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优美的标语像一朵朵花,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又像一道道清泉,泽被后世,滋润心田。校园里嵌上一些亲切、友善、幽默、有文化内涵的标语,无疑会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同时也可以美化校园,增加学校的文化氛围,提高学校的品位。那怎样拟写标语呢?拟写标语既要短小精悍,又要文采飞扬;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激人上进。撰写时可以采用对偶、对仗等修辞,也可以用整句、散句等句式,总之要尽可能地调动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写出优美的标语。撰写标语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为不同场所拟写的标语应有所区别。如实验室、阅览室、微机室、花园、草坪、操场等不同环…  相似文献   

2.
隐喻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估计的力量,它既是勾画学校文化建设蓝图的起点,也是建设学校文化的支点。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借助"金葵花"隐喻学校文化,并以此展开文化认知、进行文化实践。"既要注重文化的基本问题,又要注重个性化表达""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善于想象""既要发挥校长、教师的引领,又要有儿童参与"等学校文化建设主张将形而上与形而下有机结合,给学校文化建设以借鉴。  相似文献   

3.
名师工作室是所有成员的精神共同体和思想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成员构成上要自主申报与双向选择并重;在文化建设上,既要文化立魂,又要建章立制;在职责分工上,既要形成合力,又要善于分力;在运行机制上,既要稳定模式,又要创新形式;在助力系统方面,既要导师领航,又要同伴助航;在职责定位上,既要塑造成果,又要热心公益。  相似文献   

4.
周华选 《考试周刊》2012,(44):129-130
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任务、目标确定了该课程是青少年陶冶情操、发展智能的重要阵地,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机和魅力,具有艺术美和自然美。为此作者认为一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思品课应该具备以下五个基本要求:整堂课应该严谨而高效;教师要善于角色转换,既要当好"导演"、"设计师",又要当好"演员"、"合作者";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得到落实和彰显;坚持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注重学生的生成体验;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意味着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性人才既要有良好的记忆力,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很强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既要有很强的智力与能力,又要有独立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既要敢于冒险、敢于竞争,又要善于与人合作;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实验与操作能力。要  相似文献   

6.
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处处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使某些校园“净土不净”,学校工作也不再单纯。校长的工作更是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都要理顺顾及,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要照顾教职工的利益,权衡各项工作的轻  相似文献   

7.
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呢?大家都明白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充满智慧的学科。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课堂既要超越知识和技能的藩篱,又要突破以"人文"代替"语文"的重围,走向智慧。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8.
校长定位:要做教育家,而不是社会活动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江 《湖南教育》2004,(11):13-13
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处处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面临着越采越严峻的挑战。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使某些校园“净土不净”,学校工作也不再单纯。校长的工作更是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都要理顺顾及.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要照顾教职工的利益,权衡各项工作的轻重得失。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成长,更多的是来自"精神"的影响,一所学校的成长,更多的是取决于"学校精神"的塑造。精神文化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提升一所学校,首先要提升这所学校的校园精神。基于此,该校以"为孩子打好未来人生的基础"的办学宗旨和与之相呼应的"有中国灵魂,具世界眼光"的校训。"具世界眼光"是要求学生既要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保持一颗"中国心",同时,还要充满自信,勇于竞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善于与人合作,具有现代社会的文明意识和行为。因此,莲池学校的文化构建应该围绕以上基本理念展开。  相似文献   

10.
杨丽婷 《中国教师》2010,(Z1):367-368
<正>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建立一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因为和谐的校园环境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更体现了学校的精神底蕴,他担负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让校园成为美的天堂、爱的海洋,在校园中既充满乐趣,又富有探索,既开放灵活,又积极文明。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学校要让年轻人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感到一种神圣、魅力和朝气。  相似文献   

11.
商务秘书实务是中等职业学校商务助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充满学习兴趣,又要培养其动手和实践能力,这是对我们专业教师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考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其兴衰成败关系到学校这个有机体的发展壮大,而班级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班主任居于其中,既要严抓严管,又要善于解脱.笔者认为,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去治理班级.具体来说,就是要处理好下面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3.
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和自理能力,所以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首要的工作就是端正学生的思想,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要想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就需要班主任花费更多的心思,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既要有爱心,又要有耐心,更要有责任心;教育学生时既要做到树信心,又要做到有志气,更要做到接"地气"。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其兴衰成败关系到学校这个有机体的发展壮大,而班级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班主任居于其中,既要严抓严管,又要善于解脱。笔者认为,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去治理班级。具体来说,就是要处理好下面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5.
学校建设需要智慧。学校育人,首先是校园的物化环境育人:富有个性的校舍会给人想象的灵动;富有创意的绿化会给人聪慧的灵感;富有诗意的景点会给人创造的灵性。一片白纸,不同的作者画出不同的作品。如何建设,建什么式样,取决于建设者智慧的思想、智慧的视野和智慧的画笔:既要注重布局美观,又要考虑发展空间;既要注重典雅大方,又要考虑发展形势;既要注重学生心理,又要考虑学校特点……这些牵涉到建筑学、教育学、心理学、美术学、审美学和预测学等学科知识,需要的是大智大慧。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高考考查的重点。作答现代文阅读理解试题,既要立足知识,又要讲求规范;既要总结共性,把握规律,又要寻求个性,因文制宜;既要宏观把握,又要注重细节;既要善于置身文境,披文入情,又要"冷眼旁观",客观评析。  相似文献   

17.
教师住房的建设、分配与管理,既要面向“园丁”,又要趋向市场;既要有利于学校规范运作,又要适应住房经营物业化管理。对教育来说,这是一个带有现实性、历史性、政策性和特殊性的课题。为了使园丁新村住房建设实惠于教师,流转于学校,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有实践的动力,又要有精神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论追求,对党的前途和命运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参考》2013,(1):98-98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位于波光粼粼的金鸡湖畔,是园区管委会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以“共享国际化背景下的教育智慧”为办学理念。以“培养追求卓越的园区人,充满睿智的现代人,放眼世界的国际人”为育人目标,以“让每个孩子带着微笑走进校园,带着自信走向成功”为教育理想,努力打造师生共同发展、共性和个性相互融合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管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而践行文化管理是管好学校的关键。因为践行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实践回归,而用"践行"则更能体现其实践探索的过程和效能。离开了它,文化只能是学校的"衣冠",而不能成为学校的"气质"。教师和学生都是校园管理的主体,让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无疑是教学文化管理的基点。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我们注重了课堂与课程两个平台上的文化重构,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奉贤区实验小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激活课堂文化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到"四个一",即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理解的点头、一回亲切的抚摸,以此上好每一堂课。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用教师的微笑来激发学生的自我信任感,使学生在独特感受、体验、理解中激活已有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并萌发学习和创造的美丽想象,点燃学习自信心;要求教师把问题带进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以"生疑一质疑一释疑"的过程激发自主学习和探究;要求教师优化教学内容,恰当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让学生易于求新;优化教学环境,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求新;优化教学结构,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时空,让学生乐于求新;优化教学模式,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善于求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