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广播电视法律宣传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冶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的社会氛围。”200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这两个文件都明确规定:新闻媒体要承担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广播电视等媒体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江建辉 《东南传播》2014,(5):100-101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培养青少年现代公民意识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中存在传播观念滞后,手段陈旧的问题。本文将就如何利用好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采用何种传播策略更有效地进行法制宣传做探讨。  相似文献   

3.
朱镝 《新闻爱好者》2005,(11):39-39
法制宣传是媒体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专业是法律院校和部分高校的主业和重点专业,两如能结合起来,就会达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近年来,不少媒体的法制宣传聘请高校教师当嘉宾、做顾问,而高校的法律专业教学课又大量引进媒体法制宣传中的典型案例和司法战线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既扩大了媒体法制宣传的影响,又提高了高校法律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这一现象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已经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同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何况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既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充分认识到新闻媒体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教育的义务和责任。目前,各地方台开设了…  相似文献   

5.
法制新闻报道是指各新闻媒介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包拒宣传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法律教育与研究等多个方面。如今,法制类节目或栏目已经成为我国法制宣传的重要园地,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法制新闻报道在普及法律知识、传递法制信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媒体的法制宣传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使用法律语言时经常出现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6.
1985年6月中宣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明确要求"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有要专人负责,办好法制宣传节目",同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要求"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视、出版、文学艺术等部门都应当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常识作为经常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全国各类电视节目中,法制类节目异军突起,渐成气候,无论对于法律知识的普及,还是对公民树立良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1994,(4)
法制宣传要符合法律规定报刊上的法制宣传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法制宣传中存在法律用语不准确:1、某报消息《上海“5.29”案罪犯吴永祥被判死缓》,文中所说的“死缓”,是一种习惯用语,大家也都明白所说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但我国刑法没有“死缓”这一刑...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近年来,我国新闻官司显现逐年上升趋势,去年突破千件大关。作为新闻官司的主要当事人——随着法制日益健全和法制宣传日趋深人人心,公民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多数人懂得拿起法律武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法制宣传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知识、记录法治进程、推进法制建设,弘扬社会正气、威慑犯罪行为的崇高使命。这些年来,随着各种法制节目、栏目及频道的创办和开播,广播电视法制宣传蔚为火热。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类节目,密切联系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进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和舆论氛围,为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广播电视法制宣传还存在着教育引导不够,法理分析肤浅,  相似文献   

10.
当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为公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滋生于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的矛盾中,展现了现实与理想、正确与谬误、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社会冲突。随着法制建设的日益加强,法制宣传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就中央电视台而言,陆续开办了《规矩与方圆》、《社会经纬》、《公民与法》等专题法律宣传栏目,《焦点时刻》和《焦点访谈》中也有大量的法制内容。此外,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中华环保世纪行”等栏目也与法制宣传密切相关。在上海,东方电视台的《法律与道德入上海…  相似文献   

11.
孙利明 《视听纵横》2009,(1):103-104
法制宣传教育在我国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已经进行了22个年头,在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质,推动全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作为地方媒体,湖州广播电视台按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普及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求,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声、屏、报、网、团的综合优势,把握导向,精心策划,认真实施,  相似文献   

12.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这一年,我国全面普法工作正式展开,1985年6月,中宣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即"一五普法",要求"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要由专人负责,办好法制宣传栏目"①.同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要求"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视、出版、文学艺术等部门都应当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常识作为经常的重要任务"②.可以说,我国的法制节目和国家的法制宣传教育紧紧相连,一开始就承担了"普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六月中旬,我国首次全国法制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讨论了如何在全国范围内,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达到在全体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使我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的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强调指出,法制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部门份内的职责。普及法律常识是一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法制建设的重视,宣传法律、普及法律已成为依法治国、运用法律保护人民权益的必然选择。正是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电视也逐渐成为法制宣传的重要阵地。中央电视台及备省市电视台相继推出的各种类型的法制节目,如中央台的《社会经纬》《今日说法》,山东台的《道德与法制》《金剑之光》,上海台的《案件聚焦》,南京台的《法治现场。  相似文献   

15.
当前形势下,地方法制报应该在巩固法制宣传舆论主阵地的同时,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新天地,走向对法律工具有更迫切需求的县域经济版块,开拓县域"第二市场"读者群。在提高对政法机关及其他法制部门的新闻报道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广大公民对法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普法宣传加强领导根据省上和国家档案局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精神,按照陕西省和国家档案局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省档案局及时制定了《陕西省档案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明确了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7.
袁俊 《新闻窗》2006,(3):53-54
1985年6月,中宣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即“一五普法”),要求“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要由专人负责,办好法制宣传栏目”。在随后的“二五普法”,“三五普法”、“四五普法”活动中,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都对包括党报在内的主流媒体就切实搞好法制新闻宣传提出了相应要求。可以说。党报的法制新闻宣传和国家的法制宣传教育紧紧相连,已经成为“普法”的有效载体和推动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随后,南京电视台又开办了《法制园地》栏目。而这一年,我国全面普法工作也正式展开.1985年6月中宣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即“一五普法”。要求“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要由专人负责.办好法制宣传栏目”。  相似文献   

19.
伴随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法律对每一位普通公民而言已不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抽象化概念,掌握并运用法律武器以维护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已成为每个公民迫切的现实需求。丰富多样的法制类报纸专刊的产生,以及法制电视专栏,特别是电视法制频道的涌现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日益迫切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上海档案工作》2011,(9):36-38
各区、县档案局,市委、市人民政府各部、委、办、局档案部门,各市级机关、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 “五五”普法期间,本市各级档案部门高度重视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传播档案法律知识、增强公民档案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进全市依法治档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