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操作与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怎样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以达到培养信息技能.提高信息素养之目的。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新教材的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培养新技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  相似文献   

3.
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在这种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我们要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亲自实践大胆猜想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做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数学课堂是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教师通过组织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情感处于活跃状态,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增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使学生形成具有独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5.
徐平 《教师》2013,(31):98-98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数学教学不断追求的发展性目标。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能力.提倡高效课堂。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发挥“助手”的作用呢?我认为,可采取“助学——助探——助理——助测”的教学过程。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再适当地帮助点拨;让学生先自主探索,教师再适当地帮助引导:让学生先自主归纳,教师再适当地帮助整理:让学生先自主检测.  相似文献   

7.
李建基 《中学文科》2009,(14):44-44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是我们广大教师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现代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探索,在讨论交流中求发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当前,上海正处于基础教育的转型期,表现在学生培养上,就是改变过去高度统一的标准化模式,更加注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多样化培养。普陀区从2011年开始探索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就是转型期基于满足学生充分发展,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需求而进行的一项改革实验。该创新实践采用"校际走班"、共享优质课程的模式,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创新的潜质和意识,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近日,本刊记者就此采访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课堂上,主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和活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的自我生成,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问题”为主线.紧扣新课改的核心内容而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师转变教学行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贤华 《考试周刊》2013,(77):132-132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动手实践并不单纯是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开发各种课堂资源.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活泼地发展。问题教育是培养创新素质的重要一环。"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  相似文献   

13.
刘海蓉 《宁夏教育》2012,(Z1):83-84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恒心,以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为突破口,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就是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课改培训下,让我更清楚认识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我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崔贵清 《成才之路》2009,(18):100-10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要实现这个要求。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特级教师缪徐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中,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了有益的尝试。缪老师运用新课程理念,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对比分析,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体验到了知识的获得过程,课堂充满创新活力,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型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遭遇评价的困惑和瓶颈。人们对于研究型课程学生评价的理解在实践中参差百态,有些做法可能与研究型课程的价值追求相去甚远。本文试图结合笔者在与实验学校合作过程中的现场参与和反思,分析研究型课程探究过程中对学生观念和创造的评价之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型课程的目标和特色 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是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课程。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发现、探究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自南选题.自主研究和自南创造”,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愈来愈重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会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也能同时受到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