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行政合同是与民事合同相对而言,它是当事人设立、变更、终止行政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属于行政合同,它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对人协商,对双方在土地行政管理中的权利、义务的约定。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为行政合同,利于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利,也利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土地行政管理权。  相似文献   

2.
关巍  闫岩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4S):74-74,180
为健全和完善经营性土地出让制度,规范协议出让行为,《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于8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两个《规范》对原有相关法规、政策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为严格土地出让管理提供了具体、翔实的技术标准和行为标准。要切实贯彻落实好《规范》的要求,实现政策的预期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规范》出台的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就两个《规范》中的亮点与热点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3.
苏强 《大众科技》2005,(7):137-138
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是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化、市场化出让主要的方式,文章试对挂牌时采用的各种地价评估技术作以讨论,为交易竞价各方提供适合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健全和完善经营性土地出让制度,规范协议出让行为,《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于8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两个《规范》对原有相关法规、政策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为严格土地出让管理提供了具体、翔实的技术标准和行为标准。要切实贯彻落实好《规范》的要求,实现政策的预期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规范》出台的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就两个《规范》中的亮点与热点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是我国法律规范的重要内容,它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实行之后,至今尚未完善。本文主要论述国家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用于出让的不合理性,限制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的意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法定条件对土地市场的消极作用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我国国有土地租赁权流转的发展及理论基础,比较了租赁权流转和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异同,并对土地租赁权流转的体系、流转过程中风险的规避、流转的登记程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近几年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的现象,对国土部门自行组织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拍卖行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实现土地使用权拍卖标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20多年的公证实践中,我国公证行业办理了大量涉及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证业务,如不动产的继承、赠与、分割、遗赠、抵押、交易合同(包括房产买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等,通过专业的公证法律提供者——公证机构对不动产物权变动进行实质性审查,有效避免了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风险,消除了大量纠纷隐患,对于促进诚信交易、保障交易安全和减少纠纷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祖国 《内江科技》2006,27(6):24-24,27
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中,不能把国家出让土地使用权与国家以土地作价入股相混淆。股份制企业国有土地资产的行政管理权、投资经营权、监督管理权应互相分离但又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存在着诸如法律不完善,管理者和所有者重合,出让方式中存在问题等种种弊端,所以对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进行完善十分必要。在指出这些问题的背景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存在着诸如法律不完善,管理者和所有者重合,出让方式中存在问题等种种弊端,所以对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进行完善十分必要。本文在指出这些问题的背景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来,城区个人建房一直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土地,土地有偿使用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如何管理城镇个人建房用地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本文就县城区划拨土地使用权个人建房用地实行出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土地权属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进行技术服务性工作。本文主要对行政境界和土地权属界线的调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以”招拍挂”的出让为主要形式,实现了土地资产的价值。但是,“招拍挂”出让的形式,使得土地资的配置源高效、地价增高。对“招拍挂”出让方式分析,其存在不完善,即规则、设计在使用的过程不一致。本文先简单介绍了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即采用“招拍挂”的出让,在这样的前提下,又分析不足。  相似文献   

16.
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山东牟平宁海镇、江苏海州洪门乡和浙江绍兴柯桥镇等三个乡镇的调查资料,剖析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交错区的农地使用权市场十分活跃,集体出让农地是农地使用权市场的主要供给方式,而农户之间的农地自发交易则存在着短期限、无正式契约等不规范的特征。农户对土地产权的不稳定预期和缺乏运行良好的市场中介机构阻碍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进一步发育。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经济发展、工业生产最基本要素之一,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由于缺少土地制度制约,导致土地资源在使用、利用、分配、产权关系上出现一系列问题,严重的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连带着对社会秩序造成不利影响。为克服这些弊端,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规定的制定实施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中国土地市场招拍挂制度相继产生。其制度建立起土地有偿,有限期,可依法进行土地交易的良性发展。同时体现了国家做为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所有权。中国土地市场招牌挂制度的建立及发展是有利于土地市场公平竞争。其中经营性国有土地和工业性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土地市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经营性国有土地和工业性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政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政策     
《中国科技信息》2014,(5):20-20
正土地政策●对经认定在国家及市政府批准建立的开发区内直接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并用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按75%征收,城市基础设施"四源费"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减半征收。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经认定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新增用地,免征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及该项目的城市基础设施"四源费",  相似文献   

19.
民主、高效、柔和的行政奖励是调动行政相对人积极性,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但是,现有的行政奖励概念无法体现行政奖励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本文拟就该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际情况,对出让土地使用权政府土地收益的确定方式提出三条途径:制定划拨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制定毛地价体系;进行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