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爆发了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与英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惊呼这是“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鸦片战争的冲击和由此引起的“变局”,不能不在思想文化上反映出来。以诗而言,当时以这次战争及社会状况为题材的诗歌数量很多,林则徐、龚自  相似文献   

2.
王锴 《今传媒》2003,(6):69
《中华读书报》7月9日在《学术双周刊·社科广角》专版刊登了一篇《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与新发现》,对一部据说是“填补空白”的专著《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论稿》(第一卷)作了推介。这部专著到底有什么价值,圈子里的人尽可以随意评说,胡吹乱捧,但这篇推介文章里的几段话反映的观点,却颇值得推敲。文章说:“《论稿》的文学史观之新,还在于突破了反映论的局限”,“过去我们谈文学,总说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第一位的,而文学创作是第二位的,是对已经摆在眼前的社会生活的反映”,《论稿》的作者“不这样看”,“在《论稿》中,文学成了建构历史,建构现代意识的原动力”。急性子的  相似文献   

3.
由戴逸、林吉椒主编的《清代人物传稿》(以下简称《传稿》)下编第一卷,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一卷共收入七十二篇传记,连同附录共有八十多人的传。这些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是鸦片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的清代末期,约七十多年。从人物的属性看,有王公贵族、名臣、名将、农民领袖、资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思想家、文学家、工程师等等。《传稿》出齐之后,可以收入数以千计的清代人物传记。虽然,每篇传都是孤立的个人,但把数以千计的人物传汇集在一起,它所反映的历史面貌就比较丰富完整了。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传教士、商人、政客等已经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一批中文、英文报刊。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观念、办报模式以及宣传方法,使我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报刊的重要作用,并产生了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第一位在广东办报的国人是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广东查禁鸦片。为了“探访夷情,知其虚实”,以制定“控制之方”,他在衙门中设立翻译馆,收集在澳门出版的外文报刊,选择其中有关鸦片贸易、英国政府动态等消息和评论翻译成中文,命名为《澳门新闻纸》,抄写数份,提供给广东督抚衙门和朝廷作为禁烟、备战决策的参考。《澳门新闻纸》成了我国最早的译报,林则徐成了第一位“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林则徐被罢官后,魏源将《澳门新闻纸》按其内容分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兵事、论各国夷情五类,编为《澳门月报》,收入《海国图志》一书中。  相似文献   

5.
《编辑学论稿》(下称《论稿》)是山东大学刘光裕副教授与复旦大学王华良副编审对编辑学理论进行合作研究的共同结晶。在开始写作之前,两位作者即已形成了共同的宗旨和目标,也就是本书《后记》中所说的:“我们都主张把编辑真正当作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又认为在编辑学中应重视研究基本原理。”从现在成书的情况来看,《论稿》按内容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一类属于方法论范畴,从宏观着眼,论述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一类属于编辑学基本原理的范畴,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编辑学理论作深  相似文献   

6.
有些记述延安时期出版史的文章,把《实践论》、《矛盾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等毛泽东著作,列入当年的出版物,这是违背历史的真实的。“两论”是毛泽东对抗大讲课稿《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两个部分,当时延安只有油印本,著者并未同意正式出版,只在绥德、晋东南、晋察冀等地曾经据油印本出版过单  相似文献   

7.
《中国博物馆》2023,(S1):102-103
<正>鸦片战争博物馆坐落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由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组成,是一座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邱物馆,管理面积达80万平方米,负责保护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收集、研究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历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禁毒教育。一、项目情况  相似文献   

8.
以夷制夷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后对外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林则徐在广东组织禁烟抗英斗争时,利用以夷制夷的策略思想,曾妥善地处理了澳门问题,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贩子。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的这一外交策略并未取得成效。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的这一对外策略却给我们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搞清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这一外交策略的来龙去脉,分析这一策略的利弊得失,这将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本文拟根据清代档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自从60年代电影《林则徐》放映以来,琦善就被当做林则徐的对立面人物、投降派的代表钉在国人心中的“耻辱柱”上;电影《鸦片战争》放映以来,琦善的银幕形象得到了一些改观。那么,他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10.
自从保加利亚伦理学家瓦西列夫的《情爱论》中译本畅销我国社会以来,笔者就希望中国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能像《情爱论》那样富有哲理性和系统性,就希望中国的通俗政治伦理书籍能像《情爱论》那样寓于广博的知识性和生动的趣味性之中。最近,笔者终于读到了我国作者著述的、可以与《情爱论》相媲美的图书——《贞操论》。把贞操问题放到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进行系统研究和考察,进行理论概括和抽象,揭示出贞操历史演变过程和本质属性,以及贞操的异化和社会影响,在我国尚属填补空白之作。贞操观念和行为是人类社会一种传统的历史文化现象。揭示  相似文献   

