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也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纽约如此,整个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国家。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发达的经济、科技和所谓的"自由价值观"和"美国梦",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2.
一直到今天,很多人都还对姜文在《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告白记忆深刻:"如果你爱他,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对于90年代初期刚刚打开窗户的中国人而言,窗外的美国梦因这部电视剧而被点燃,姜文的告白和刘欢的呐喊,是那个时代很多人激荡的  相似文献   

3.
刘茹岚 《新闻窗》2011,(5):107-108
在这个全民搜索,赏金猎人无处不在,现实与网络相互交织的世界中,有句话叫做"如果你爱一个人,那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一个人,那就把他发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最近,这种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将互联网搅得风生水起。这种搜索方式,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群体性搜索,现实生活中的知情网友便将搜索对象的一切在网上罗列出来。  相似文献   

5.
刚毕业的大学生、退休老教师、企业高管,以及NGO组织和各路基金会,都以各自的方式支援中国最偏远地区教育,并给了自己另外一个身份:支教老师"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支教,因为那里是地狱!如果你爱他,也送他去支教,因为那里是天堂!"去云南支教之前,许林遭受了很多的质疑和反对,就好像自己一脚要踏进地狱;然而在云南永安乡支教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6.
"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早年互联网上的一句名言.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自从有了"人肉搜索"引擎之后,"在互联网上,人人都可能知道你是一条狗,而且还能知道你是一条什么狗."现在流行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1]近年来,"人肉搜索"侵权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方强烈关注.如何在互联网中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徐旭 《声屏世界》2012,(5):52-53
提笔之际,突然想起金融界的坏孩子——索罗斯的一句话:"如果,你爱你的企业。那就去抓住资本的翅膀,因为它是天使!如果,你恨你的企业。那就把它丢进资本的漩涡,因为它是恶魔!"也正是这句话,让我有了以下一些自我感觉不成熟的观点。藉此之际和大家讨论分享。  相似文献   

8.
正保罗·莱文森是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其以"媒介进化论"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他在纽约接受中国学者的访问时,曾对报纸和新兴媒体作过一次有趣的对比。他说,报纸的优势是:纽约下雨了,你可能会把报纸放在头顶挡雨。但报纸被打湿之后就没法阅读了。它让你损失1美金;但如果你手里拿的是一个Kindle电子阅读器,你却得好好掂量一下要不要拿它来挡雨,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损失150美金。这是一个笑话,却也是现实。  相似文献   

9.
幽默版     
电视机,一个嘲笑孤独者的方盒子。你要恨我吗?就爱我吧;如果要终生为仇,那就跟我结婚。人是慵懒的动物,就好像被抓了放在炖罐里的田鸡,水在加温,它虽然觉得不妙,但是还可以忍受,它就忍受着;到了水烧热了,开了,它想反抗,想逃脱,但已无能为力了。表演了,就可以有不表演的轻松时候。要毁了一个人就让他爱文学,要毁一个丈夫就让他妻子爱文学,要让单位给赶出来就让他爱文学。如果是酒肉朋友,不在一起酒肉了,就失去了友谊的基础。至高的境界是单调。天降大任于斯人,天不降大任,你不还是斯人吗?口号就是忽悠。什么叫乌龙?孙权把他妹许给刘备就叫乌…  相似文献   

10.
监考     
有师曾套用一句很俗的话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监考;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监考。”当时,作为学生,我正梦想着自己有一天篡夺“监考”的宝座,那是何等快意啊!终于在实习期间,学校要期中考试,安排了我们实习老师监考。  相似文献   

11.
徐海波 《新闻窗》2009,(4):20-21
美国汤姆斯基金会编写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中有这么一段话:“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永远无法强迫它喝水。当你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做新闻的也有一句话:“好题一半文”。一篇文章如果有一个精彩的标题,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有进一步读下去的欲望。有了醒目的标题就可以抓住读者。现在流行说“抓住眼球”。一篇内容较一般的文章可能会因为一个出色的标题而提升很大档次,而一篇可读性强的稿件也许会因为一个平庸的标题而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读书人,你赞美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洋溢着书卷之气;你挖苦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看不到任何书卷之气。对于不读书的人,你同样可用"你好像有一种书卷气"之类的话赞美他;当然如果是想挖苦他,用一句"你没有文化",杀伤力也就足够了。总之,不管是读书人,还是不读书的人,"书卷气"都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武器。因为"书卷气"是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最完美、最直接的诠释,所以,  相似文献   

