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金时代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在情侣观众占比不足三分之一的影院放映厅.影片里的人物穿着厚厚的粗布棉衣,穿行于那个纷嚣的时代.影片的名字叫《黄金时代》,用的是主人公作家萧红给同为作家兼爱人的萧军信中的一句话,“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吗?” 观众里,许多人的脸庞已经刻满沧桑,这些已有多年未步入影院的老者,是来重温萧红的往事,还是在回眸自己的黄金记忆?暮年以后的我,会不会也和今日的老者一样,面对着旧日的光影,无言胜似千言?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4月,香港导演许鞍华凭借电影《黄金时代》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黄金时代》细致刻画了萧红的一生,影片中再现了民国时代的历史场面和作家群像。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1934年11月30日下午,在上海内山书店,萧红、萧军第一次见到了鲁迅先生。镜头中,二萧隔着书店的橱窗玻璃,与鲁迅先生打了爪照面……余生也晚,不曾见过当年内山书店的真面目,但或可根据有关内山书店的史料和回忆录,来再现和还原内山书店的细节。  相似文献   

3.
蓉儿 《湖北档案》2006,(8):31-31
近几日,我的心绪烦乱极了.看着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的心痛如刀绞. 父亲去世已半年了,和父亲相伴近30年的母亲从此再没有露过一丝笑容.她下班后总爱独自呆在卧室里.我很爱父亲,也深知父母在这风风雨雨中的相濡以沫、恩恩爱爱,因此在父亲去世的那些日子里,我总是小心翼翼地绕过有关父亲的话题,惟恐自己不经意碰破母亲心灵的伤口.但是沉默也不是办法,"这样下去,她挺不了多久的!"大姨和小姑常常焦急地提醒我.  相似文献   

4.
影片《萧红》取材自黑龙江省女作家萧红的生平,影片在展现萧红跌宕丰富的创作人生同时,也借由对萧红人生的影像重塑展现了坚韧不屈的北方民族精神。本文通过对影片《萧红》中媒介符号建构的北国映像的研究;民族性叙事特色解析和影片与萧红原作对北方民族意蕴建构的对比探讨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萧红》中体现了不羁的向上与激愤交织的北方民族精神意蕴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已故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的代表作《黄金时代》曾是大陆学者获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的首部作品。对此,王小波曾感慨道:“这小说用了我很多时间和才华,写得很精致,倾注了我对小说的许多想法。性是一个人隐藏最多的东西,是透视灵魂的真正窗口,这点《黄金时代》写得有些境界。”  相似文献   

6.
三、关于萧红鲁迅与女作家,关系最密切的,当首推萧红。有些人也就因此而散布流言。朱大可在《鲁迅和他的女人们》一文中提出的"疑点"主要是:1."萧红可以自由出入鲁迅房间,这原是许广平才有的权利。"2."萧红与鲁迅交谈甚欢,许广平似乎意识到了点什么",就"将萧红拦在楼下"。这两点都是许、萧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些情况而被歪曲而成。笔者根据鲁迅日记等记载,还可以补充两个"疑点":  相似文献   

7.
仰别晨星     
[相关链接] 王仰晨,1921年生,上海市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首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他经手编辑的图书主要有<青春之歌>、<平原枪声>、<逐鹿中原>等长篇小说,以及茅盾、巴金、曹禺、萧红、沙汀等著名作家的选集或单行本.  相似文献   

8.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相似文献   

9.
16年前,因为有一个叫王小波的人突然去世,我得以阅读到他的小说《黄金时代》和杂文自选集《我的精神家园》,我因为书里面人物的乐观与苦难从笑到哭,情不自禁泪流满面.那种心灵被撼动的感觉记忆犹新,那书中作者说的一句话,从此深埋在我的心灵深处,“人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要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女作家萧红以一部荡气回肠的《生死场》而驰名中国现代文坛。鲁迅先生曾著文说,萧红“是我们女作家中最有希望的一位”,《生死场》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其评价之高颇为鲜见。  相似文献   

11.
王妍 《出版广角》2021,(1):91-93
王小妮的传记文学作品《萧红:人鸟低飞》以独特的叙事视角、流水般的笔触构建了传奇女作家萧红的心灵史.在《萧红:人鸟低飞》一书中,王小妮不仅丰富了史料以外的细节,还通过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交替变化,全方位、立体化地对萧红生活的外部环境和其内心变化进行描写,从而架构女性作家之间的互文性.  相似文献   

12.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元朝的著名数学家朱世杰是这一顶峰时期涌现出的众多数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两部最重要的数学著作——《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在世界数学史上声名显赫。  相似文献   

13.
电影《黄金时代》的上映,使得被人遗忘多年的萧红又热了一阵子。在影片里,王千源饰演的聂绀弩身材魁梧、豪爽不羁,与萧红亦师亦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位后来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的出版人、文学家,与萧红的交往并不多,前前后后不过一个月的光景,但两人的情感却很深厚。  相似文献   

14.
周天生 《兰台世界》2013,(12):125-126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元朝的著名数学家朱世杰是这一顶峰时期涌现出的众多数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两部最重要的数学著作——《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在世界数学史上声名显赫.  相似文献   

15.
正《为小弟请安》中,是被中国伤得最深的乡村,是那些饱受欺凌无可呼告的乡村少年,庞余亮用笔撕开一条缝,显现这片沉默的土地和沉默的灵魂。小说集《为小弟请安》,翻了快半年了,耿耿着,有话却出不来,似乎明白又未能洞若观火,特别是压卷的一篇《最完整的早晨》。第一次在小说中,男根成了叙述者,它像所有的少年,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出版界的黄金时代,《世界知识》《读书生活》《中国农村》分别是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三家出版机构先后在三个月时间内创办的刊物.与同时期其他出版机构出版的同类型期刊封面设计相比,这三种刊物封面朴素却具有代表性.文章由这三种封面图像入手,释读三家书店初创时期的文化立场与期刊封面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在网上购得几本书。其中一本《自由之魂》,这书名我喜欢,里面讲述几位在台湾时的知识人(胡适、傅斯年、殷海光等),亦是我向所关注。但翻读一过之后,因书名而生的喜欢,却大打了折扣。比如,书中记蒋梦麟一篇,我发现有一整段完全照抄学者马勇一篇文章里的文字(仅将原文中的"稍后"改为"不久"),马勇那篇文章数年前发表在上海的《社会科学报》上。因此之故,笔者不禁浮生"小人之心"——此书是不是还有类似的"照抄"?  相似文献   

18.
1 1934年11月至12月,拉都路283号后面二楼亭子间 1934年秋,在青岛的萧军与鲁迅初次通信,并得到鲁迅的回信.同年11月2日,萧军、萧红和友人乘坐日本轮船"共同丸"抵达上海,两萧住进一家公寓,在法租界的浦柏路(今太仓路).  相似文献   

19.
聊《金秋》     
我经常引以为乐的是,读物"朋友"很多,诸如<作家>、<收获>、<随笔>,各种报纸等等.但"贴身"的不很多.<金秋>却是从创刊到当下没有一期离开过我,这倒没有别的原由,只是第一,过去,在一个楼上办公,也时不时地约我写点稿子,很熟.  相似文献   

20.
舆论一直是社会学和文学、心理学关注的焦点,但在网络互动和社会交往中却日趋出现群体性的合谋沉默现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保持沉默,这在话语表达渠道种类丰富、选择多样的当今社会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本文从《房间里的大象》入手,对社会中存在的沉默现象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