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唐楠 《现代企业教育》2012,(23):223-2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与发展的过程。全文首先探讨了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契合、弘扬、创新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大众话语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与中国现代性诉求之间存在着“历史契合“。这样一来,作为一种关切现实的理论平台,现代性视域有益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论题深化。从而作为现代性基本建制的资本逻辑也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切入现实的通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在互动中,呈现出一些基本原则,应以资本逻辑批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转换为现代性建构的理论资源、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思想不仅蕴含着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内在矛盾的批判,更建构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模式即社会主义的现代性,而中国道路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中构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它体现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困境的超越和突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在马克思主义现代性视角下探索中国道路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思想文化的视角看,社会现代化转型伴随着文化自觉,这是文化现代性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文化主体和客体会通重构、整合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双重文化意义,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又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中国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思想文化逻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西方学者以极大的热情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所面对的哲学困境: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哲学悖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维度缺失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主客体间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性问题。基于对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考进行梳理,同时对其偏颇之处进行了评析,以期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出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6.
我党初期的重要领导人陈独秀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关于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为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积极作用;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则的确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主要涉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应该是生存一实践本体论,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归根到底指向的是人的现代化,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中国化是使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论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及传播的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议与不同地区刊物的刊载传播。毛泽东《论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典范,为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宣传阵地;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内容的与时俱进;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探索与争鸣。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奠基阶段。这一时期的探索主体经历了初步萌芽、开始形成、曲折推进、正式形成四个阶段,最终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主体的核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主体质的飞跃,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和光辉典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按照实践的发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我党的历史上,率先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科学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强调走自己的路,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1.
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承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相结合,不断促进其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今天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其中,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和实质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关系是最为关键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内容来说,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文化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中国化。从生态视角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思想文化运动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型主体,具有从一般到个别推进的民族化动力。从社会实践活动看,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型主体,具有从历史到当代推进的时代化动力。从思想文化与社会实践互动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型主体,具有从理论到实践推进的大众化动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毛泽东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开创者、实践者和发展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各种实情相结合的大前提大原则下,毛泽东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运行,促进了中国革命、建设和党的发展,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化的成功探索,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中国化的探索出现了一些挫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武器,是我们革命和建设必须掌握的一般性原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找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恰当切入点,紧密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时代脉搏,是一个与中国改革、建设事业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事关大局,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建设新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回到马克思"到"发展马克思"是当代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的新呼吁和新要求,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自身要求."文本学"与"出场学"的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上的一场方法论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建设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创新,旨在不以任何新的哲学理论形态(本体论)而是以哲学新范式、新方法"重新理解马克思".这场革命是与当代哲学的理论形态进化相平行,又是与时代的历史进程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建设新形态的"学术化形态"和"现实化形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时任共产国际总书记的季米特洛夫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创造了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季米特洛夫领导下的共产国际领导方式发生了转变,由共产国际七大以前的"严格控制"转变为共产国际七大之后的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决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具有了政策支持和政策依据;季米特洛夫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支部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直接理论来源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季米特洛夫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正确方向的认同和支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欧风美雨"、"西学东渐"而进入中国本土的。民族救亡与社会变革的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的历史境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飞跃及理论构建是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到次生态马克思主义再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构建及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新的科学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