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个中等师范学校留校生,从事图书馆工作已有二三年了。在这几年中,我觉得对我最有启发和切身利益的是《图书馆杂志》。它是我的良师益友,它帮了我的忙。  相似文献   

2.
我现在的老婆就是结发夫妻,她没有读过书,叫陈凤英,人很好。几十年来,煮饭,帮我管小孩,连电话都不接,她觉得自己普通话讲不好,所以不接,怕人家会笑她。她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我帮她买的,家里的东西也都是我买的,她不会买东西。但是,我这个家现在所有财产都记在她的名下,我的控股公司也是她在当董事长。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说我觉得黯淡,并且不因为钱,请相信我是诚实的。 那一天,我小心翼翼地向人开言,请她百忙之中,拨冗帮我查查某笔我至今没收到的款项,是财务还是邮局出了问题。此事拖了半年多,大约人家电早不耐烦,借势翻脸:“上面怎么安排我也不知道,你要是觉得我贪污了你的钱那你去领导那里告我好了,我也不欠你什么。”刷一下就消失了,是把我拖进黑名单了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营销趣解     
你在一个聚会上看见一漂亮的女生,你走过去对她温柔说:"我很有钱,嫁给我吧!"我们称之为直销。你和一帮朋友在一个聚会上,看见一个漂亮女生。你的一个朋友走过去,指着你对那个女生大声说:"他很有钱,嫁给他吧。"  相似文献   

5.
一个成功的富商和一个罪犯回忆起他们的童年,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 犯人说: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双鞋子,一双是布鞋一双是皮鞋.妈妈问我们,你们想要哪一双?我一看那双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可是弟弟抢先喊:"我要皮鞋!"妈妈看了他一眼,批评他道:"好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能总把好的留给自己."我心里一动,说:"妈,我要布鞋好了."  相似文献   

6.
《云南档案》2012,(11):59
<正>飞机上坐着一对父女,父亲三十左右,女儿六、七岁。空姐非常漂亮,父亲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女儿":看什么看,你觉得这样有意思吗?我妈一不在你怎么就这样?"父亲憋得脸通红":快吃东西,少废话,要不然以后  相似文献   

7.
一次在清华食堂吃饭,一位女生说:“你要什么?我去买。” 另一位女生说:“就是那种扇形锐角饼,你帮我再买两块儿。”  相似文献   

8.
雷蒙  珠娜 《中国记者》2023,(3):29-31
<正>我是雷蒙,是一线工作20多年的记者、主持人。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做记者?”“怎么做一名好记者?”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情怀”两个字来回答。什么是记者的情怀?是“替百姓说话、为百姓办事、帮百姓维权”的初心;是相信每一条新闻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站在风口浪尖,扛起舆论风向标的恒心。  相似文献   

9.
<正>(上接第10期第38页)说到蔡锷与筱凤仙的关系,董坤维先生特意给笔者讲了蔡淑莲给他们兄妹讲过的一段往事:"一次,我父亲蔡锷带我母亲潘蕙英去京城戏楼看戏,父亲指着一个观众席上衣着朴素,面容佼好的女子给我母亲看说:‘你看那个女子就是筱凤仙。’母亲仔细打量了那个女子,只见她衣着佩饰都很朴素,人也安安静静的,毫无奢华张扬之感,我母亲就觉得筱凤仙这个人还是不错的。"蔡锷后来能"顺利"离开北京几经辗转来到云南与唐继尧共襄护国盛举,前期是得到了筱凤仙的帮  相似文献   

10.
商业世界需要良知资本问:20年来,从你执掌《中国企业家》开始,到发起创办"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再到创办"正和岛",以及《中国慈善家》杂志,你提出了诸多思想,包括"道成肉身""先问是非,再论成败""让成功与财富更有意义"等等。最近,你又独家首次提出"良知资本"。这其中是怎样的思想脉络关系?刘东华:对我来讲,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认知过程。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小文章,《每个人都能让世界更美  相似文献   

11.
有朋友跟我拉呱:"咱们都是写了一辈子文章的人.我退休后不写了,觉得是解脱了.你还在写."我说:"你不想写就不写了,是一种解脱;我退休后只写我有的可写和我想写的,也是有所解脱以后的结果,解脱的是有些时候没的写也写和不想写也写的困窘.如果说一者不免难受的话,一者就是享受了,所谓乐在其中."拉呱到此结束,感恩  相似文献   

12.
"我拿到赔偿款了."2008年9月,我接到一个电话,来电人是王为军,一起曾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河北邢台输血感染艾滋病官司的新闻当事人.他向我报告最新消息的同时,透着喜悦说了声"谢谢你",这三个字让我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我的思绪也回到8年前的夏天.  相似文献   