13.
彭懿 《编辑学刊》2005,(1):64-67
一 如果一个月圆之夜,有人叩响了你的门一 如果门外是一个袅袅婷婷女人-- 如果这个女人冲你一笑,然后你就像中了魔法似的跟在她的身后出了门,你们在雾中走着,不,是双脚离地飘了起来.不久,她就把你带进了一片魅幻般奇异的大森林.于是,你就看到了另外一个国度,那里有妖精出没,那里有狐狸的窗户,那里的树枝上全都落满了白色的鹦鹉,那里听得见女孩的灵魂在嘤嘤抽泣--  相似文献   

14.
恨他可以用标准英语、普通话、闽南语和广东话,滔滔不绝喷他的傲慢与偏见的口水N小时!我恨他微博粉丝快增至四万,而且都是遍布全国滴十八岁女同邪!世上就是有这等有福气的老顽童。顶!OK,就在这里揭他疮疤吧。先要在此郑重声明:我绝对不是这老家伙的朋友,我俩多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一个"恨"字!因为,爱可以淡化,可以变为恨,而恨是永久的!我恨他可以懒得什么都不做,可以睡一整天到自然醒,可以无忧米,可以花钱买古玩、字画、奥特曼和歌斯拉,可以不劳而获!我恨他可以用标准英语、普通话、闽南语和广东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毕竟只是一种浅层次的拥有,而从拥有变成"麦霸"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有超凡的实力和超强的唱功。如果评说当下的网络新闻、论坛帖文和微博信息,恐怕以下几个词是我们首先想到的:浩如烟海、众声喧哗、鱼龙混杂、真伪难辨。我们陷入对互联网又爱又恨的矛盾、纠结之中。难道真的就只能深陷这种纠结中吗?我们能否拥有一个干净、纯粹、宁静、健康的网络环境呢?该由谁来担当  相似文献   

16.
正汤姆森在《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这就说明了:在大量信息充斥的社会,大多的读者都只是看题读文,一个精彩的标题就会吸引读者的目光,让读者自觉的阅读新闻内容。修辞在语言文字中的应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能  相似文献   

17.
正"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摘自汤姆森《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篇新闻的标题就好比人的眼睛。不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生长着一双美丽动人的眼睛,谁见到都要多看几眼,甚至在心里暗自称道:太美丽了!新闻的标题其实就是新闻的眼睛。新闻标题写的好,对受众的第一视觉冲击就猛  相似文献   

18.
来美国后我们和一个两年未见的朋友重新接上了头,只要他到纽约来,我们就会见一面。以前他曾有一次出差到北京,来我家吃晚饭。当时因为忙着工作,我随便用微波炉热了点东西糊弄他,临别时他的恋恋不合让人诧异。这次我们在飓风后见面,他先说要把我们送到地铁站,后来索性跳上地铁一路送回了家,坐在我家沙发上又嗑了一个小时瓜子,这才赶在暴风雪来临前回到曼哈顿去。这个朋友已去国30年,最早在华尔  相似文献   

19.
戒电邮五法     
我们爱电子邮件,因为它方便、快捷,沟通自由;我们也恨它,因为它消耗的时间越来越多。如果你花了一整个工作日来处理电子邮件,或在度假回来之后发现邮箱里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未读邮件等着你,你就会知道电子邮件会是一个怎样累赘的东西。你可能读到过很多管理邮件的秘诀和方法,如建文件夹,贴标签,上午11点前不碰它,整批处理,工作时关闭收件箱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帮助,但实际上你查收邮件的次数远比你希望的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的一个周末去了趟徽州,那里粉墙黛瓦,路边的田地里是一片片嫩黄色的油菜花。眼前摆了一堆获安徒生奖的童书,从中单单挑出了这本《少年斯特法诺》,因为我有个意大利朋友叫斯特法诺,后来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阿根廷女作家玛丽亚·特蕾莎·安德鲁埃托的父亲也叫斯特法诺,也是意大利人,这本书就是献给他的。如果可以借花献佛,我也想把这本书献给我的朋友斯特法诺,他会用中文说"你好吗",他的二儿子,十岁的加布里埃莱也在学中文。有一天去他家吃饭,还给加布里埃莱上了堂课,这个孩子漂亮聪明,还认真得不行,临走前,我把刚读完的一本路内的小说《云中人》送给了他,对他说,"现在读不懂,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你会读懂的。"这本《少年斯特法诺》也是,如果感觉读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