养学生阅读教科书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努力做到教好、用好历史  相似文献   

18.
正物理公式是初中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对于物理公式的记忆、理解、掌握,对正确认识和掌握物理规律以及应用物理规律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初中物理涉及到的公式较多,很多物理量符号相似、公式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这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无外乎教师重复讲、学生反复练,这不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学与数理学科相比较,叙述性内容较多;而且前后各部分独立性较强;系统性相对较差;比较零散繁杂;纯理论推论内容较少;课时较少,单位时间内教授内容量较大;记忆内容颇多.我在教学中多年来深深体会到简洁在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点燃学生热爱生物学知识火花有一定作用.即简洁就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教材为依据,化繁为简、去粗取精、抽象概括、浓缩结晶等一系列处理过程.一、简洁的几种方法(一)单字组合简洁法就是把某些内容用某几个字来表达.如:多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较,在性状上的特点课本中是这样叙述的:“多倍体一般表现为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多.但发育延迟,结实率降低.”教学中我并没有先具体讲多倍体的特点,而是先将它归纳为五个字:粗、大、多、迟、低.这种简明新颖的提法,一下子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了一定的悬念.在学生产生急需了解的心理时再进行阐述.再加上这五个字是那段内容的高度简化浓缩,这无疑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因为记忆规律告诉我们,记忆内容数量愈少.记忆效果愈好.记忆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有些内容有时在需要时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但只要有人提示某几个字就一下子全都再现出来.我们要善于抓住  相似文献   

20.
<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的核心,而如何构建具有个人风格的高效课堂是教师成功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并不断总结和创新教学手段,真正将高效课堂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一、什么是高效课堂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只要在4分钟内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高效;有的说只要学生在45分钟内完成学习任务就是高效;有的说今天一节课讲了多少多少内容,多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