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本文针对通信系统课线性时变系统中较难理解的问题提出基于仿真模型的教学方法。采用Matlab通信系统综合工具箱,对线性时不变系统复包络输入——输出关系的卷积积分公式进行分析及推导获得了时变系统仿真模型公式,并采用抽头延迟线(TDL)模型,及Matlab语言编程实现。以一个双频率的音频信号为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清楚地表现线性时变系统产生的频谱扩展,系统的时变特性使以时间为函数的输入信号发生了衰减和相位旋转,效果清楚易于教学演示。  相似文献   

2.
轧机张力系统是一个受外界干扰的线性时变系统,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本章首先分析轧机张力系统的结构,并建立其多模型集;其次对轧机张力系统进行多模型切换控制器设计和切换策略的确定,应用模糊判断机制来确定各局部控制器权重,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采用Matlab7.0工具以轧机张力为对象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解决二阶线性系统的时变参数与外部干扰的控制问题,提出采用自抗扰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鲁棒跟踪控制。以经典的串联RLC电路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时变参数、外部干扰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二阶系统模型;根据模型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实时观测系统扰动,进而补偿到自抗扰控制器中用以抑制扰动。应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分析,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以DSB信号为例,给出了Matlab仿真软件在通信原理课程中的3方面应用:M文件编程仿真、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和GUI演示系统设计.实践结果证明:Matlab不仅可以辅助教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其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移动通信"和"通信原理"两门课程中涉及的无线通信信道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的特点,将基于Matlab的无线信道仿真引入"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采用Matlab对多径时变衰落信道和Jakes信道进行建模,通过课堂演示教学与仿真实验教学相结合,该教学内容克服了硬件实验对于无线信道建模实现的困难,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多径时变衰落信道的基本概念。实践证明:将无线信道仿真引入"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电通信中,在相同的时间、空间和频域内,不同的信号可以与各自的对象进行信息交换,依靠的是多址技术.时分多址(TDMA)是一种利用时隙分离,在相同的频域内传输多路信号的多址技术.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对TDMA技术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对通信原理中多址技术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以为通信建模仿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开关磁阻电机(SRM)的线性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变角度的电压PWM斩波控制方式调节电机的转速和转矩.给出实现控制算法的软件设计流程图.用Matlab/Simulink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了电压斩波方式下电机的调速性能;通过Proteus和Keil联调,模拟了在给定的位置输入信号下,利用单片机输出电机的控制脉冲信号,验证了软件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线性化模型,结合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最优励磁控制器用的系统状态方程,求出线性最优励磁控制电力系统稳定器,用Matlab仿真软件在单机无穷大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励磁控制具备了良好的抗扰动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Matlab软件的仿真功能在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及实验中的应用。结合教学中的具体实例,再现通信系统的某些关键环节信号的波形和频谱,论证了在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引入Matlab仿真软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践表明:基于Matlab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应用,改革了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Matlab的无线衰落信道教学演示平台。该平台首先引入不同类型调制信号通过无线信道环节,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信道衰落对信号产生的失真影响;然后讲授不同信道衰落的统计特性及模拟产生方法;最后利用数值仿真获得不同通信系统性能。教学实践表明,该平台加强了学生对无线信道特性及对通信系统影响的理解,也调动了学生编程开发无线信道模型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学习通信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