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以“教”为出发点来定义师生关系:教师是“教育者”,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尊严的维护,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师塑造的对象。所以师道尊严有时候异化成一种以等级、专制甚至压迫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本文试以“学”为出发点对教师角色进行定位:学生是“学习者”,教师是“助学者”,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作为教师应淡化“学生纯粹是受教育者”的心态,自觉履行“助学者”角色。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为教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对教师的传统角色定位也是一种冲击。作为承担基础学科教学任务的语文教师应自觉进行角色转变,做到从“师本”向“生本”、从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向平等的“参与者”、从劳动的“个体性”向“合作者”、从“教书匠”向“科研型”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角色”原意为面具 ,指演员在戏剧中扮演的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 .后来 ,人们用“角色”一词来表征社会中有某种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人及其由此带来的特定的身份和功能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改革 ,改变的不只是教学目的和内容或教学的方式和媒介 ,更为重要的是在呼唤着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及课堂文化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原有角色的定位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已不再是唯一的角色 ,而呈现出一种新型的角色定位 :即教师是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 ,是反思性实践者和研究者 .1 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影响1.1 课程理论更新对教师角…  相似文献   

4.
化学教师角色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化学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其角色主要体现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行为的塑造者”、“课程的执行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公布,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角色发生很大变化,化学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认t只课堂、认识教科书,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模式,重建自己的角色。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角色定位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付雪梅 《江西教育》2006,(12):28-28
长期以来,教师扮演着“惟我独尊,师道至上”的角色,在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者之师的神圣光环照耀下,自然就有一种“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不成文的角色定位。然而,.笔者认为,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应改变以往在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不仪足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名学习者、合作者、参与者和启发者。  相似文献   

6.
当前教师角色定位的流行话语或是淡化教师知识权威的地位,或是把教师由领导和管理者向学生的合作者转变,或是由知识的给予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角色有从前台转向幕后的趋势。这样对教师的定位究竟科学不科学,符不符合教育的规律,笔者认为尚待商榷。一、反思教师角色定位流行话语问题一:教师该不该成为学科知识的权威?这个命题不得不从什么是教学这一基本概念说起。教学有广义、狭义之分。没有确定的教师和学生的“相师共学”是广义的教学。狭义教学特指学校进行的教学活动。本文所论教学限于狭义。陶行知先生说得很…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学习型社会的到来,教师的传统优势似乎不再明显,许多教师面临着“今天怎么当教师”的角色困惑,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倾向。本文以对人生角色的感悟为出发点,从当代教师的作用观、关注点、自身修养的变化以及教师的理性思维和教师的教育信念等方面,分析阐明了当代教师在其角色意识当中所应明确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职能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怎样处理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承担起研究者、实施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本文将其概括为“四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高职校外兼职教师特征分析入手,根据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将其角色定位为: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高职院校真正的员工;行业、企业“代表”;高职院校发展的“参谋”和校内教师的“技能培训师”。完善和充分利用校外兼职教师角色定位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外兼职教师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学习和角色扮演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教师的社会生活背景决定了教师角色“是什么”,进而决定着教师“怎么做”及“做什么”。当前农村教师的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了农村教师应关注农村发展,关注农村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努力成为乡土资源的整合者、城乡文化的融合者、乡土情感的培养者、留守儿童的严父慈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