13.
对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师来说,市场调查往往是多余的.优秀的计师富有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会远远超出普通消费者的想象.比如.如果你在几年前"调查"一名消费者:"你想不想拥有一款和智能机器人差不多的手机?--想象一下,你问手机:我老婆在哪儿?手机马上白动启动搜索功能,帮你从G00gIe上‘百度'一下‘我老婆'.当然,更方便的情况是,你直接安装一款软件,随时就可以搜索其他手机的位置了……"  相似文献   

14.
《电子出版》2005,(10):11-17
“厦门的十一月,白天很热,买了一个简易帆布躺椅支在阳台上,只能晚上去躺一躺,白天很热,大海也无法看,因为海水的反光很刺眼,有意思的是,总是有船从海面上驶过,大小不等,就像一只只怪鱼从眼前偷偷摸摸地横过。”这是作家石康11月6日第一次写在博客(Blog)上的文字。在随后的两天里,针对石康文字的网友评论已经达到40多条。其中一个叫素素烟火的网友是这样留言的:“赵赵说小李美刀就以你为原型的,可我怎么看你的博克(客)觉得你可没有人家美刀可爱呢!!呵呵!第一次和名人亲密接触激动!!”  相似文献   

15.
韩美林 《出版参考》2005,(17):31-32
我时时刻刻都是一个快活的大苍蝇,这一生什么羞辱没受过?尚且仍是滴溜溜的大眼睛,头发不秃牙不掉,上楼下楼都是三台两台不含糊,要不是心脏换了零部件,还不就成精了!其实都很清楚,每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文艺界朋友叫我"铁蛋"、"大男孩",说到底我也不"铁",更不是"孩",换个活法就是了.没心没肺能活百岁,问心无愧活得不累.其实真累!我还有一个优点,说改就能改,即使是口头语也能改.这来自我坎坷的生活,用达尔文的话来讲,这叫"适者生存",只要你说得对,我就能改.不对就笑一笑,别让人失了望.这一写猛一看,我还是个精人,精什么,吃亏上当的也"玩"了不少.我想只要不给别人亏吃、不坑害别人就行了,做人不就是要的这个标准嘛!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呀!善可以善,但是不要善得太窝囊,我就是属于窝囊之流的人.黄永玉说:"韩美林说的坏人一定很坏,因为他轻易不给人下结论;他说的好人你千万别相信,才不一定哪!"这样的结论我只有不自在地笑一下,因为他说得蛮对的.  相似文献   

16.
有人问,你做编辑那么多年,你觉得编辑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仔细想了一下,发现于我而言,不是做大了码洋和利润,也不是结识了名人和大家,而是一本原先有些支离破碎的稿子经过我的"鬼斧神工",竟然  相似文献   

17.
遗憾     
2008年1月17日下午,刚刚下班回家,大约晚上6点的样子,我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喂,你是陈健吗?""是啊。你是哪里?""我是《人民日报》的顾仲阳,你写的《他肯定会来》那篇稿子,我感觉开头写得比较活,也比较充实,我就是看到你那个题目才吸引我读的。"接着他建议:"你那个稿子后面是不是别表述,再补充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像讲故事一样把它写出来,我觉得只这一个事例不能充分地表现这个人(文中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8.
他们从事的是自己也觉得不光彩的工作,目的不在于名,在于利 . "我们专业删除网络负面信息,度快照、贴吧、知道和门户网站负面信息,我们可以帮你删除.QQ:17997****";"网络发稿20元/篇(有入口,链接);网站负面信息刊登、转载400元/篇;报纸软文5毛/字,纸整版2000元;报纸论文250元/篇……";"新闻稿发布,理辱骂、敲诈.百度、Google快照清除,大门户负面信息清除一扫光……有需要请私聊我"……类似发文删帖之类的网络广告每隔几天总能收到.在各大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每天四处采写编发新闻信息的同时,批"地下新闻工作者"也在"辛勤"地为生计而劳碌着.  相似文献   

19.
我是吉安电视台一名记者,最近,在一些乡村采访,部分农民朋友和乡村干部向我反映了这样一件事,一些记者到基层采访喜欢摆"官"架子,没有一点"土味":一部小车开进村,一身名牌入家门,一双皮鞋到田头,一口"官腔"问民情.他们说,和这样的记者在一起无形中有一种距离感,因此他们见到这样的记者老早就会躲开,也更不愿把心里话说给这样的记者听.他们还是喜欢那些"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身便装,脚下一双解放鞋"有点"土味"的记者,这样的记者看起来就像是老熟人,觉得很贴心.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三昧》2012,(11):15
元芳体是网络流行语言风格,其句式为前面陈述一件事情,在最后会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其来源于《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剧中狄大人常对李元芳说:"元芳,此事你怎么看"。有网友截图总结出狄仁杰的口头禅,而李元芳的回答也固定化,"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今年10月,网友跟风模仿形成了"元芳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