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南京国民政府财经政策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各项财经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抗战时期,一度获得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因南京国民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在1942年以后走向破产;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中美商约》的签定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最终陷于困境。  相似文献   

2.
郭嵩焘出使经历与经济思想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嵩焘出使英法期间对西方社会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其经济思想因此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出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思想特征,他要求转变传统的封建经济政策,鼓励私人投资,推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封建农业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变,并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3.
这是2006年12月广东省高中新课程教学观摩与研讨会上的一节课。这节课以荣氏企业为典型,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这是教学的创新。这节课可以按民族工业的发生、发展来讲,也可以用一个家族企业的兴衰,贯穿基本脉络。其二是教师充分研究了教材,充分挖掘了教材的资源。如人教版教材以“历史纵横”的方式,介绍了1928年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正文肯定了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这与以往的说法不同,教师注意到了。有的教材就没有写这一笔。新课程不仅要摸索教学创新的途径,还要注意基本史实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力推动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长期斗争,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对立和矛盾,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私人占有制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贫富两极分化依然严重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维护资本家少数人根本利益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最主要职能;对外扩张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在党制定对民族资本主义既利用又限制,并最终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将它引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正确政策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对民族资本主义政策从酝酿到确定,刘少奇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奠定政策确立的基础;二是他的天津之行推进了党的民族资本主义政策的正确执行,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这一政策;三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的改造道路较早进行具体设想,并代表党中央作了系统论述和阐发。他在探讨民族资本主义政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点纠正“左”的错误等基本观点,成为邓小平理论的先导,与邓小平理论表现出内在的一致性,并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产关系是划分社会形态的基础,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总的量变化过程中的四次阶段性部分质变,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个体资本主义-集体资本主义-集团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已生成出社会主义因素的萌芽;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资本主义走完它的发展历程,寿终正寝进入社会主义,另一种是资本主义半途夭折进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在党制定对民族资本主义既利用又限制 ,并最终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将它引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正确政策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对民族资本主义政策从酝酿到确定 ,刘少奇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奠定政策确立的基础 ;二是他的天津之行推进了党的民族资本主义政策的正确执行 ,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这一政策 ;三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的改造道路较早进行具体设想 ,并代表党中央作了系统论述和阐发。他在探讨民族资本主义政策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重点纠正“左”的错误等基本观点 ,成为邓小平理论的先导 ,与邓小平理论表现出内在的一致性 ,并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芝光 《历史学习》2001,(12):13-14
高中新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01页中提到:“1950年上半年,中央在统一财经政策以后.又合理地调整工商业。”在教学中不少同学问: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私营经济,为什么要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和发展呢?教材对此介绍简单,本结合史实分析:人民政府面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合理调整私有工商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而不发;封建主义专制制度对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发展起着摧残作用;自然经济顽固,僵化,资本主义关系难以冲破这坚不可摧的牢笼;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宝贵时机;封建土地观念和妄自尊大意识阻碍和扼杀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资本主义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产物。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陆续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这是国家资本的发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家资本恶性膨胀,牢牢控制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部门。几乎与洋务运动的兴起同时。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也投资近代企业,民族资本由此诞生。在以后近百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曾数度得到发展,但长期受到外国资本、本国的国家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压制。和近代企业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同步,两大近代阶级也相继诞生并登上历史舞台。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不懈斗争,最终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近代湖南经济史从七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上侵略湖南的过程、方式和危害进行了剖析;二是对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了探讨;三是对工矿业的特点、工业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四是对商品市场进行了总体研究,对商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个案分析;五是对代表性的人物进行了研究;六是对近代湖南经济与辛亥革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七是对财经政策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郭嵩焘出使英法期间对西方社会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其经济思想因此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出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思想特征,他要求转变传统的封建经济政策,鼓励私人投资,推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封建农业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变,并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1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制定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资本主义政策走向的历史考察,以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来印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利用民族资本主义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思想理论渊源、客观依据和实战基础,它的内容极为丰富,概括为六个方面,这一理论成果为我党制定利用民族资本主义政策和实践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对列宁新经济政策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他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其实质是允许私人自由买卖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受新经济政策的影响,陈独秀认为民主革命胜利后,要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然后再实行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陈独秀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的实质所在.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陈独秀这一思想,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合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首先必须正确理解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论述;其次必须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第三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7.
解放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在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党和人民政府做出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正确决策。本文认为,此事尽管已过去50多年,但其中调整的内容和一些具体的做法,对我国当访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以及如何发展私营经济;如何调节劳资关系;如何看待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有教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鸦片战争以后欧风美雨的产物。作为新的经济因素,它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几经挫折。复习时要注意了解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着重掌握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对利用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思想, 主要表现为: 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要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民族资本主义。但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 毛泽东在对待民族资本主义问题上曾一度存在矛盾认识, 提出了既发展资本主义又消灭资本主义的思想观点, 并深深地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郭嵩焘作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在经济上也提出了一系列远见,它们主要包括:本末并举的富强观;倡行厘金与度止厘金的主张;鼓励私人投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革旧教育,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对西方社会经济生活的介绍和探索。这些主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特征,较之同时代人更具先进性,也是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