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本文引入了熵的统计意义,用统计熵的观点研究了熵与能源,熵与环境的关系,使人们对熵的概念有了更深刻、具体的认识,并指出人类不能无限制的滥用、破坏跟生命息息相关的资源和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开系中研究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玻尔兹曼熵和克劳修斯熵之间的关系.在热力学平衡态条件下,对于玻尔兹曼系统、玻色系统和费米系统,玻尔兹曼熵和克劳修斯熵是等价的.这一结论比其他学者用其他方法[1]所得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熵的发展历史出发,简述了热学熵的概念及其统计解释,引入了信息熵的概念。文中介绍了热学熵和信息熵的联系,指出其本质上的一致性。最后对熵理论在物理学、生命科学、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中的应用作了浅显的说明,使人类认识到加强熵观念以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随机变量的熵与标准熵、标准差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对于离散型的随机变量熵与标准熵相等,与标准差无关;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ξ(ξ是的ξ标准化随机变量),熵H(ξ)等于它的标准熵H(ξ)加标准差的对数σ。从而揭示出两类常见的随机变量之间的本质性差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不确定度与离散度无关,连续型随机变量的不确定度与离散度(标准差)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谈熵     
笔者通过谈墙,试图给读者一个较清晰的关于“熵”的演变及发展的轮廓,提出了关于“熵”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熵及熵变理论为基础,讨论了熵变与生命过程,熵变与疾病之间的定性关系,进一步阐明了疾病治疗方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熵与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熵概念 1867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Clausius)在法兰克福举行的第41届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生代表大会上,提出熵的概念和宇宙的热寂说,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从此“什么是熵”在科学史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爱因斯坦(Einstein)说:熵理论对于整个科学来说是第一法则.  相似文献   

8.
压缩相干态的熵压缩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压缩相干态的位置熵和动量熵的压缩特性,并讨论了位置熵压缩、动量熵压缩与广义坐标、广义动量压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压缩相干态的熵压缩与方差压缩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熵的泛化和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阐释了熵的泛化、变化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熵的讨论     
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介绍了熵的概念,熵增加原理,熵的物理意义,熵概念的泛化;以及熵在信息论,气象学,宇宙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宇宙间存在着与熵增加原理相对应的熵减少原理,且用熵减少原理阐明了宇宙间导致能量散逸过程与能量集中过程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最后根根熵减少原理得出的负熵概念,进一步说明了人吃饭与获得负熵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熵补偿原理 ,应用熵补偿原理解释和讨论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物有序性  相似文献   

13.
熵增原理,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能量转化的趋向总是自发地从能量集中转向能量分散,从有序趋向无序的退化。当今的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也存在着熵增现象。鉴于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多成分、多变量、具有耗散机构的开放系统,此无序状态并非无可救药。通过从自然界、社会管理各部门和信息舆论引入负熵流,使之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内部流通、转化、做功,并以各种形式消耗散失,可以降低系统的总熵,使系统设法处于有序状态,并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因此,在实施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时,应该正确理解该环境下的熵增现象,以耗散结构原理为指导,克服组织的混乱,把握系统趋向有序运作。  相似文献   

14.
最近,人们致力于解决黑洞(Bekenstein-Hawking)熵的量子修正问题.尤其是,许多学者对黑洞熵修正项中的对数项系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本文,利用广义测不准关系对黑洞熵的修正值进行了计算,给出了由广义测不准关系而引起的修正项.我们在计算中认为Bekenstein-Hawking面积定理在考虑广义测不准关系后仍然成立,我们得到黑洞熵修正项中的对数项系数是正的,与目前人们给出的结论不同.然而我们的方法具有普适性,不仅对单视界时空成立,而且对双视界时空也有效.在整个计算过程中,计算方法简明,物理意义明确.这样我们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Bekenstein-Hawking面积定理成立的条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把广义相对论引入黑洞熵的计算,采用薄膜brickT-wall模型,对Schwarzschild黑洞的熵进行了计算.作为比较和进一步研究,对视界面上的二维膜的熵进行了计算,提出了黑洞熵的膜模型.通过对黑洞熵热力学系统的研究,逐步确立了全息原理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热力学基本微分方程、能量守恒定律和物质守恒定律应用于热力学中的不可逆过程,通过两个例子对不可逆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探讨了不可逆过程中熵的处理的一般方法,得到了不可逆过程熵产生率的表达式,此表达式具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