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毛学文 《文教资料》2012,(18):25-26
湘西少女一直是沈从文在小说中极力塑造的形象,她们的名字简单朴实,外表清秀自然,性格开朗乐观,爱情朦胧真挚。她们身上流露出来的自然美、爱情美和悲剧美,体现了沈从文对人性美的追求,不仅在当时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当今社会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是王实甫怀着极大热情塑造的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是《西厢记》的灵魂之所在,而形貌美与灵魂美亦是莺莺形象的灵魂之所在.莺莺之美构建了崔张二人爱情的平台,可谓是《西厢记》之"戏引".本文试对王实甫赋予崔莺莺的第一美(形貌美)与第二美(灵魂美)进行逐层分析,以期把握形象实质,挖掘作品精髓.  相似文献   

3.
《边城》与《雪国》体现了两位作家对生命与人生的独特探索与思考,也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契机,塑造了执着守望悲美爱情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平行比较的角度,一方面通过分析纯洁、柔韧的翠翠和洁净、热情的驹子身上浑然天成的美,呈现两个女性的生存姿态;另一方面,阐述她们对爱情的懵懂认识、主动选择、深度体验、执着追求及凄美的爱情结局,以此剖析她们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她们这种东方式的爱情,传达了悲且美的韵味。  相似文献   

4.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而美好的情感。因为有爱情,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至今;因为有爱情,人类情感的天空才变得异常的璀璨多姿;因为有爱情,人类更获得对美执著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对爱情的关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没有什么伟大的事业可以压制人性而凌驾于其上。的确,爱情可以使人变得纯真、善良而美好。而良好的爱情教育正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善、求美、寻真的。  相似文献   

5.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早期作品多以舞女、艺妓等女性生活为素材,描写她们的爱情、忧伤和不幸以及她们为“正正经经”地过日子而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赞美了日本的传统美。  相似文献   

6.
耽美小说与同志文学虽然都是以男男爱情为描写对象,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耽美小说的创作群体和接受群体均以女性为主,属于"女性向"的文学类型。在创作风格上体现出耽溺于"美"的特征,其文本内核渗透的依然是传统的女性婚恋观。因此,耽美小说本质上是女性借"同性之爱"来建构的理想爱情的典范形态,是一种"伪同志"文学。  相似文献   

7.
耽美小说与同志文学虽然都是以男男爱情为描写对象,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耽美小说的创作群体和接受群体均以女性为主,属于"女性向"的文学类型。在创作风格上体现出耽溺于"美"的特征,其文本内核渗透的依然是传统的女性婚恋观。因此,耽美小说本质上是女性借"同性之爱"来建构的理想爱情的典范形态,是一种"伪同志"文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通过林黛玉的形象美、林黛玉的真善美、林黛玉的艺术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美四方面来分析林黛玉的潇湘妃子之美。  相似文献   

9.
汉代乐府民歌是汉代劳动人民社会实践和生活情感的真实记录,其中描写女性的民歌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妇女的社会实践、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表现了她们对人性美、爱情美、人格美、劳动美的强烈追求,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0.
唐代爱情传奇被誉为唐代传奇中成就最高者。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号称中唐"三大爱情传奇"。小说中的三位女子李娃、莺莺、霍小玉皆为美而多才、积极追求爱情婚姻幸福的女性。然而她们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一个皆大欢喜,一个则另嫁他人,一个以死殉情。正是因为三位女性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生活经历,导致她们命运迥异。而这迥异的命运却共同折射出一个制度森严、冷酷无情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1.
汉大赋是“大汉气泵”在文化上的体现,同时也是汉人美学思想的重要载体。本文从体制之宏大、容量之博大、境界之阔大、气势之壮大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汉大赋的壮大之美。  相似文献   

12.
苏颋入蜀考     
苏颋是初盛唐之交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与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他先后两次入蜀。首次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春入蜀,于本年秋冬之际返回长安。第二次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夏入蜀,于次年秋冬之际返回长安。两次入蜀路线大致相同,皆由长安向西到宝鸡,再南向汉中入广元进入蜀中。  相似文献   

13.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这两座丰碑的树立首功当推韩愈。旧来对韩愈论李、杜的讨论,囿于《旧唐书.杜甫传》提出的所谓“李杜优劣论”,仅定位于韩愈于李、杜不分先后优劣。通过对这一曲解的辨证,可以纠正前人对韩愈论李、杜名篇《调张籍》内容的误解及编年错误,揭示韩愈论李、杜意在提倡学习李、杜诗充分反映社会现实,以变革大历以来回避现实而少意气的优游和平诗风的要旨,以及韩愈奠定后世以李、杜诗为典范的诗学传统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回顾夏明翰的革命生涯 ,提出了烈士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夏明翰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鼓舞后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抵御邪教、迷信的侵蚀 ;夏明翰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激励后人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 ,防止腐化堕落 ;夏明翰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鞭策后人保持勤俭创业本色 ,反对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15.
韩信被杀的原因,古往今来人们多归咎于刘邦等人的猜忌残忍,而很少从其自身上考察。韩信被杀,就其自身来讲,有政治理想的模糊、位置关系的混乱、性格心理的高傲、报复意念的强烈等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诗人梁平近年以《重庆书》、《巴与蜀:两个二重奏》、《三十年河东》等诗集为创作契机,转向"丰富"与"错杂"的历史文化抒写,地域性强,风格遒劲,节制凝练中透出机智与隽永,体现出一定的历史观与思力。自《重庆书》起,梁平诗寻求"大诗歌"理念在历史题材和日常生活叙事间的多重张力,以有意味的结构、语言开拓诗歌境界为"中年变法"的显例;如说《重庆书》是巴渝文化、历史沉淀及城市血性的彰显的话,那么《三星堆之门》则体现其追寻失落历史、反思文化困境、突破史书记载的限阈,展开想象与遐想的翅膀;《三十年河东》以宏大气魄,将历史嬗变和个人体验入诗,有"散文化"和"报章材料入诗"痕迹,体现了"大诗歌"理念的创作风尚。  相似文献   

17.
广西瑶汉初一学生数学学习元认知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瑶、汉初一学生的元认知总体水平均处于低层次且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比较而言,瑶族学生的自信感、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的反馈与总结性略好于汉族学生;而汉族学生的有关元认知策略知识、自我监控的方法稍丰富于瑶族学生。  相似文献   

18.
汉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体民族 ,各少数民族历来重视对汉族文化的吸纳。哈尼族吸纳汉民族文化大致经历了从朦胧到明朗、无意识到有意识、个别到群体逐渐普及、循序深化的过程。其间既有哈尼族的主动吸纳 ,又有汉文化自身的辐射和渗透 ,二者相得益彰 ,推动了哈尼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京杂记》对西汉的自然景色、宫室苑囿、生活用品,以及西汉人的审美活动等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记载,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从《西京杂记》中的审美世界可以看出,西汉皇家的审美情趣具有精致化、奇异化、诗意化等几个方面的特点。西汉皇家审美情趣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混乱和黑暗与它思想上的自由和解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战争的带动下,弱势的胡文化与强势的汉文化之间产生了剧烈的交流、碰撞和整合。胡汉文化冲突不仅大大的提高了胡文化的水平。也为汉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