11.
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钟林斌同志所撰的(《关汉卿戏剧论稿》(以下简称《论稿》),是近年来研究元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的一部力著。全书不但对关汉卿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且对历史上关于“关学”发展线索做出清晰透彻的描述,并且展示了其未来的发展,堪称是一部真正的“关学小史”。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追求     
“文艺美学丛书”第一批著作(《文艺心理学论稿》、《中国小说美学》、《中国画论研究》、《论戏剧性》、《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艺苑趣谈录》、《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蔡元培美学文选》等)问世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之所以能在美学王国里开拓出一方小小的园地,是与一开始就有着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者》2004,(11):33-33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天策教授的新闻传播论文集《新闻传播学论稿》,近日出版。正如该书《自序》所说,作者近年来始终在教学与研究、新闻与传播、理论与实践之间漫游,这也使作者的研究视野相应宽阔。这本《新闻传播学论稿》涉及领域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新闻传播理论,包括对  相似文献   

14.
张小花 《兰台世界》2012,(22):37-38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福建侯官人,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历任清朝江苏巡抚、陕甘总督、湖广总督、云贵总督和两广总督。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力主禁烟、抵抗外辱,是中华民族抗击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能臣,深受后世敬仰。除了虎门销烟、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等被人熟知的英雄事迹之外,林则徐作为中国近  相似文献   

15.
近读报纸上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的文章,遇到这样几种说法: ——“1838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将二百余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海滩”(6月9日陕西工人报《鸦片战争始末》)。——“1840年6月3日至23日,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了英、美鸦片贩子被迫交出的20283箱(每箱120  相似文献   

16.
《浦漫汀儿童文学论稿》,浦漫汀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浦漫汀的儿童文学论稿》之所以叫“论稿”,是因为书中不只选录了短篇评论与论文,还编进了专著《安徒生简论》和《从古代至建国初期的儿童文学》。短评与专著皆为有“评”有“论”、有“析”有“叙”的短、长不等的文章,似乎惟“论稿”二字方能更全面地  相似文献   

17.
正奏议是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奏事文本的总称,可以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状况,是史学研究者了解和研究历史问题较为可靠的一手资料之一,其学术价值极高。中华书局于2013年影印出版的《明抄本奏议十种》中收录的明代奏议抄本十种,均属罕见文献,其中有数种是首次公开出版,如《户部题稿》《鲁府招》《楚王案》等,至今未见有其他出版物收录。本文选取其中首次公开出版的《户部题稿》给予介绍,对其所录内容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西方美学论稿》(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稿》)是王向峰先生的一部美学史新著.加之先前所作的《中国美学论稿》和《中国现代美学论稿》,向峰先生已对中西方整个美学史做了一番全景式的深度扫描,展现了他学术研究的宏阔度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19.
早在鸦片战争前夕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新闻纸略论”一文就将西方的新闻自由概念介绍给了国人。19世纪末,著名翻译家严复又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一书译成中文,即《群己权界论》(20世纪初出版)。然而,这一时期的国人并没有对新闻自由的意义给予更多的关注。直到爆发推翻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尤其是经过新文化运动及五四爱国运动的洗礼,新闻自由思想及实践的意义才为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认同。与从西方输入的民主与科学思想颇为相似,新闻自由,无论就其思想认识或是社会实践而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一百年的时间中,都有着难以想象的坎坷与艰辛的追逐。本文将对这一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特  相似文献   

20.
正值普天同庆香港回归之际,福州电视台在播出电视连续剧《鸦片战争演义》第五集后突然停止播出,原因据说是林氏家族的后裔,认为剧中林则徐乃弟林霈霖吸鸦片服刑没有根据,有损林家祖先形象。事隔不久,邓廷桢的传人又提出指控,说电影《鸦片战争》描写邓贪污受贿的情节,实无中生有,也不肯善罢甘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